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友铃

作品数:99 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生物学
  • 30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小蜂
  • 34篇榕小蜂
  • 20篇传粉
  • 19篇爱玉子
  • 14篇核型
  • 10篇鸟类
  • 10篇传粉小蜂
  • 9篇薜荔榕小蜂
  • 8篇薜荔
  • 5篇品系
  • 5篇区系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5篇种鸟
  • 5篇虫瘿
  • 4篇性状
  • 4篇营养
  • 4篇群落
  • 4篇群落结构
  • 4篇细叶榕

机构

  • 95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台湾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龙岩学院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95篇陈友铃
  • 57篇吴文珊
  • 18篇张秋金
  • 16篇郑翠芳
  • 12篇耿宝荣
  • 9篇唐兆和
  • 7篇汪彦愔
  • 6篇黄镇
  • 6篇严菊媛
  • 6篇张彦杰
  • 6篇孙伶俐
  • 5篇陈晓倩
  • 4篇刘亮
  • 4篇杨升
  • 4篇武蕾蕾
  • 3篇叶海燕
  • 3篇林芳
  • 3篇王爱芳
  • 3篇毛建萍
  • 3篇方丽娜

传媒

  • 28篇福建师范大学...
  • 10篇生态学报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福建林业科技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福建农业科技
  • 3篇环境昆虫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学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教学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学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Eupristina属小蜂对宿主榕果挥发物和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被引量:2
2016年
高榕,雌雄同株,与其共生的形态高度相似的传粉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与非传粉小蜂Eupristina sp.均为果内产卵。利用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法研究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对不同发育期高榕榕果挥发物以及合成信息素混合物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对高榕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具极显著趋向行为,对高榕雄花期榕果挥发物具极显著驱避行为,表明E.altissima与Eupristina sp.雌蜂能够敏锐辨别高榕雌花期和雄花期榕果的挥发物,快速远离雄花期榕果,并实现对宿主雌花期榕果的定位。但是,E.altissima与Eupristina sp.对其它发育时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具有差异性,前者对雌前期榕果和传粉或产卵后榕果释放的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趋避反应,而后者无明显的行为偏向性,表明E.altissima能够识别雌前期榕果和传粉或产卵后榕果,可避免误入其中而无法繁殖后代,Eupristina sp.则不具备这种识别能力。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小蜂对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也高度相似,表现为芳樟醇、苯乙烯,以及苯乙烯和金合欢醇的交互作用对两种小蜂选择行为影响显著,组合A_1B_2C_2(0.5%Linalool+1%Benzyl ethylene+1%Farnesol)的混合信息素对两种小蜂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而组合A_2B_1C_1(1%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A_2B_1C_2(1%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1%Farnesol),A2B2C1(1%Linalool+1%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的混合信息素对其具有极显著的吸引作用,但两种小蜂对组合A_1B_1C_1(0.5%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的行为反应存在差异。两种小蜂对榕果挥发物和合成信息素的反应异同,可能与其触角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探究榕-蜂共生体系的化学信号传导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郑翠芳严菊媛陈友铃吴文珊涂淑雯许毅真陈晓娟黄诗雯
关键词:挥发物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及周边地区鸟类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2010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鸟鸣声识别法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研究。共观察到鸟类131种,隶属14目41科,其中留鸟占35.12%,冬候鸟占37.40%,夏候鸟占13.74%,旅鸟占12.98%,迷鸟占0.76%。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 vociferus)等8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腰燕(Hirundo daurica)、戴胜(Upupa epops saturata)等14种;优势种有黑领椋鸟(Sturnus nigricollis)、家燕(Hirundo concolor gutturalis)等21种,常见鸟有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 chinensis)、大山雀(Parus major commixtus)等19种。并提出校园及周边地区鸟类保护的建议。
