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森

作品数:70 被引量:373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21篇生态
  • 19篇主义
  • 15篇生态文明
  • 13篇生态社会主义
  • 10篇社会主义
  • 7篇文明建设
  • 6篇生态文明建设
  • 6篇文明
  • 5篇社会
  • 5篇马克思主义
  • 5篇教育
  • 5篇公民
  • 4篇资本主义
  • 4篇共同体
  • 4篇和谐社会
  • 3篇大学生
  • 3篇人类命运
  • 3篇生态马克思主...
  • 3篇汽车
  • 3篇高兹

机构

  • 65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经济学院
  • 1篇仰恩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5篇陈永森
  • 3篇朱武雄
  • 3篇王东宇
  • 2篇蔡华杰
  • 2篇邱海锋
  • 2篇郑丽莹
  • 2篇张伟娟
  • 1篇李莘
  • 1篇俞姗
  • 1篇叶信治
  • 1篇郇庆治
  • 1篇杨晶
  • 1篇牟永红
  • 1篇张云飞
  • 1篇黄新建
  • 1篇陈云
  • 1篇王磊峰
  • 1篇刘伟伟

传媒

  • 11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东南学术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北方经贸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理论探讨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厕所革命"的成就与经验及其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被引量:9
2023年
中国传统的旱厕和以人粪作肥料的农业生产在农业文明时代有其合理性,但从现代文明角度上看则是不够文明的。中国的"厕所革命"使城乡居民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高;城乡公共厕所布局和管理大为改善;公厕设计更加人性化;厕所设施、管理科技含量提高。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层层推进抓落实、财政助力促普及、因地制宜重实效、以点到面稳推广是中国"厕所革命"的基本经验。"厕所革命"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如厕文明、卫生文明、生态文明水平。
陈永森贺振东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新中国植树造林的艰难探索和精神动力被引量:8
2022年
中国森林恢复举世瞩目,人工林规模世界居首。中国的植树造林经历了从重木材生产兼顾环境保护到重生态功能兼顾木材生产、从运动式造林到常态化和法制化造林、从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到公有经济主体造林与非公有经济主体造林并举、从传统和粗放式造林逐步转向工业化和科学化造林的过程。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精神、“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久久为功的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为我国创造植树造林世界奇迹提供了精神动力。
陈永森林雪
关键词:植树造林绿化生态文明
论析高兹生态社会主义的劳动观被引量:3
2013年
劳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理论家的解释各有千秋。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高兹在批判资本主义劳动的基础上,从时间的解放、工作的解放、废除付薪劳动、重建工作与倡导非物质的劳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劳动观。高兹看到了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控制生产的手段,但他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忽视了经济基础的作用。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劳动观深受存在主义影响,但他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王磊峰陈永森刘伟伟
关键词:高兹生态社会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2
2015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主要问题可归结为理论与现实之间、内容系统性和学生思维碎片性之间等六大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过程评价等对策进行研究。
陈永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生态文明观被引量:4
2018年
有机马克思主义把现代性看作反生态性的,主张以整体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以有机论取代机械论、以生态经济学取代传统经济学、以"惜物主义"取代消费主义;它把生态文明看作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把生态城市建设看作是未来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认为生态文明社会是城乡高度融合的社会。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有启发价值,但生态文明未必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性不能简单归结为机械性,反全球化未必有助于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不必固守农业文明,大城市从总体上未必不利于文明建设。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忽视了科学技术在解决生态问题的积极作用,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陈永森郑丽莹
关键词:后现代性生态文明
把满足等同于消费的困境以及人类的出路——莱斯对高集约度市场布局下的人类需求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莱斯把满足等同于消费的生活方式看作高集约度市场的产物。他认为从商品消费中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甚至还会造成更深的不满足感。把满足等同于消费损害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大量生产和消费带来的废弃物可能超过自然的承载力从而打破生态的动态平衡。为此就要减少消费、缩减生产规模、把人的满足引向生产活动。莱斯对需求特点的分析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批判性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发达国家高消费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代中国人也有启发价值。
陈永森王东宇
关键词:威廉·莱斯
文明地对待动物
2020年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印证了恩格斯的那句名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pp.559-560)疫情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这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处理自身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与动物的关系。纵观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思想,以下四方面值得关注。
陈永森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文明史疫情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论析被引量:1
2013年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包含三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文化和生态内涵;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及其双危机;从危机看社会主义的希望。奥康纳的思想有启发价值,但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他对文化的强调淡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色彩;他对所谓的决定论的排斥实际上解构了唯物史观;他没有认识到造成生态危机的普遍与特殊的原因;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很远而离民主社会主义很近。
陈永森
关键词:生产力生态社会主义
在动态中求和谐
社会是由各种要素组合成的一个整体,各个要素总是变化着的。要使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共生共荣,只能在动态中把握。人类为消除不和谐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绝对的和谐可欲而不可求,追求和谐的道路无止境。认识这个道理,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
陈永森
文献传递
“汽车化”还是“去汽车化”——基于城市空间的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城镇化遇上汽车化,助推了城市的扩张;汽车化又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中国城市的汽车化方兴未艾,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包含空间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为了不重蹈发达国家之覆辙,我们对滚滚而来的汽车化浪潮应该有更加冷静的思考和多重的应对措施。"去汽车化"似乎是一种倒退,但可能也是解决部分城市交通问题的选项之一。
陈永森
关键词:城市汽车汽车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