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策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弱视
  • 5篇儿童
  • 4篇斜视
  • 4篇空间频率
  • 3篇屈光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2篇眼外科
  • 2篇眼外科手术
  • 2篇诱发电位
  • 2篇术后
  • 2篇内斜
  • 2篇内斜视
  • 2篇肌麻痹
  • 1篇代偿头位
  • 1篇地形图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内斜视
  • 1篇多巴

机构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陈国策
  • 7篇麦光焕
  • 6篇杨少梅
  • 5篇吴德正
  • 4篇颜建华
  • 4篇陈雪艺
  • 2篇邓大明
  • 2篇刘杏
  • 1篇黄丹平
  • 1篇吴河坪
  • 1篇姚力京
  • 1篇蔡琼珍
  • 1篇关征实
  • 1篇王亦敏
  • 1篇柯佩琪
  • 1篇龙时先
  • 1篇凌运兰

传媒

  • 7篇眼科学报
  • 6篇实用眼科杂志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胞霉素A和噻替哌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评价环胞霉素A和噻替哌滴眼剂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效果。方法:50例(5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一组术后局部滴用1%环胞霉素A滴眼剂,另一组术后局部滴用0.05%噻替哌滴眼剂。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环胞霉素A组有一例复发(复发率5%),噻替哌组有3例复发(复发率10%),均比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复发率(30%~88%)明显降低。结论:环胞霉素A和噻替哌可以抑制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胬肉组织增生,降低复发率。眼科学报1999;15:91—92。
吴河坪陈国策
关键词: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环胞霉素A噻替哌
弱视治愈儿童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弱视基本治愈儿童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 方法 :选取 13.7 、2 7.5 及 5 5 共3种空间频率对正常儿童及弱视基本治愈儿童进行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 ,分析 13个导联位的 P1潜时及 N1P1振幅 ,并对每一例地形图进行观察。结果 :( 1)仅在 13.7 及 2 7.5 方格 ,弱视眼的 P1潜时同正常组相比显著延迟 ,而在 5 5 方格两组间 P1潜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种空间频率 N 1P1振幅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 N1P1振幅的分布同正常组改变。 ( 3)地形图 :枕区高电位活动无类似半视野刺激现象。结论 :弱视基本治愈儿童视力恢复正常 ,但视皮层的功能仅有部分恢复 ,另外振幅及潜时的恢复不平行 ,前者的改变早于后者 。
陈雪艺陈学燕陈国策吴德正
关键词:空间频率
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3.7,27.5及55三种方格进行正常儿童88眼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的研究。结果(1)正常儿童三种空间频率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O1,Oz和O2导有显著差异,13.7方格P1潜伏期明显延迟于27.5及55方格,而N1P1振幅显著低于后两者。(2)在三种空间频率,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中线两侧对应导联分布对称,在侧连线位,N1P1振幅于O1/O2,T5/T6与Oz导联之间有显著差别,以Oz导联振幅最大,T5/T6导联振幅最低;P1潜伏期在Oz位最短,向T5/T6位明显延迟,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在中线前后导联,也是以Oz导P1潜伏期最短,N1P1振幅最大,由Oz向Cz则潜时逐渐延迟,波幅下降。(3)地形图特征:88眼中有71眼地形图呈对称分布,17眼枕区高电位活动偏向一侧枕区,以向左侧枕区偏移为主。结论多导视觉诱发电位的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受空间频率的影响;随着空间频率的增大,P1潜伏期逐渐缩短,N1P1振幅逐渐增大。P1潜伏期及N1P1振幅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但地形图则有部分儿童呈现不对称分布,表明部分儿童两侧大?
陈雪艺陈国策吴德正
关键词:儿童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空间频率
左旋多巴对弱视眼视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正常眼和弱视眼服用单次剂量左旋多巴前后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m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测。结果:正常眼服药后中空间频率PVEP的N_1P_1振幅和高空间频率PVEP的P_1N_2振幅增大,弱视眼服药后低空间频率PVEP的N_1波潜伏期和中空间频率PVEP的P_1波潜伏期缩短。结论:左旋多巴可改善弱视眼的视功能,可作为弱视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眼科学报1997;13:182—185。
邓大明龙时先麦光焕吴德正陈国策
关键词:弱视药物视诱发电位左旋多巴
全麻下儿童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被引量:16
1994年
文章报告29例1-9岁儿童上睑下垂在全麻下手术矫正的结果,以术后双眼睑裂相差≤1-2mm或双眼睑裂对称(双眼均≥6mm)为成功标准,异体巩膜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成功率分别为76.2%和87.5%。讨论了尽早手术的必要性、全麻下手术方法与手术量的设计、评价指标及术后评价标准等。
麦光焕盒龙山颜建华陈国策杨少梅
关键词:上睑下垂全身麻醉外科手术
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观察被引量:3
1995年
目的:临床上上斜肌麻痹最常见,本文分析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的原因、机理和规律。方法:所有病例行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以及同视机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结果:本文报告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的发生率为40.7%,并且与发病的年龄及病程长短相关。有代偿头位者基本具有双眼视觉功能。无代偿头位者丧失双眼视觉功能。结论:上斜肌麻痹是否出现代偿头位取决于:(1)双眼视觉功能。(2)发病年龄。(3)病程长短。本文结果表明发病年龄较大(>3岁)且病程短、有Ⅰ度以上双眼视功能者容易出现代偿头位。发病年龄小(<3岁),无代偿头位者,均已丧失双眼视觉功能。因此应重视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训练和治疗。眼科学报 1995;11:227—229。
邓大明陈国策麦光焕
关键词:眼肌麻痹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
斜视术后的眼底变化
1991年
斜视手术的操作并不很复杂,手术并发症也不多,大多数医生强调存在的问题是斜视矫正不足或过矫。尽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低,而常被人们忽视,但其潜在的危害仍是严重的。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多。其严重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穿破。
刘杏陈国策
关键词:斜视手术眼底
单独内直肌麻痹
1993年
本文报告12例(13眼)单独内直肌麻痹。并就单独内直肌麻痹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颜建华陈国策麦光焕杨少梅
关键词:眼外科手术眼外肌麻痹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矫正手术量被引量:3
1992年
随着眼科学的进展,关于先天性斜视和婴幼儿斜视手术时机问题已渐趋向一致,绝大部学者已意识到矫正偏斜眼位时间越早,恢复双眼视觉可能性越大,主张在儿童期与双眼视力平衡后尽早手术矫正。近年,虽全麻手术的危险大大减少,但小儿术前检查的困难和手术方案难以准确设计,手术一次成功率不高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总结92例学龄前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病例资料,重点对儿童手术量和矫正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儿童手术方案设计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陈国策杨少梅麦光焕
关键词:儿童斜视矫正术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3
1994年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麦光焕杨少梅姚力京陈国策颜建华蔡琼珍
关键词:斜视共同性眼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