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炳华

作品数:117 被引量:684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生物学
  • 27篇医药卫生
  • 22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1篇植物
  • 17篇色素
  • 17篇红色素
  • 13篇稳定性
  • 13篇黄酮
  • 10篇抗氧化
  • 10篇活性
  • 10篇果实
  • 10篇海边月见草
  • 9篇提取物
  • 9篇总黄酮
  • 8篇学成
  • 8篇化学成分
  • 7篇营养
  • 6篇细胞
  • 6篇抗氧化活性
  • 6篇分类学
  • 6篇补血草
  • 5篇多酚
  • 5篇新记录植物

机构

  • 112篇福建师范大学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 2篇泉州师范学院
  • 2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114篇陈炳华
  • 51篇刘剑秋
  • 15篇肖义军
  • 10篇林文群
  • 7篇陈元仲
  • 7篇苏燕评
  • 7篇李均
  • 6篇刘育梅
  • 6篇方玉霖
  • 5篇赖京菁
  • 5篇石冬梅
  • 5篇陈郑镔
  • 4篇连俊蕊
  • 4篇陈莺莺
  • 4篇刘小芬
  • 4篇黄泽豪
  • 4篇周冰洁
  • 4篇林爱英
  • 4篇陈建华
  • 4篇范延丽

传媒

  • 44篇福建师范大学...
  • 8篇植物资源与环...
  • 7篇亚热带植物科...
  • 5篇生物学教学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植物杂志
  • 2篇中学生物教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亚热带植物通...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学生物学
  • 1篇甘肃教育学院...
  • 1篇种子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增强多柔比星抗白血病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以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裸鼠移植瘤为模型,研究了一种寄主为夹竹桃的红花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物(Nispex)与多柔比星联用的抗白血病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抑瘤率为指标,采用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DI)来评价药物联合作用疗效。10mg/kg/d Nispex腹腔给药(连续给药9d)与15mg/kg多柔比星(尾静脉一次性给药,下同)联用对HL-60移植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瘤率89%,CDI为0.43(P<0.01);与10mg/kg多柔比星联用,抑瘤率为57%,CDI值为0.80(P<0.05)。说明Nispex与多柔比星有较好的协同抗白血病作用。采用EM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了Nispex对HL-60细胞中NF-κB的影响,结果表明Nispex可降低了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也抑制NF-κB的核转移,说明Nispex是一种天然NF-κB抑制剂。ELISA分析表明Nispex可下调HL-60细胞分泌VEGF。
肖义军陈元仲陈炳华黄美娟陈建华林振兴
关键词:夹竹桃多柔比星HL-60移植瘤NF-ΚB
蓬■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2002年
为探讨蓬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 ,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蓬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 (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 )是 5 0 2nm ,在酸性条件下 (pH≤ 4 ) ,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 ,但氧化剂H2 O2 及高浓度Na2 SO3 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苏燕评刘育梅陈炳华刘剑秋
关键词:红色素稳定性天然食用色素
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束植物较为丰富.据统计,具有408种植物(包括亚、变种),隶属于109个科、294个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6个科、17个属、23个种.裸子植物种类较少,仅2个科、3个属、5个种.双子叶植物有74个科、213个属、294个种.单子叶植物有86个种、隶属于17个科、61个属.该区种类较为丰富,草本植物占有绝对优势,菊科、禾本科和莎草科种类最多,大型属较少、寡种和单种属较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主要为泛热带分布,世界性分布亦较丰富.还论述了闽江河口湿地与邻近地区湿地植物区系的关系.
刘剑秋陈炳华方玉霖陈宁曾从盛陈郑镔黄芯婷
关键词: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植物区系
福建省新记录植物(Ⅵ)被引量:6
2019年
报道了福建植物2个新记录属:水八角属(Gratiola L.)和大头茶属(Polyspora Sweet),及12个新记录种: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沼生蔊菜(Rorippa palustris (L.) Bess.)、三裂叶野葛(Neustanthus phaseoloides var. phaseoloides (Roxb.) Benth.)、大头茶(Polyspora axillaris (Roxb. ex Ker Gawl.) Sweet)、马铜铃(Hemsleya graciliflora (Harms) Cogn.)、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白花水八角(Gratiola japonica Miq.)、粤港耳草(Hedyotis loganioides Benth.)、莩草(Setaria chondrachne (Steud.) Honda)、日本刺子莞(Rhynchospora malasica C. B. Clarke)、三俭草(Rhynchospora corymbosa var. corymbosa (L.) Britt.)和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er),并提供了相应的生境或特写图片.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
卢亚红孙丽娟张凤生陈洁陈炳华
关键词:分类学
山莓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18
2000年
陈炳华余望
关键词:资源利用野生资源
在琼脂糖中“驻留”的草履虫
2021年
草履虫个体结构简单,微小、透明,但在显微镜下,游动快导致内部结构不易观察清楚,使"观察草履虫"实验成为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采用"琼脂糖"为基质开展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李小伟温桂梅张凤生陈炳华
关键词:草履虫琼脂糖初中生物学
地菍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8
2002年
从地 (MelastomadodecandrumLour)果实中提取出天然红色素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 ,对光、热的耐受性较好 ;耐氧化性、还原性及维生素C较差 ;受试的五种金属离子Fe3 + ,Cu2 + ,Mn2 + ,Mg2 + ,Zn2 + 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食盐、蔗糖和苯甲酸钠亦无显著影响 .该色素可作为新型天然食用色素加以开发利用 .图 2表 10参
石冬梅刘剑秋陈炳华
关键词:红色素稳定性
木立芦荟饮料的配方设计被引量:4
1999年
以长乐木立芦荟原汁为原料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优选了合适的配方 ,研制出的芦荟饮料口感独特 ,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
陈炳华刘剑秋朱锦懋
关键词:饮料正交试验芦荟饮料
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Ⅱ)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查阅,共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7种1变种,隶属于6科7属,分别为阔片里白〔Diplopterygium blotianum(C.Christensen)Nakai〕、华南芒萁(Dicranopteris austrosinensis Y.H.Yan et Z.Y.Wei)、深绿双盖蕨(Diplazium viridissimum Christ)、顶羽裂双盖蕨(Diplazium donianum var.lobatum Tagawa)、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tylodes(Kunze)Ching〕、日本香鳞始蕨〔Osmolindsaea japonica(Baker)Lehtonen et Christenhusz〕、黑边铁角蕨(Asplenium speluncae Christ)和鳞果星蕨〔Lepisorus buergerianus(Miq.)C.F.Zhao,R.Wei et X.C.Zhang〕。
付厚华马良韦宏金苏享修陈炳华陈彬
关键词:蕨类植物
海边月见草叶提取物乙醇洗脱级分的抗氧化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海边月见草(Oenothera drummondii Hook.)叶提取物经X-5大孔树脂吸附及体积分数10%、30%、50%和7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获得4个级分,研究了这4个级分对DPPH、·OH和O2-的清除作用及其在卵黄脂蛋白过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4个洗脱级分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DPPH和·OH的能力,清除率随各级分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其中,30%乙醇洗脱级分的清除作用最强,对DPPH和·OH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69和0.741g·L-1。浓度达1.0g·L-1,4个洗脱级分对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作用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结果表明,海边月见草叶提取物的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级分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抗卵黄脂蛋白过氧化的作用,但总体效果较槲皮素略差。
陈炳华康启芬谢玉玲刘剑秋
关键词:海边月见草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