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二期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目的:回顾分析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二期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3例(14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合并的白内障同时超声乳化吸除,二期行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
- 黄正如陈海英陈源项晓丽顾正
- 视神经损伤对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视神经损伤对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EAAT-1)的表达以及对视网膜谷氨酸(Glu)摄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右眼视神经损伤模型48只。术后1、7、14 d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大鼠玻璃体谷氨酸浓度;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EAAT-1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损伤后1、7、14 d,实验眼玻璃体谷氨酸浓度升高,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h=10.171,P=0.000;t7 h=3.871,P=0.006;t14 h=5.599,P=0.001);实验眼视网膜EAAT-1表达降低,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h=3.460,P=0.011;t7 h=4.182,P=0.004;t14 h=4.077,P=0.005)。结论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内谷氨酸积聚,与视网膜EAAT-1的表达降低有关。
- 陈海英黄正如叶凯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谷氨酸
- GDNF对视神经轴突切断后大鼠视网膜EAAT-1和G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外源性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对视神经轴突切断(optic nerve axotomy, ONA)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1, EAAT-1)和谷氨酰胺合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表达影响。方法:建立Sprague-Dawley (SD)大鼠单眼视神经轴突切断模型56只,并随机分为4组,各组16只SD大鼠。伤后即刻、7 d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GDNF(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1 µg (实验组1)、2 µg (实验组2)、3 µg (实验组3)和0.1 M磷酸缓冲液(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大鼠的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于术后7 d随机选择2只大鼠上丘脑逆行标记荧光金视神经轴突切断状况。术后14 d、21 d随机选择6只实验大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视网膜EAAT-1和GS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逆行标记显示视神经夹伤后视神经轴突被完全切断。ONA后14 d、21 d,正常对照组、实验组2的EAAT-1、GS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ONA后14 d,实验组3的GS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ONA后21 d,实验组1的EAAT-1、GS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适当剂量的外源性GDNF能促进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EAAT-1、GS的表达。
- 黄正如陈海英项晓丽管怀进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研究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4例61只眼随机分激光组(27例31只眼)和常规组(27例30只眼)。激光组行LPIP,常规组以常规药物控制眼压,而后均行Phaco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眼压控制效果、前房角开放状况、瞳孔纵向直径、裸眼视力等。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0.5h、1h、2h.4h,两组眼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3月、6月,两组各时点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术后6月,两组前房角开放状况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月两组瞳孔纵向直径、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虹膜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可更有效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 陈海英黄正如周卫文徐明王瑾瑜李函顾正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联合甲泼尼龙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联合甲泼尼龙(MP)对视神经轴突切断的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EAAT-1)和谷氨酰胺合酶(GS)表达及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右眼视神经轴突切断(ONA)模型52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6只。I组给予甲泼尼龙10mg/kg/d×5d静脉注射;及GDNF2μg玻璃体内注射,术后7d重复注射。Ⅱ组相同时间点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对侧眼作为各自正常对照组不予注射。Western-blot检测各组术后14d、21d视网膜EAAT-1和GS的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顺行标记RGCs和视神经纤维并定量分析。结果RGCs逆行标记显示视神经轴突被完全切断。I组的EAAT-1和Gs表达高于Ⅱ组。14d,I组的RGCs密度高于Ⅱ组。I组、Ⅱ组的视神经的荧光强度在14d及21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DNF联合用泼尼龙能促进视神经轴突切断后大鼠视网膜EAAT-1和Gs的表达,并短暂促进RGCs存活,但不能促使RGCs轴突再生。
- 黄正如薛建中陈海英项晓丽陈源管怀进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甲泼尼龙
- 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 2019年
- 目的评估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病例系列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该院眼科难治性青光眼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平坦部入路睫状体光凝术。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结果术前眼压(34.8±8.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天、7天、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眼压分别为(18.5±6.3)mmHg、(17.1±3.7)mmHg、(16.4±2.7)mmHg、(16.2±2.9)mmHg和(16.2±3.2)mmHg,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末期的手术成功率为74.2%。术后UBM检查示光凝处的睫状突完全萎缩。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 黄正如陈海英
-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二期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6
- 2013年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继发性、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因未消除新生血管的生长因素,在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前房积血、多种炎症因子、多种新生血管促进因子的作用下,手术后巩膜瓣下、特别是结膜下瘢痕增生发生较早而且显著,因此滤过失败的发生率较高。通过视网膜缺血性病变的治疗,抑制或消除视网膜虹膜的新生血管是NVG治疗的关键。为此,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及二期小梁切除手术对一组NVG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黄正如陈海英陈源项晓丽顾正
- 关键词:青光眼新生血管性激光凝固术
- 视神经纤维离断对成年大鼠视网膜PTEN/mTOR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视神经纤维离断(ONA)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第十号染色体缺失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的影响.方法 球后视神经钳夹法制作成年大鼠右眼ONA模型,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ONA后7d和14 d,分别以Western-blot、免疫荧光检测视网膜PTEN、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pS6)的表达.结果 ONA后7d和14 d,大鼠视网膜PTEN的表达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65、0.0219);而同期pS6的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0.0000).结论 ONA可上调成年大鼠视网膜PTEN的表达而抑制mTOR的活性.
- 薛建中陈海英尤年兴李健项晓丽陈源黄正如
- 关键词:视神经视网膜
- 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人工晶状体单襻缝合术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单襻缝合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18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保留部分晶状体囊的玻璃体晶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单襻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视力显著提高(P=0.000),眼压稳定,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人工晶状体相关并发症。结论保留部分晶状体囊的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可行方式。
- 陈海英黄正如项晓丽陈源
- 关键词:晶状体不全脱位外伤性晶状体
- 玻璃体切割联合睫状突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突视网膜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例(16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睫状突光凝术,合并的白内障同时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随访(12~18)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改变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后16只眼中9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前眼压为(30.1~65.2)mmHg(1mmHg=0.133kPa),平均(45.9±8.4)mmHg;术后1月眼压为(8.4~31.4)mmHg,平均(20.7±5.9)mmHg;术后6月、术后12月眼压分别为(10.4~28.1)mmHg,平均(18.9±4.2)mmHg、(9.7~26.4)mmHg,平均(17.7±3.9)mmHg,术后1月、6月、12月眼压与术前眼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大部消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突视网膜光凝治疗术能有效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黄正如陈海英顾正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激光凝固术睫状体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