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毅光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细胞
  • 5篇血糖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格列美脲
  • 4篇甘精胰岛素
  • 4篇高糖
  • 4篇Β细胞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INS-1
  • 4篇波动性高糖
  • 3篇氧酶
  • 3篇胰岛Β细胞
  • 3篇胰岛Β细胞功...
  • 3篇细胞功能
  • 3篇加氧酶
  • 3篇红素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东莞市石龙人...

作者

  • 12篇陈毅光
  • 11篇薛耀明
  • 6篇朱波
  • 4篇汪敏
  • 4篇高方
  • 4篇关美萍
  • 4篇沙建平
  • 4篇王玲
  • 3篇李际敏
  • 2篇张巧玲
  • 2篇李佳
  • 2篇李圣坚
  • 1篇罗祥蓉
  • 1篇丁洪光
  • 1篇张倩
  • 1篇周昊

传媒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糖尿病之友
  • 1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医师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的疗效。方法 3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1),HOMA-IR下降(P<0.05),HOMA-β升高(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及治疗12周后早餐前后血糖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精组血糖达标更迅速。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
汪敏薛耀明高方陈毅光李际敏王玲
关键词: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胰岛Β细胞功能
GLP-1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IL-1β对INS-1细胞的损伤作用
目的:探讨GLP-1对IL-1β诱导INS-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素瘤细胞株细胞(INS-1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根据干预方案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IL-1β组、GLP-1+IL-1β组。...
李圣坚薛耀明李佳朱波张巧玲陈毅光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白介素-1ΒINS-1IKKΒ
文献传递
视力突降,莫等闲!
2009年
李章(化名),男,63岁,2002年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未予正规治疗,血糖长期控制不佳。2008年8月的一天,李先生突然发现左眼视力明显减逼,视物模糊,但当时并未重视,
陈毅光薛耀明
关键词:眼视力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医院诊断视物模糊
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研究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对血糖控制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汪敏薛耀明高方陈毅光李际敏王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
血红素加氧酶-1对波动性高糖下IN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下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IN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以体外培养的胰岛β细胞瘤株IN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持续性高糖组(16.7m...
陈毅光薛耀明关美萍朱波沙建平
关键词:波动性高糖血红素加氧酶-1Β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波动性高糖下血红素加氧酶-1对IN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下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IN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实验以体外培养的IN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持续性高糖组、波动性高糖组、钴原卟啉(CoPP)+波动性高糖组、锌原卟啉(ZnPP)+波动性高糖组。各组均干预72h,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波动性高糖组、持续性高糖组HO-1表达显著增高,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均<0.05)。与波动性高糖组相比,CoPP+波动性高糖组H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Bax比值亦明显升高(P均<0.05),而ZnPP+波动性高糖组则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波动性高糖可降低IN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值,而HO-1可能通过上调Bcl-2/Bax比值对INS-1细胞发挥抗凋亡的保护效应。
陈毅光薛耀明朱波关美萍沙建平
关键词:波动性高糖凋亡
波动性高糖下血红素加氧酶1对INS-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糖下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INS-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INS-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持续性高糖组、波动性高糖组、钴原卟啉(CoPP)+波动性高糖组、锌原卟啉(ZnPP)+波动性高糖组。各组均干预72h,Western blot检测HO-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活性氧簇(ROS)水平,四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波动性高糖组HO-1蛋白表达及ROS水平均显著高于持续性高糖组(P均<0.01),波动性高糖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持续性高糖组(P<0.05);与波动性高糖组相比,CoPP+波动性高糖组HO-1表达水平及细胞活力升高、ROS水平下降(P均<0.05),而ZnPP+波动性高糖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引起INS-1细胞产生更严重的氧化应激,在波动性高糖条件下,HO-1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对INS-1细胞发挥保护效应。
陈毅光薛耀明关美萍朱波沙建平
关键词:波动性高糖血红素加氧酶1氧化应激
胰高血糖素样肽-1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白介素-1β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INS-1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素瘤细胞株细胞(INS-1)至对数生长期,根据干预方案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IL-1β组、GLP-1+IL-1β组。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活力、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内IKKβ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入细胞核内NF-κB p65亚基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细胞活力下降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加入GLP-1预处理后,细胞活力上升了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的IKKβmRNA表达显著增加(1.967±0.091vs1±0);当加入GLP-1预处理后,与IL-1β组相比,GLP-1+IL-1β组的IKKβmRNA表达显著降低(1.967±0.091vs1.287±0.084)。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核内NF-κB蛋白水平显著增高(0.814±0.111vs0.396±0.026);而加入GLP-1预处理后,与IL-1β组相比,GLP-1+IL-1β组核内NF-κB蛋白水平显著减少(0.622±0.059vs0.814±0.111)。结论 GLP-1抑制IL-1β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李圣坚薛耀明李佳朱波张巧玲陈毅光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白介素-1Β核因子-KBINS-1
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研究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两种强化方案对血糖控制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汪敏薛耀明高方陈毅光李际敏王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
文献传递
两种强化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及血糖漂移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强化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44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T2DM)病患者进行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组)1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患者于4、8、12周随访,并在12周时两组各随机抽取10例血糖达标患者进行72 h动态血糖检测(CGMS),观察两种强化方案对血糖及血糖漂移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FPG、2hPG、HbA1c治疗前后的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P<0.05)。CGMS示甘精胰岛素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全天血糖最高值、血糖极差低于格列美脲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早餐后平均血糖较格列美脲组显著降低(P<0.01);甘精胰岛素组早餐前后血糖漂移、血糖过高时间所占百分比时间少于格列美脲组(P<0.05)。结论 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两种短期强化方案疗效均佳,且甘精胰岛素组降糖更显著、迅速,血糖波动性更小。
汪敏高方薛耀明张倩陈毅光罗祥蓉王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血糖漂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