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兵

作品数:2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影像
  • 7篇影像学
  • 7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影像学诊断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3篇骨折
  • 3篇灌注
  • 3篇海绵窦
  • 2篇血管瘤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三维重建技术

机构

  • 2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同心县人民医...

作者

  • 21篇陈兵
  • 16篇金国宏
  • 7篇刘娜嘉
  • 4篇郭玉林
  • 4篇王爱军
  • 4篇马淑琴
  • 3篇王卉
  • 3篇马强
  • 3篇杨蔚
  • 2篇陈勇
  • 2篇蔡磊
  • 2篇王爱君
  • 2篇张川
  • 1篇孟淑萍
  • 1篇王小东
  • 1篇朱力
  • 1篇李云香
  • 1篇来彦博
  • 1篇郭鸣俊
  • 1篇侍明海

传媒

  • 9篇宁夏医学院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第六届全国放...
  • 1篇第四届全国放...
  • 1篇第五届中国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
目的:旨在提高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方面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有CT和MRI检查资料,1例行DSA检查。结果: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左侧,CT表现为均匀的...
陈兵金国宏郭玉林
文献传递
儿童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附13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探讨儿童脑膜瘤临床、病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回顾分析13例儿童颅内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并与成人脑膜瘤比较。结果13例中,男8例,女5例,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9例。颅神经麻痹6例,阵发性抽搐5例,自幼智力发育较同龄儿童落后2例。病理类型:纤维型4例,血管瘤型1例,移行型3例,合体细胞型2例,沙粒体型2例,脊索瘤样型1例。影像学表现:CT平扫多为稍高密度,强化扫描病变多为明显强化;MRI为等或长T1和稍长、长T2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提示儿童脑膜瘤较少见,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大部分与成人相似,肿瘤囊变与发生于脑实质有别于成人。
陈兵金国宏蔡磊刘娜嘉
关键词:儿童脑膜瘤CTMRI
海绵窦区病变82例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2例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其中CT检查47例,CT血管造影(CTA)27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7例。结果1)血管性病变:海绵状血管瘤7例,动脉瘤20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7例;2)炎症性病变: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例,副鼻窦炎症侵及海绵窦2例,硬膜外脓肿侵及双侧海绵窦1例;3)肿瘤性病变: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瘤3例,肺癌海绵窦转移2例,侵袭性垂体瘤累及海绵窦25例,垂体癌1例,鼻咽颅底恶性淋巴瘤1例,蝶窦腺样囊性癌侵及1例,脊索瘤侵及3例。结论海绵窦血管性病变以CTA诊断最为满意,可以行DSA检查同时给予介入治疗。海绵窦肿瘤和炎性病变,则以MRI多方位成像为最佳。
陈兵金国宏王爱军王卉杨蔚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11例分析)
2000年
探讨恶性梗阻黄疸介入治疗革新的可行性。分析经CT、B超、MRCP确诊为恶性梗阻黄疸病人 1 1例 ,5例经皮穿刺置入塑料内涵管者均动脉置泵化疗 ,6例内外引流置泵或插管化疗。结果上述病例治疗后梗黄症状迅速消失 ,黄疸逐日消退。经 2~ 1 8个月随访 :2~ 4月内死亡的 ,单纯体外引流 1例 ,置入内涵管 1例 ;6~ 1 2月内死亡的 ,外引流 2例 ,内外引流 2例 ,置入内涵管 3例 ;剩余 2例 (外引流 1例、内涵管 1例 )存活已超过 1 9个月。认为经皮胆道内、外引流术后 ,置入内涵管 ,行肝、胰十二指肠动脉插管置泵化疗 ,为二次置入内涵管创造了成功机率 ,延长患者生存期 ,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性黄疸的可取方法。
金国宏姚建军陈耀华平学军陈兵黄虎李波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引流化疗泵双介入治疗
颞干解剖及白质纤维示踪成像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纤维素成像(DTF)技术确定钩状束、前连合、额枕下束和视辐射的三维关系,及其解剖定位标志。方法研究10个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观察和测量:岛叶、岛阂、下限沟、Heschl回、颞角和外侧膝状体。并对1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DTT研究,应用解剖学知识基础上的感兴趣区法进行白质纤维重建。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下限沟长(46.3±3.1)mm,从下限沟到颞角上壁的最短距离为(6.5±1.8)mm。岛叶后下点位于Heschl回和下限沟交叉的最前端。在下限沟,此点是视辐射的后界。颞干开始于岛阈,结束于岛叶后下点,长(33.0±2.9)mm。从岛阈到颞角尖端的距离为(10.9±1.7)mm,这正好是颞干长度的1/3。钩状束构成颞干前部的核心,其后为前连合,它们占据颞干前1/3。额枕下束走行于整个颞干。Meyer袢最前界位于颞角前尖端和岛阈之间。视辐射大部存在于颞干中后2/3。结论在下限沟,岛叶后下点是视辐射后界可靠的标志。岛阈、颞角尖端及岛叶后下点可作为颞干白质纤维柬在MRI及术中的解剖标志。
王峰孙涛李宗正陈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解剖学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灌注成像技术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脑膜瘤病人行MR灌注成像检查,对5种亚型的良性脑膜瘤的MR灌注成像进行分析,并与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CBV值均数最高,恶性组脑膜瘤的rCBV值均数最低。各亚型间瘤体实质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实质部分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BV值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有所帮助,而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对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未显示临床实用价值。
孟淑萍刘娜嘉陈兵金国宏
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灌注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诊断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MR表现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MR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4例,小脑蚓部4例,颈髓2例,延髓1例,小脑合并颈髓病灶1例。囊腔结节型14例,囊肿型2例,实质型6例。增强扫描肿瘤结节及实质型瘤体均明显强化。6例MR表现有血管流空影。瘤周轻或中度水肿。结论:MR对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陈勇高知玲郭鸣俊陈兵郭玉林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该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79例海绵窦区病变的CT、MR和DSA表现。其中CT检查44例, CT 血管造影(CTA)27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
陈兵金国宏王爱军王卉杨蔚郭玉林
文献传递
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在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为探讨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 MSCTA)脑血管成像技术在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经3D MSCTA检查及数字减影(DSA)介入治疗患者35例,其中动脉瘤20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脑膜瘤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2例,颈内动脉狭窄1例.结果,3D MSCTA图像可清楚显示颅内1~4级脑血管结构,Will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情况,脑动脉瘤瘤体大小、位置、形态与载瘤血管的关系;脑动静脉畸形者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分支情况,空间立体结构清晰;对脑膜瘤可见肿瘤邻近血管被推移或包绕,肿瘤表面有异常血管或肿瘤染色,异常血管与颅内外有交通;血管狭窄的程度显示确切.3D MSCTA观察颅内外血管病变可获得更多诊断信息,对介入治疗的难易程度及栓塞方式和选材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预后手术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国宏陈耀华陈兵马淑琴杜玉秀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有CT和MRI检查资料,1例行DSA检查。结果:4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左侧,CT表现为均匀的稍高密度影,伴蝶骨轻度骨质侵蚀,未见钙化。MRI检查见T1WI呈较脑灰质低的均匀信号,T2WI呈较脑灰质高的均匀信号,静脉注射钆喷酸葡甲胺后T1WI显示明显强化的均匀高信号,形态特点呈内小外大的哑铃状结构,边缘清晰。1例DSA检查见颈内动脉受压移位明显,但无管腔狭窄征象,于毛细血管期和窦期有浅淡的肿瘤染色。结论:MRI是术前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最具价值的检查手段,而CT、DSA可作为鉴别诊断工具。
陈兵金国宏刘娜嘉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