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受宜

作品数:410 被引量:4,138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专利
  • 19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4篇农业科学
  • 82篇生物学
  • 18篇医药卫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79篇植物
  • 151篇大豆
  • 127篇基因
  • 123篇编码基因
  • 92篇蛋白
  • 83篇转录
  • 69篇转录因子
  • 58篇耐盐
  • 57篇胁迫
  • 56篇转基因
  • 49篇植物品种
  • 49篇水稻
  • 39篇耐盐性
  • 37篇耐逆性
  • 34篇调控植物
  • 33篇生物胁迫
  • 31篇氨基酸残基
  • 31篇残基
  • 29篇种子
  • 26篇油脂

机构

  • 384篇中国科学院遗...
  • 29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0篇清华大学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黑龙江省农业...
  • 7篇河北省农林科...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新疆农垦科学...
  • 5篇山东省林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西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首都儿科研究...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407篇陈受宜
  • 224篇张劲松
  • 158篇张万科
  • 136篇林晴
  • 104篇马彪
  • 91篇何锶洁
  • 58篇韦伟
  • 41篇陶建军
  • 33篇盖钧镒
  • 32篇杜保兴
  • 22篇张耕耘
  • 20篇李擎天
  • 19篇来永才
  • 15篇惠东威
  • 14篇庄炳昌
  • 14篇喻德跃
  • 14篇刘峰
  • 13篇周骏马
  • 12篇朱学骏
  • 12篇孔繁荣

传媒

  • 24篇科学通报
  • 19篇Journa...
  • 17篇Acta B...
  • 13篇中国科学(C...
  • 13篇作物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工程进展
  • 8篇大豆科学
  • 8篇高技术通讯
  • 5篇遗传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科学(B...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年份

  • 7篇2024
  • 11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14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21篇2016
  • 10篇2015
  • 22篇2014
  • 22篇2013
  • 10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6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4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转录因子GmAREB3在植物油脂代谢调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转录因子GmAREB3在植物油脂代谢调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如下1)‑3)中任一种物质在调控植物组织总油脂含量和/或调控植物组织中脂肪酸含量中的应用:1)蛋白GmAREB3;2)编码蛋白GmAREB3的D...
张劲松陈受宜牛素玲李擎天宋庆鑫张万科马彪林晴何锶洁
文献传递
一种高盐和/或干旱诱导的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和/或干旱诱导的启动子。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是下述a)或b)或c)的DNA片段:a)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ID?No.1的第10位-2216位的DNA片段;b)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
张劲松陈受宜李擎天王昉马彪张万科林晴何锶洁
文献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
1996年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孔繁荣,朱学骏,张耕耘,周骏马,陈受宜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100034)我们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对100例STD门诊患者进行了检测。材料与方法1.临床标本来源1993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
孔繁荣朱学骏张耕耘周骏马陈受宜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沙眼衣原体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被引量:271
1997年
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经农杆菌介导转入草莓、烟草,转基因植株中该基因的转录水平、BADH活性及耐盐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膜的相对电导率和大分子渗漏值说明在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膜结构所受损伤小于对照。
刘凤华郭岩谷冬梅肖岗陈正华陈受宜
关键词:菠菜转基因植株耐盐性基因
种子重量及产量相关的蛋白GmPHD6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种子重量及体积相关的蛋白GmPHD6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和应用。大豆蛋白GmPHD6序列如序列2所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植物种子重量和/或体积。具体公开了蛋白质、调控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表达的物质或调控...
张劲松韦伟张万科陶建军阴翠翠陈受宜
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的DNA指纹分析被引量:15
1996年
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群体遗传学理论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由于建立了有效的DNA遗传标记体系,大大推进了对一些重要病原真菌群体遗传特征的认识,如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马铃薯晚疫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大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以及小麦颖枯菌(Septoria tritici)等。阐明病原菌的群体生物学特征是筛选和鉴定抗病资源、合理布局抗病基因以及设计有效的病害防治策略的基础。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协作攻关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通过对病菌群体的毒性分析,逐步形成了条锈病的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为稳定小麦生产做出重大贡献。然而,由于传统的毒性分析方法本身缺乏遗传标记,限制了对这一活体营养病菌群体进化和毒性变异机制认识的深入,建立其DNA分子标记体系,可望为深入认识条锈菌的群体生物学和流行学奠定基础。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在条锈菌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中度重复的DNA序列家族PSR序列,这在锈菌类中尚属首次,本文报道用其中的PSR331序列的亚克隆PSR331S3对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进行DNA指纹分析的研究结果。
单卫星陈受宜惠东威吴立人李振岐
关键词:DNA指纹小麦条锈菌
一种便携式大豆种间杂交放大镜
本实用新型主要属于作物授粉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大豆种间杂交放大镜。所述放大镜包括一尺寸大小可调节的头部固定装置和一放大镜装置,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一环形横梁,所述放大镜装置包括两个连接端,所述两个连接端通过连杆螺...
毕影东来永才李炜陈受宜张劲松刘明贺超英刘淼张万科王玲张必弦李擎天郭东林
文献传递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被引量:19
2000年
利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formis f. sp. tritici)流行小种CY25,CY27,CY28,CY29,CY30,CY31和目前主要新致病类型Hybrid46致病类群类型3(Hy3),Hybrid46致病类群类型7(Hy7),水源11致病类群类型13(Sy13)以及紫外诱变菌系WV-4的DNA指纹特征,并与毒性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图谱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反映了菌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据此,用UPGMA聚类法建立了反映菌系间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树状图。(2)供试菌系的AFLP指纹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不相关,基于这两种特征对菌系遗传关系的推断是不相同的。(3)AFLP所揭示的菌系间遗传变异度明显高于毒性分析,同时避免了毒性分析的一些缺陷,说明AFLP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用DOLLOP建树法对供试菌系的进化关系作出了初步推断,结果显示供试新致病类型和原有小种可能是平行进化的。
郑文明刘峰康振生陈受宜李振岐吴立人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AFLPDNA指纹聚类分析菌系
染色体端粒研究进展
1993年
染色体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的特殊DNA——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由随机重复序列组成的DNA序列和与之相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构成。端粒DNA无论在DNA顺序、功能及其特殊的复制方式都与其它DNA顺序显著不同。本文将近年来对端粒的DNA结构、与端粒DNA相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和在端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反转录酶——端粒酶(telomerase)的研究进展以及端粒对于真核生物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洪德军陈受宜
关键词:染色体端粒
Isolation,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romosomal Locations of Three cDNA Fragments Under Salt Stress in Rice被引量:4
2003年
cDNA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from the leaves of a rice (Oryza sativa L.) salt tolerancevariety Tesan抋i 2 growing in solutions with 150 mmol/L NaCl for 3 h or without salt stress. Three salt-responsive cDNA clones, Ts1, Ts2 and Ts3 were isolated by differential screening. Northern blotting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levels of Ts1 and Ts2 increased within 3 h salt stress and kept onincreasing within 24 h, while the transcription level of Ts3 reached its peak within 3 h. Sequence analysis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no homologies between the three cDNA clones and any known gene. The threecDNA clones were mapped using a doubled haploid (DH)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n indica variety ZYQ8,which was a salt tolerance parent of Tesan抋i 2, with a japonica variety JX17. Ts1, Ts2 and Ts3 werelocated on chromosomes 1, 3 and 7, respectively. It was noted that Ts1, Ts2, and Ts3 were in or near theregions of major or minor salt toleran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which were mapped in the same DHpopulation in a parallel study.
钱前柳原城司滕胜曾大力朱立煌朱立煌
关键词:RICE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