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国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政治
  • 4篇政治制度
  • 3篇魏晋
  • 3篇门阀
  • 3篇南北朝
  • 3篇北朝
  • 2篇东汉
  • 2篇匈奴
  • 2篇十六国时期
  • 2篇魏晋南北朝
  • 2篇西晋
  • 2篇两晋
  • 2篇民族
  • 2篇南匈奴
  • 2篇九品中正制
  • 2篇汉唐
  • 1篇大姓
  • 1篇东汉末年
  • 1篇都督
  • 1篇兴亡

机构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文物报社

作者

  • 15篇陈琳国

传媒

  • 2篇晋阳学刊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秘书工作
  • 2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回族研究
  • 1篇生命世界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89
  • 1篇198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汉末年南匈奴南迁的前后被引量:7
2008年
东汉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发动叛乱,暴露了南匈奴内部矛盾的加剧。东汉朝廷的直接干预,更导致南单于传承秩序进入无序状态。匈奴屠各种在其尊贵地位受到威胁时,以血统为旗帜,奋起抗争,从而使南匈奴由内讧走向分裂。南匈奴左部叛乱后,东汉朝廷迁徙西河、上郡、朔方等郡治至内地,但南单于庭并未同时南迁。除於扶罗部外,南匈奴部众在东汉末年才陆续离开缘边五郡南迁。南下的南匈奴实际上分成河东的於扶罗部、离石的左部和新兴的刘豹部等三股势力。曹操统一北方时,留南单于呼厨泉为人质,以右贤王去卑"归监其国",而分其众为五部,南匈奴的三股势力又合而为一了。
陈琳国
关键词:南匈奴
中国古代宰辅制度(下)——以汉唐为例
2013年
二.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三省制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实际是在东汉政治制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门阀政治,东汉以来的土族豪强逐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门阀势力,进而可以与皇权抗衡——士族豪强与皇权之间的既联合又斗争构成了这一阶段政治的主要内容。
陈琳国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唐政治制度门阀政治
西晋治世为何昙花一现
2007年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曹魏以来推行的门阀世族是西晋迅速沦为乱世的罪魁祸首。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致使西晋的人才屈指可数。
陈琳国
关键词:西晋昙花治世政治特权兴亡
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被引量:9
2006年
有学者认为,匈奴屠各来自休屠王部,身为屠各的刘渊应为休屠王部的后裔,他的南匈奴单于嫡裔身世系假托。考查历史资料,可知,西汉武帝时浑邪王部与休屠王部降汉,汉在缘边五郡故塞外置属国安置之。休屠王部部众被称为休屠,主要分布在凉、秦二州。十六国时期,有的休屠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大族。而屠各或异译为“休屠各”、“休著各”、“休著屠各”,可以混用。但是,休屠与屠各及其异译绝不混用。由于南匈奴单于与部众之间的矛盾长期积聚和不断激化,酿成中平五年南匈奴的事变,作为南匈奴“国人”,屠各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鞮氏及呼延、卜、兰、乔所谓“四姓”。《晋书.北狄匈奴传》关于“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的记载无可怀疑。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于嫡裔,绝非假托。南匈奴五部都以屠各刘氏为部帅,故五部匈奴都称为屠各,这不是所谓屠各之称的泛化。
陈琳国
关键词:南匈奴
在重大史学问题上不断创新——何兹全先生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贡献被引量:1
2001年
从 1 934年发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起 ,何兹全先生已经走过 6 7年的学术生涯。为论证中国中古社会的性质 ,他撰写了一系列中古社会经济史论文 ,并创立魏晋封建说 ,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他治学的一大特色 :始终关注重大史学问题 ,注重学术创新。此后 ,何先生执着于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道路 ,1 98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 。
陈琳国
关键词:中国史学术成就中国古代史魏晋时期社会史
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被引量:6
2007年
自东汉以来,匈奴南迁与氐羌东渐,关东关西遍布匈奴与氐、羌族人。西晋初年,匈奴及其别部大规模内迁,弥漫于并、雍等州各郡。最初匈奴别部被称为杂胡,后来各族部落逐渐混杂,民族成分发生变异,甚至形成新的名号,遂出现杂胡化的趋势。关东杂胡主要由匈奴、羯、乌桓等混杂而成,石勒武装就是典型的杂胡军队;而关西杂胡化则以氐羌为多,匈奴、鲜卑、羯等民族混杂其间。杂胡化是民族迁徙、民族混杂的必然现象,又因战乱加速其进程,它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当时,杂胡化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而是不可遏止的社会趋势,从而成为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史中间重要的一环,影响极为深远。
陈琳国
关键词:西晋民族融合
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被引量:20
1987年
问题的提出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是个众所瞩目的课题,唐长孺先生曾对此制进行了专门论述,不少研究者也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此制似乎仍有若明若暗之处,如九品中正与选官制度的关系,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曰: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通典))卷三十二子注引西晋刘毅上疏曰:若吏部选用,犹下中正,问人事所在,父祖位状.
陈琳国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门阀士族两晋吏部入仕
十六国时期的“军封”、营户与依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十六国时期的依附关系继续发展。社会动乱虽然改变了内迁少数民族部民依附化的形式,但并没有改变其依附化的本质。南匈奴所建汉国,配宗室诸王以营兵,是依附关系在少数民族政权军队中发展的表现。前燕的所谓"军封",把分封制与依附关系结合起来,使许多少数民族部民成为慕容鲜卑贵族的依附民,进一步促进了依附关系的发展。后秦的营户虽不称军封,但性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共同点是,军营的将领荫占营户,营户是军营将领的依附民,而不属于州郡。不同点是,前、后燕的营户是国家授予的,是得到制度认可的;而后秦的营户形成于乱世,国家事后才认可的。营户不是前、后燕和后秦所特有的,而是十六国普遍存在的。十六国这种依附关系的新形式,使十六国时期依附关系的发展走上一个新的阶段,从而对十六国时期依附关系的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它在改造内迁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和重塑少数民族面貌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琳国
干旱——天灾与人类智慧的交锋
2009年
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而奠定了这一伟大文明基石的乃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正如《国语》中所言:“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这是对先民以开发经营农业作为基本生存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的最好说明。
陈琳国
关键词:天灾干旱中华文明经济模式
中国古代宰辅制度(上)——以汉唐为例
2013年
中国古代宰辅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到底就是君主专制体制下辅助皇帝进行决策的制度。宰辅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核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里,笔者仅以汉唐为中心,对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人员构成、机构职能做一些简要介绍。
陈琳国
关键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唐制度文明历史渊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