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先哲

作品数:89 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9篇教育
  • 22篇高等教育
  • 14篇学术
  • 14篇教师
  • 9篇社会
  • 7篇高校
  • 6篇粤港
  • 6篇粤港澳
  • 6篇港澳
  • 5篇秩序
  • 5篇赛制
  • 5篇青年
  • 5篇青年教师
  • 5篇锦标
  • 5篇高职
  • 5篇高校教师
  • 4篇大学青年
  • 4篇大学青年教师
  • 4篇教育研究
  • 4篇高等教育研究

机构

  • 87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88篇陈先哲
  • 9篇卢晓中
  • 5篇黎辉文
  • 2篇曾凤玲
  • 1篇耿宇鹏
  • 1篇刘皛
  • 1篇吴正洋
  • 1篇丁钢
  • 1篇秦琴
  • 1篇谢斌

传媒

  • 12篇高等教育研究
  • 6篇教育发展研究
  • 3篇江苏高教
  • 3篇人民教育
  • 3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辽宁教育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高教探索
  • 2篇现代教育论丛
  • 2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高教发展与评...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半月谈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神州学人
  • 1篇江西教育(管...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新华文摘

年份

  • 8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出世”与“入世”——兼评《论大学》
2018年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作为“社会服务站”的职能也越来越强,更加强调服务国家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对于注重实践性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言,显然要有人世的精神。但同时,大学作为“世俗的教会”,依然扮演着社会良心和精神灯塔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研究又必须有出f}}的精神,应有理念和情怀。
卢晓中陈先哲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入世出世社会良心
转型背景下省属师范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道被引量:2
2013年
省属师范大学转型的主要矛盾是综合化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之间的矛盾,其师资队伍建设也受此矛盾制约。省属师范大学"外引内培"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如能各有侧重,"外引"以综合化为主,"内培"以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为主,有望化解此矛盾。从具体路径来说,"外引"应重视海外,不能忽视高校外;"内培"则应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出国留学培养力度、非骨干教师培训三个方面来实现。
陈先哲谢斌
关键词:师范院校转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术锦标赛制:中国学术增长的动力机制与激励逻辑被引量:32
2017年
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产量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何方?曾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有力解释的锦标赛制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视角。中国学术治理模式采用了多重"委托-代理"机制,符合锦标赛制的技术前提,因而具有典型的学术锦标赛制特征。中国学术锦标赛制的激励逻辑在于通过信念共识和利益联结,将国家宏观目标、大学组织中观目标和学术人员微观目标三者统一起来,产生强激励并推动学术高速增长。
陈先哲
关键词:动力机制
政府权力边界与杰出人才培养
国内大学的学术人员为何难以成为"钱学森之问"所言的"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术职业化程度太低。学术职业化程度低主要源于政府权力的越界,使得学术场域难以成形,学术逻辑无法得到尊重。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在反思政府对于学术...
陈先哲
师范院校转型背景下“青椒”的学术行动策略被引量:2
2017年
21世纪初,因为科研在大学排名指标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权重不断加重,我国不少师范院校都开始寻求向研究型大学的方向转型。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数量迅猛增长,"青椒"成为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力量。本文考察了这种时空交集下的一所省属师范大学的转型战略行动以及该校三位具有典型性"青椒"的学术行动情况。文章指出师范院校"科研挂帅"的转型战略主要是出于应对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的改变,转型前景未明并面临丢失教师教育特色的风险。这场组织转型带来师范院校的场域支配原则的变化,使得身在其中的"青椒"因拥有资本类型的不同而出现了个体分化并产生不同的学术行动策略。
陈先哲
关键词:师范院校青椒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转型
2021年
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转型。改革开放前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是具有浓郁的政治性和均质性的,无论是六大行政区或地方局的设立,还是影响了其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的院系调整,都是力求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的均衡。通过院系调整,绝大多数省份都设有一所综合大学和工业、农业、医学、师范等专门学校。
陈先哲
关键词:院系调整高等教育均质性
城市竞争阶段升级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转型:深圳案例被引量:10
2020年
基于城市竞争理论,选择深圳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城市竞争阶段升级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转型之间的互动逻辑,结果表明:在要素驱动主导型城市竞争阶段,“深圳加工”占据主导,城市发展与高等教育呈“弱互动”状态,采取自办少量高校的发展战略;在投资驱动主导型城市竞争阶段,“深圳制造”占据主导,城市发展与高等教育互动不断增强,采取借助外力建设大学城的发展战略;进入创新驱动主导型城市竞争阶段,“深圳创造”成为主导,城市发展与高等教育趋向“强互动”状态,采取自办高校与引进办学并举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陈先哲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疫情过后还要上好四堂教育课
2020年
“停课不停学”,体现的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担当。但知识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青少年更加需要的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在笔者看来,还有四堂教育课可能比完成既定课程上的知识课更加重要。这四堂教育课和每个人休戚相关,而且在抗击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正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陈先哲
关键词:责任担当教育课教育部门
新中国社会转型与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被引量:4
2020年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陈先哲
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教师
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Web 2.0及社交网络的普及,以协同合作为推动力的科技创新有了新的开展环境。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平台,学术人员可以共享及快速获取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各类学术信息和资源,广泛发布合作需求信息,寻求合作伙伴,以及与身处不同地域的合作伙伴进行实时交流,实现跨学科的科研合作。"提高协同效率"是学术社交网络平台设计的核心理念,本文以此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学术社交网络平台建设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信息采集及语义化处理;二是开展协同创新所需信息的推荐方法。最后,展示了一个学术社交网络平台的实例。
吴正洋陈先哲
关键词:学术社交网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