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兵

作品数:65 被引量:238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流行病
  • 28篇流行病学
  • 17篇流行病学调查
  • 14篇疫情
  • 10篇染病
  • 10篇流感
  • 10篇传染
  • 10篇传染病
  • 9篇手足
  • 9篇手足口
  • 9篇手足口病
  • 7篇禽流感
  • 7篇暴发疫情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发病
  • 6篇病例
  • 5篇现场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调查...
  • 5篇病例对照
  • 4篇疫情分析

机构

  • 61篇深圳市宝安区...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株洲市疾病预...

作者

  • 61篇陈兵
  • 50篇马智超
  • 37篇吴泰顺
  • 34篇周小涛
  • 32篇熊田甜
  • 31篇朱奕
  • 30篇李苑
  • 27篇黄振宇
  • 23篇陈亿雄
  • 17篇饶东平
  • 8篇李雯钦
  • 6篇任海燕
  • 4篇刘昊
  • 4篇林淑芬
  • 3篇彭慧
  • 3篇钟璋平
  • 3篇余家麟
  • 3篇詹志强
  • 2篇邓立权
  • 2篇余平

传媒

  • 11篇热带医学杂志
  • 9篇医学理论与实...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与控...
  • 2篇2012深圳...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人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确诊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CT显示双肺实变进展迅速,白细胞正常,因呼吸及循环衰竭死亡;病例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患者标本中H5N6病毒基因与外环境中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其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生H5N6禽流感感染;活禽市场广泛受到禽流感病毒污染。结论深圳市首次发现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与接触禽类有关,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陈兵钟璋平李苑饶东平刘昊余海深
香港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对2013年香港确诊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无效后死亡。患者有禽类及市场暴露史。6名密切接触者中未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I)2 057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62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采集患周边市场禽类档口的17份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为5份鸡笼标本H9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及H5均为阴性。结论患者的感染因素可能为家庭中加工禽类及暴露于活禽市场,应加强活禽市场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陈兵马智超朱奕饶东平李苑
关键词:流行病学
深圳市宝安区8月~7岁儿童麻疹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7年麻疹高发的原因,以制订针对性的麻疹控制措施。方法选取8月~7岁龄儿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宝安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是宝安区麻疹高发的危险因素,OR值的95%C1分别为1.85~5.77、1.75~13.6,疫苗接种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7~0.27。分层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结论医院暴露、麻疹病例接触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是宝安区麻疹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吴泰顺周小涛李苑马智超邓立权陈兵熊田甜
关键词:麻疹病例对照研究医院感染
深圳市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我市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症状好转。患者无明确的活禽及市场暴露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2名密切接触者中有1名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其他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I)1 188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20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结论:患者的感染来源不明,应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陈兵马智超饶东平刘昊
关键词:流行病学
2008—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概况,探讨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防制策略。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2年疫情网络上报的所有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和期间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49 709例,年发病人数的范围为7 296~12 913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12月份;在儿童患者中,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各年所占比例均达到87%以上;成人患者主要以工人为主,各年所占比例均在65%左右;发病率最高的是石岩街道(254.92/10万);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6.3%,轮状病毒感染病例在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占96.99%;引起该地较大暴发疫情的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其发病高峰,轮状病毒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体。
周小涛熊田甜朱奕马智超陈兵吴泰顺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发病率病原学
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控制效果,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深圳市...
马智超邱定海李苑任佳丽陈兵任海燕周小涛黄振宇朱奕熊田甜
关键词: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以及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的种类和生态,同时探明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在深圳12个不同生态环境地调查广州管圆线虫不同宿主分布和感染情况,采用匀浆沉淀镜检法对各调查点捕获的中间宿主进行解剖,以确定中间宿主的感染率和感染度。用鼠笼捕获鼠类,解剖鼠体,在鼠心脏和肺动脉血管寻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从野生螺体内分离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进行实验室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循环,完成实验室生活史的循环来证实现场调查的结论。结果在12个调查点中有4个区域发现褐云玛瑙螺阳性,分布在深圳西南部,感染率平均为31%,螺的感染度与体重相关,螺体重大于55g个体平均感染度显著性的高于小于55g的个体(P<0.05);阳性螺区域终末宿主褐家鼠和黄胸鼠均有感染,感染率平均为12%,雌鼠的感染率显著性的高于雄鼠(P<0.01)。结论深圳市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深圳存在散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人的主要原因。
马智超吴泰顺陈兵周小涛熊田甜朱奕黄振宇余家麟刘德坚刘义薛志强佘少良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
宝安区三类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宝安区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人员三类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宝安区所辖的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中随机抽取770名医务人员、1 549名学生和530名托幼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55.03%,宝安区中小学生接种率为30.39%,托幼人员接种率为39.96%;三类人群未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副反应,分别占39.10%、36.81%、39.10%;医务人员不同文化程度、医疗岗位、工作年限、是否知道甲流疫苗接种时间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学生年龄、监护人职业、是否知道甲流疫苗接种时间、是否认为甲流疫苗能预防甲流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托幼机构人员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托幼岗位、工作年限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安区医务人员接种率高于中小学生和托幼机构人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和托幼机构人员三类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有效性、安全性和接种相关知识宣传。
朱奕吴泰顺黄振宇李苑周小涛陈兵熊田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
宝安区2011年七种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1年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及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11年上述7种传染病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
马智超吴泰顺周小涛陈兵朱奕黄振宇李苑熊田甜李雯钦陈亿雄
关键词:传染病
文献传递
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调查处理疫情,查找某幼儿园可能的手足口病暴发危险因素。方法按照手足口病病例定义,通过查阅各个班级缺课登记表开展病例搜索,并随机选取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的2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病例组及对照组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既往健康状况、毛巾摆放位置以及平时活动、病例接触史等情况,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10个可能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该次疫情共涉及该幼儿园中3个班,罹患率分别为15.4%(6/39)5、.0%(2/40)、2.4%(1/42),总罹患率为2.2%(9/411);首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3月27日,末例发病时间为4月20日;全部病例均为男孩,年龄在3~5岁之间。其中2个班存在点源暴露传播,1个班未发现班内传播。平时健康状况一般或差、经常或有时咬手指习惯在病例和对照间的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9.0,均P<0.05)。结论儿童平时健康状况较差、有咬手指习惯可能是患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幼儿园和家长可通过增加体质以及加强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等方式预防手足口病。
李苑金东晖陈兵熊田甜周小涛黄振宇任海燕
关键词:手足口病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