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芝
-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日本的蒙古史研究简史(1905-1945)
- 2014年
- 日本人开始注意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还是不久以前的事。虽然蒙古史作为中国边区史的一部分早已为研究中国史的日本人所知,但蒙古或蒙古人作为与农业地域的日本和中国本部全然不同的游牧一骑马民族之邦,引起日本人的特殊注意,那仅仅是从上世纪末,或者更确切些说,是从日俄战争(1904-1905)时开始的。
- 山田信夫(著)陈得芝
- 关键词:蒙古史研究日本人中国史蒙古民族日俄战争
- 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动向被引量:36
- 1997年
- 南宋后期朝政腐败,士风萎靡,多数士大夫平时竞逐名利,临难则但求保全身家性命,非降即走,上下解体,终至国亡。理、度两朝进士中能以身殉国或坚守气节、拒仕元朝者只占少数,却有相当多人热衷于谋求新朝官职。由于元朝对南人的欺压和对南士的歧视,多数南士得官甚难。地位跌落,因而深为抵触和不满。随着元朝尊儒重学、优待十人政策的实施,到世祖末、成宗初,南士的思想和政治态度发生明显转变,趋于“认同”元朝的统治。
- 陈得芝
- 关键词:气节
- 元文宗在建康
- 2012年
- 元文宗以实行"文治"著称,其主要成就有三;设立奎章阁学士院,编撰《经世大典》,将许多汉文经史译成蒙文。他本人汉文化水平在蒙元十三帝中也最突出,见于记载者有多种书法作品,流传有诗作三首。诗作的真实性曾受到质疑,笔者认为虽可能经侍从文臣润色,但无疑均出自元文宗的原创。本文着重论述他被贬谪建康四年(1325-1328)期间的游踪,与江南著名书画家柯九思,儒学教育家程端礼,保宁禅寺名僧古林清茂,玄妙观道士陈宝琳等的交往,及其捐资修建江南名刹钟山太平兴国禅寺的事迹,说明其汉文化具有根基。
- 陈得芝
- 关键词:元文宗
- 全文增补中
- 关于编纂《元岭北行省志》的几点说明
- 一、缘起岭北行省是元朝的"兴龙故地"。前四汗时期,"大蒙古国"的政治中心在此,世界各国有许多使者、商人甚至政府首脑来此朝见当时最强大的统治者一蒙古可汗。这一自古被视为荒远、落后的亚洲内陆地区,一时竟引起全世界的注目。
- 陈得芝
- 文献传递
- 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与疆域问题被引量:17
- 2009年
- 蒙古原是金朝属部,成吉思汗受金官封"属部统领",乘金朝衰败,称帝建国,接着出兵攻金,逐鹿中原。其继承者先后灭金、灭南宋,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其国号本为"大蒙古国"(在中原汉地称"大朝"),第五代大汗忽必烈建新国号"大元"以示承继中原历朝统绪,同时保留原国号,遂称"大元大蒙古国"。元人以太祖成吉思皇帝为本朝开国君主,明初所修《元史》同此。所以元朝起始年代应为成吉思汗建国的1206年。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征服了直到小亚、东欧的西域许多国家,实行皇族领地分封,形成西北四个汗国,称"宗藩之国"。元朝皇帝是大蒙古国大汗,各宗藩奉为宗主,名义上统有包括各宗藩国的辽阔版图,实际上各宗藩国均自主统治本国;被宗藩称为"大汗之国"的元朝廷直接管辖之地为中书省和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十行省,以及吐蕃三道(算一个行省),这就是元朝的疆域。
- 陈得芝
- 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
- 2014年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评之为"七实三虚",大部分有史实依据。《演义》涵盖了从东汉末豪强混战到西晋灭吴,历时九十多年,各路豪强为占夺地盘,争战不断,全国人口低谷时比东汉末减少60%。以约4400万人生命的代价形成三分局面,说不上正义性属于何方。各方逞勇斗智,奇谋百出,尽显武勇、诡略之极致。富有戏剧性和智慧、人性等教育意味的三国史事人物,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特别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盛,"说三分"是最受欢迎的说书节目,进而加上皮影戏、演唱并发展为杂剧,故事更丰满,人物特色更突出。说书的话本经加工成"评话",现存元代至治年间所刊《全相三国志评话》回目与《演义》大体相符,罗贯中当是以此为基础,根据史书并杂采野史资料进行创作。现知《演义》的早期刊本为1494年本,距罗氏在世已约百年,学界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尚存歧见。
- 陈得芝
-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国史
- 蒙元史研究中的历史语言学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学元史的最难处之一当是译名问题。钱大昕批评《元史》说:“明初史臣既无欧宋之才,而迫于时日,潦草塞责,兼以国语翻译,尤非南士所解,或一人而分两传,或两人而合一篇,前后倒置,黑白混淆,谬误相沿,更仆难数”(《元史本证序》)。潦草塞责,应归罪于朱元璋的程限督迫,对史臣不解译语而造成诸多弊病的指责似乎太苛刻,
- 陈得芝
- 关键词:蒙元史研究学问语言《元史》明初
- 再论蒙古与吐蕃和吐蕃佛教的初期接触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依据史料,对蒙古与吐蕃和吐蕃佛教初期接触的年代、事件进行了辨证.
- 陈得芝
- 也谈“诈马宴”——兼议汉语中外来语译名词义的演变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旨在进一步说明韩儒林先生所论元代宫廷大宴“只孙宴”俗称“诈马宴”的“诈马”一词来自波斯语 (jamah衣服)实属确切不易。蒙元制度,仅获赐只孙服(一色衣,又称纳石失衣〈波斯语斟 Jamaha-yi naij)者才有与宴资格,对其所乘马匹装饰则并无规定。元后期文士见闻预宴贵族大臣所乘众多马匹装饰华丽,排列举行国宴的金帐外,蔚为壮观,遂将译语“诈马”(又作“爹马”)误解为装饰华丽的马。古汉文历史文献中将译语汉字转为汉语意义理解者不少,此又一例。
- 陈得芝
- 关键词:汉语外来语词义译名历史文献
- 玉山文会与元代的民族文化融合
- 2012年
- 玉山是元代后期昆山(在今江苏)富豪顾瑛的庄园,他于其中建筑多处亭台楼阁,不时邀请许多名流文士来此会聚宴饮,唱和酬答。他们中有若干位蒙古、唐兀文士,其诗文受到高度赞赏,这说明他们已经成为汉人高级文人圈的一部分,标志着元代多民族间深度的文化融合。
- 陈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