赵武奎黄倞朗卓晓强熊颖沈阳坤林恒陈友铃
关键词:鸟类鸟类多样性
爱玉子上幼期爱玉子榕小蜂与虫瘿的协同发育
2021年
【目的】特种果树爱玉子Ficus pumila var.awkeotsang依赖榕小蜂传粉方能结实。本研究旨在了解爱玉子榕小蜂Wiebesia sp.nr.pumilae及其虫瘿发育动态,为榕小蜂发育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人工放蜂-标记-定期采样-显微镜和电镜观测的方法,观察爱玉子榕小蜂-虫瘿协同发育过程以及爱玉子榕小蜂在虫瘿内的营养来源和位置变化,测定了爱玉子榕小蜂体长与虫瘿直径的发育动态,比较了冬季和夏季爱玉子榕小蜂的发育历期。【结果】幼期爱玉子榕小蜂发育分为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幼虫分为5龄,无法分辨雌雄;蛹分为初期蛹、中期蛹和成熟蛹,雌雄蛹异形分化,雄蛹发育早于雌蛹1.34 d。虫瘿由表皮层、保护层、内皮层、营养层组成。表皮层和内皮层均胶质化,富含水分,为小蜂提供良好的湿度保障;保护层是虫瘿壳的骨架,具有保护幼虫的作用;营养层分泌营养液供幼虫吸食。与瘦果结构比较表明,小蜂造瘿改变了壳的形态,增厚了保护层,并使营养层具备向榕小蜂幼虫输送营养液的功能。幼期小蜂在虫瘿内的位置呈规律性变化。小蜂幼虫体长与虫瘿直径协同增长,但虫瘿增长先于幼虫,为幼虫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生长空间。小蜂发育进入蛹期后体长不再增长,而虫瘿在4龄幼虫期后停止生长。在福建地区爱玉子榕小蜂一年2代,冬、夏季爱玉子榕小蜂世代历期分别为253和112 d,冬季世代各阶段发育历期均比夏季世代长,尤其冬季5龄幼虫期比夏季的延长了66 d,冬季以5龄幼虫越冬,延长了进食期有利越冬。【结论】研究结果明确了幼期爱玉子榕小蜂与虫瘿间的营养联结与协同发育动态,为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吴婷婷吴文珊陈友铃黄镇周莲香
关键词:发育历期营养协同进化
信息化合物对薜荔榕小蜂选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爱玉子和薜荔均为桑科榕属植物,与薜荔榕小蜂保持稳定的共生关系,信息化合物在维系榕树与其传粉小蜂的共生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应用Y型嗅觉仪检测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对8种单一信息化合物和芳樟醇、苯甲醇和松油醇组成的混合信息化合物的趋向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3%和5%芳樟醇、5%的苯乙烯、7%苯甲醇、5%和7%松油醇以及7%金合欢醇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均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7%苯甲酸甲酯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有显著的趋避作用,香兰醛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的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从而表明信息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均显著影响薜荔榕小蜂的选择行为。5%芳樟醇、3%松油醇和3%苯甲醇的混合信息化合物组合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具极显著的吸引作用,信息化合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对信息化合物反应的异同,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与各自宿主之间的化学通讯信号传导上存在差异,同时也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榕树接受期花序的挥发物成分中广泛存在并占较大比例的信息化合物(例如芳樟醇),可能与榕小蜂对寄主的远程定位有关,而近距离的专性定位却是依赖于各种信息化合物严格按一定浓度、比例组成的化学图谱。实验结果为榕-蜂共生体系的化学生态学理论研究和爱玉子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陈友铃方丽娜吴文珊
关键词:爱玉子薜荔信息化合物传粉榕小蜂
爱玉子4个雌性品系的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2
2010年
对引种于台湾的果形不同的4个爱玉子雌性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系各具特色,新21品系成熟期早,单果产量低,但果芽数目多,株型好,花香浓郁,抗病力强,所以挂果率很高,因此单株产量较高,且果肉得率、果胶含量、果胶酯酶活性最高,因此其产品的凝胶系数最高,即产品质量高;太和9品系成熟期比新21品系略迟,单叶面积最大,单果产量较高,果芽数目多,但由于植株爬力差,花香稀薄,使其传粉率较低,挂果率较低;W 16和大洋C137品系都属于晚熟品系,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单果产量高,生物学性状特征及果肉营养成分均介于新21与太和9号之间。研究结果为爱玉子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友铃林芳黄美丽朱晓东吴文珊
关键词:爱玉子品系
