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强

作品数:233 被引量:799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50篇专利
  • 16篇学位论文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化学工程
  • 48篇理学
  • 36篇医药卫生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电子电信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气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7篇树脂
  • 16篇拉曼
  • 14篇纳米
  • 10篇光谱
  • 9篇乙烯
  • 9篇色谱
  • 9篇相色谱
  • 9篇聚乳酸
  • 9篇环氧
  • 9篇甲基
  • 9篇光谱研究
  • 9篇改性
  • 9篇丙烯
  • 8篇液相
  • 8篇液相色谱
  • 8篇共聚
  • 7篇蛋白
  • 7篇电镜
  • 7篇信号
  • 7篇共聚物

机构

  • 196篇南京大学
  • 49篇常州大学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0篇西北大学
  • 9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江苏工业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常州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安徽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海油常州涂...
  • 3篇上海烟草集团...
  • 3篇南京市妇幼保...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30篇陈强
  • 51篇沈健
  • 20篇张秀芹
  • 19篇林思聪
  • 18篇杨永兵
  • 14篇吴石山
  • 14篇郝卫强
  • 13篇李锦春
  • 11篇邓昱
  • 11篇胡勤刚
  • 10篇王凯
  • 10篇张明生
  • 10篇孙小强
  • 9篇董林
  • 9篇高飞
  • 8篇岳邦毅
  • 7篇尹真
  • 7篇胡伟新
  • 7篇庄韦
  • 7篇喻春红

传媒

  • 12篇材料导报
  • 9篇肾脏病与透析...
  • 8篇光散射学报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化学学报
  • 5篇塑料工业
  • 5篇色谱
  • 4篇合成化学
  • 3篇中国胶粘剂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中国塑料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化学通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涂料工业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20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锂硫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活性物质价廉、毒性低等优点,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高能量二次电池之一,其应用仍存在硫面载量小、循环寿命短和库伦效率低等难题.制备了石墨烯包覆的硫填充碳纳米笼自支撑整体材料,可直接用作锂硫电池正极,避免使用粘结剂、导电剂和集流体,当硫的面载量为3.8 mg·cm^(-2)时,锂硫电池展现出高的可逆比容量(1104 mAh·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49%@1.0 A·g^(-1))和>99.9%的库伦效率,其面积比容量(3.7 mAh·cm^(-2))处于锂硫电池的先进水平.该电极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以下因素的协同作用:碳纳米笼的物理限域作用及石墨烯中含氧官能团的化学吸附作用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微孔-介孔-大孔共存的分级孔结构和高导电性利于离子和电子的传输,纳米笼空腔填充有利于缓解体积膨胀造成的影响,整体材料的自支撑稳定结构有利于增加硫载量且维持电化学性能.本研究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面积比容量的硫正极制备方法.
王啸李有彬杜玲玉高福杰吴强杨立军陈强王喜章胡征
关键词:锂硫电池化学吸附
抗凝血尼龙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将磺铵两性离子聚合物(PDMMSA)构建在尼龙膜表面。采用WCA、AFM、ATR-FTIR对改性前后尼龙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两性离子聚合物已成功地接枝在尼龙膜表面,改性后尼龙膜的表面润湿性比改性前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采用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实验评价改性前后尼龙膜抗凝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即使改性时间只有20min的尼龙膜都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性能。
程梦洲陈强刘平生袁勃沈健林思聪
关键词:两性离子聚合物抗凝血材料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四-(2,3-二氟苯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的合成
2010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荧光跟踪性能的Cyclen衍生物。以2,3-二氟苯乙酸为初始原料,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经氢化锂铝还原得到2,3-二氟苯乙醇,然后与对甲苯磺酰氯制得磺酸酯类化合物,再与Cyclen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表征。
崔源张秀芹陈强陆荣青孙小强
关键词:CYCLEN荧光
碳/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应用被引量:58
2000年
碳 /碳复合材料继承了碳材料固有的生物相容性 ,又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医用碳 /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碳 /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特点 ,并详细讨论了碳 /碳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所涉及到的模量、界面及表面改性等问题 ,对碳 /碳复合材料的医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侯向辉陈强喻春红沈健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植入体
全文增补中
智能水凝胶在生物载药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6年
智能水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网络结构、膨胀性好、吸水性强、易保水、超仿生等特点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合成过程中加入了具有特殊结构、基团的单体或者大分子原料,如聚丙烯酰胺(PNIPA)类大分子、酸/碱基团(如羧基和氨基)、丙烯酸、聚氨类、偶氮苯(As)、聚电解质(高分子链上有可以离子化的基团)等,因此智能水凝胶是能够根据环境的温度、酸度、电场、磁场等变化做出有规律的结构和体积调整,或者导致凝胶组成发生变化的新型智能生物化学水凝胶材料,具有较高的智能性和响应性。本文根据水凝胶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情况,将凝胶分为:温度敏感性水凝胶、pH敏感性水凝胶、光敏感性水凝胶、压力敏感性水凝胶、电场敏感性水凝胶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用水凝胶和药物缓释研究的深入,具有环境敏感性和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智能水凝胶成为临床上药物控释材料的首选。
潘玉妹徐坚陈强吴石山
关键词:水凝胶控释
论我国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的结算方式。进口押汇是信用证项下开证行提供给开证申请人(进口商)的融资便利。进口押汇业务作为一种贸易融资方式,为各家商业银行所普遍采用。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进口押汇未做规定,理论界、银行实务界...
陈强
关键词:信用证进口押汇法律制度
一种便于开闭的换热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开闭的换热箱,包括,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箱体、位于所述换热箱体内部的换热管、位于所述换热箱体底部的支座,位于所述支座表面的支架、位于所述支架内部的牵引杆以及位于所述牵引杆顶部的盖板;以及,开闭机构,包括...
熊璐瑶王心月徐静蕾冷蘇峻陈强白宇晴刘银正杨如梦苏天成郑通张裕季芙蓉
N掺杂空心TiO<Sub>2</Sub>微球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掺杂空心TiO<Sub>2</Sub>微球的合成方法,其方法是:反应容器中加入苯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N<Sub>2</Sub>保护下搅拌,加热到70℃,加入过硫酸钾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苯乙烯...
乔敏吴石山陈强沈健
文献传递
一种葛根素大分子前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08年
葛根素(Puerarin)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其水溶性低,影响疗效的更好发挥。将葛根素键合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水溶性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DHEA)上,合成了葛根素前药(PDHEA-P),并通过FT-IR、1H-NMR验证了目标产物。研究表明,葛根素前药的水溶性大大提高,所得前药的缓释性能良好。
徐凌锋陈强袁勃迟波沈健林思聪
关键词:缓释
模压成型ABS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了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微孔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发泡压力、发泡时间等加工参数对泡孔性能的影响,采用力学测试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ABS微孔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泡孔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当发泡温度为170℃、发泡压力为10 MPa、发泡时间为12 min时,制得的ABS微孔发泡材料泡孔尺寸、泡孔密度适中,表观密度最小,同时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在此模压工艺参数下,材料的平均泡孔直径约为50μm,泡孔密度约为3.2×108个/cm3,满足工业上微孔发泡材料泡孔密度的要求。
杨永兵虞吉钧周如东郝卫强冯磊陈强
关键词:微孔发泡模压法加工参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