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靓

作品数:38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酰胺
  • 12篇吡啶
  • 8篇吡啶酰胺
  • 7篇吡啶-2
  • 7篇黄酮
  • 6篇双酰胺
  • 6篇配合物
  • 6篇总黄酮
  • 6篇光谱
  • 4篇高职
  • 3篇院校
  • 3篇水芹
  • 3篇谱学
  • 3篇清除率
  • 3篇紫苏
  • 3篇紫苏叶
  • 3篇离子
  • 3篇离子识别
  • 3篇明日叶
  • 3篇活性

机构

  • 29篇贵阳护理职业...
  • 16篇贵州师范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35篇陈晓靓
  • 15篇罗世霞
  • 13篇朱淮武
  • 13篇郭晓青
  • 6篇张笑一
  • 5篇罗显华
  • 4篇王正武
  • 3篇张晓春
  • 3篇杨春梅
  • 2篇吴金鸿
  • 2篇孙国兵
  • 2篇李齐激
  • 2篇张晓丽
  • 2篇顾曼琦
  • 1篇刘程程
  • 1篇伍庆
  • 1篇廖莉玲
  • 1篇朱必学
  • 1篇谷超
  • 1篇陈萱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广州化工
  • 4篇广州化学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化学试剂
  • 2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化学通报
  • 1篇中成药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广东化工
  • 1篇魅力中国
  • 1篇文理导航
  • 1篇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啶-2,6-双酰胺镉(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吡啶-2,6-双酰胺分子吡啶-2,6-二[N-(1'-羟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2'-羟丙基)甲酰胺]、吡啶-2,6-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的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方法确定配合物的组成,比较分析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采用紫外光谱滴定法对配体与Cd(Ⅱ)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3种镉(Ⅱ)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相同,均为1∶1 ML型,配体中两个酰胺键N原子和吡啶环N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金属离子Cd(Ⅱ)配位成键。
罗世霞陈晓靓张晓丽朱淮武张笑一
关键词:吡啶酰胺光谱分析
紫苏叶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研究紫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以乙醇为溶剂浸提紫苏叶活性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成分含量,并测定该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DPPH·有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VC为阳性对照,比较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紫苏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32.51%,多糖含量为9.43%,迷迭香酸含量为22.8%。紫苏叶提取物对·OH、O-2·、DPPH·均有一定清除能力,但比同浓度Vc的清除能力弱。
郭晓青陈晓靓杨春梅王正武
关键词:紫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抗氧化清除率
药食兼用植物明日叶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明日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明日叶乙醇浸提物总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明日叶总黄酮得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乙醇提取明日叶总黄酮最佳条件是:浸提溶剂乙醇浓度为65%,浸提时间为15 min,浸提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明日叶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8%。[结论]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效率高,稳定性好,为明日叶总黄酮提取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明日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奠定了基础。
郭晓青陈晓靓张晓春王正武
关键词:总黄酮乙醇浸提
三种不同结构羧酸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4年
以吡啶-2,6-二甲酸、噻吩-2,5-二甲酸和1,2,4,5-苯四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L1)、噻吩-2,5-二甲酸二甲酯(L2)和1,2,4,5-苯四酸四甲酯(L3)。目标化合物L1、L2和L3的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以及红外光谱(IR)表征,同时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简单分析,为后续形成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陈晓靓罗世霞
关键词:羧酸酯
高职医药类院校《药用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2017年
《药用基础化学》课程是药用技术专业群最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为药学提供所需要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通过对《药用基础化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将搭建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智能化学习平台,构建一套丰富的优质化教学资源,创建一间大健康绿色化学多功能实训室,为药用专业技术群内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陈晓靓郭晓青罗显华吴娜怡郁代甜甜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药类药用基础化学精品课程
黄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黄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开发应用的前景广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黄芩中的活性成分以黄酮类物质为主,代表物质为黄芩素和黄芩苷等黄酮物质。本文依据相关参考文献对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纯化、药用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黄芩的开发利用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朱芳陈晓靓邓红军张丽莎刘程程
关键词:黄芩黄酮新型冠状病毒
刺梨总三萜的提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11
2018年
比较系统、完善地建立了刺梨总三萜含量测定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加0.4 m L、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作为显色剂,1.00 m L高氯酸为稳定剂,60℃恒温水浴加热15 min后于545 nm测定吸光度值。熊果酸检测浓度在0.006 7~0.035 7 mg/m L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7%,RSD=2.2%(n=6),刺梨总三萜含量以熊果酸计为57.9%,含量大大提高,与薄层色谱分析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刺梨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代甜甜李齐激陈晓靓吴娜怡郁杨小生
关键词:刺梨总三萜紫外分光光度法
探索高职卫生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被引量:3
2013年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药学专业中起着基础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药学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借鉴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陈晓靓
关键词:高职药学有机化学课程改革
黔产野生水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优化黔产野生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有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再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有量。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0。8个地区样品总黄酮含有量最高的是安顺,为14.52%,而黔东南(凯里)最低,为2.75%。3个季节其含有量依次是秋季>夏季>春季,并在叶中最高,茎次之,根最低。结论秋季采摘的黔产野生水芹叶片中总黄酮含有量最高,更具有开发价值。
孙国兵谷超陈晓靓郭晓青伍庆
关键词:总黄酮正交试验
探索高职卫生类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新模式
2016年
医用化学是高职卫生类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从高职医用化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高职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构建教学的新模式。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培养高素质、跨时代的医学人才。
陈晓靓
关键词:医用化学教学现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