海龟剥制标本损坏的修复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棱皮龟科具柔软革质皮、海龟科具角质盾片而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探索海龟剥制标本的损坏修复。棱皮龟科渗油标本经威斯软化酶腌制液软化后,浸泡在脱脂液中脱脂15天左右,再用人工物理方法去脂以达到彻底除脂,对于海龟科渗油标本以次氯酸钠溶液涂抹标本内表层置暗处反应进行除脂;用无毒环保的硼砂为主要成分的防腐剂进行防腐处理;利用保利龙泡沫与聚氨酯发泡剂作内模进行填充;对损坏的革质皮和盾片进行相应的修补。修复后的标本外观良好,而且能使标本保存更长久。
林和张秋金郑茂财陈友铃
关键词:海龟剥制标本
薜荔榕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被引量:7
2017年
薜荔和爱玉子均属雌雄异株桑科榕属植物,两者互为原变种与变种的关系,分别与薜荔传粉小蜂和爱玉子传粉小蜂(二者互为隐存种)建立了专性共生关系,榕树榕果挥发物在维系传粉小蜂与其寄主的共生关系上起着重要作用。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薜荔榕小蜂(薜荔和爱玉子的传粉小蜂)对薜荔和爱玉子雌花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雌花期果型的大小对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无显著影响,薜荔大、小果型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均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2)榕果挥发物浓度影响薜荔榕小蜂行为反应,薜荔、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对其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均可能存在阈值反应,即榕果挥发物浓度未超过阈值时,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对传粉小蜂的吸引作用与挥发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而一旦超过阈值,榕果挥发物对传粉蜂的吸引作用显著下降,表明寄主榕果挥发物浓度影响传粉小蜂的寄主定位;(3)薜荔传粉小蜂对低浓度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爱玉子传粉小蜂对低浓度薜荔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均既无趋向也无驱避行为;薜荔传粉小蜂对高浓度的爱玉子雌花期雌(雄)榕果挥发物表现为显著的驱避行为,而爱玉子传粉小蜂对高浓度薜荔雌(雄)雌花期榕果挥发物表现为显著的趋向行为,因此,薜荔传粉小蜂与爱玉子传粉小蜂存在寄主专一性不对称现象,爱玉子传粉小蜂进入薜荔雌(雄)果内传粉或产卵的可能性较大,而福州地区的薜荔传粉小蜂可能难以进入爱玉子雌(雄)果内传粉或产卵。本研究结果将为榕-蜂共生体系的化学生态学理论研究以及爱玉子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杨升陈友铃吴文珊陈晓娟包甜甜叶洁芬宋天宇吴怡祾周莲香曾喜育
关键词:雌雄异株变种
榕小蜂Camarothorax bimasculinus雄性多型现象的研究
2010年
对大叶榕榕果中寄生的非传粉小蜂Camarothorax bimasculinus进行显微观察与形态比较,结果表明该小蜂具有雄性多型现象,其雄蜂具有翅和无翅两种类型。有翅型雄蜂与雌蜂外形较相似,复眼发达,具翅两对,能够在榕果外与雌虫交配;无翅型雄蜂与雌蜂外形差异较大,复眼退化,无超,在榕果内与雌虫交配,存活寿命比有翅型雄蜂短。
赵华胡海丽陈谢华陈友铃
关键词:交配行为
福州大叶榕的传粉生物学被引量:7
2012年
在福州地区选取了10株大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大叶榕花序果发育株内同步,株间异步,花序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大叶榕常年挂果,在每年的1—2月和6—7月有2个明显的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3次。大叶榕花序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因季节而异:冬季和春季(12月—翌年5月)发育较慢,最长的持续近130天;夏秋季(6—11月)发育较快,间花期明显缩短,从雌前期到花后期仅需约80天。大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花序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大幅提高了小蜂的传粉效率,也保证了花序果的高结实率。大叶榕花序果内有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冠缝榕小蜂是大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其传粉方式为主动传粉。首次发现姬小蜂寄生于榕果的现象。大叶榕花序果中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榕果种子结实率高;夏秋季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小蜂和Sycophila sp.小蜂是优势种,此期榕果结实率极低,对大叶榕的繁殖利益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吴文珊陈友铃叶海燕刘亮
关键词:繁殖特征发育榕小蜂
福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综合收集福建哺乳动物相关研究记载,重新整理了福建哺乳动物种类名录,并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哺乳动物147种(含亚种,下同),其中海洋哺乳动物27种,隶属2目7科16属;陆栖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7科70属;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福建的海洋哺乳动物分布类型以外洋型为主(20种),沿岸型(4种)和河海型(3亚种)较少;生态类型以温水种最多(12种),广温种(7种)和暖水种(6种)其次,冷水种最少(2种)。陆栖哺乳动物中东洋界种类90种,古北界种类20种,国内广布种10种,体现出较高的南北类群渗透性。
陈友铃张秋金杨青
关键词:海洋哺乳动物动物区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