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腰椎
  • 5篇退变
  • 4篇退变性
  • 3篇腰椎侧凸
  • 3篇手术
  • 3篇退变性腰椎
  • 3篇退变性腰椎侧...
  • 3篇侧凸
  • 2篇腰椎椎管
  • 2篇腰椎椎管狭窄
  • 2篇融合术
  • 2篇入路
  • 2篇入路治疗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椎管
  • 2篇椎管狭窄
  • 2篇椎间孔
  • 2篇疗效
  • 2篇结核
  • 2篇骨折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 5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陈云生
  • 5篇廖琦
  • 4篇陈路
  • 3篇郭朝阳
  • 3篇陈荣春
  • 2篇过慧敏
  • 2篇钟红发
  • 2篇游辉
  • 2篇陈华龙
  • 2篇张树芳
  • 2篇陈勤
  • 1篇方世兵
  • 1篇刘宁
  • 1篇李明恒
  • 1篇胡炜华
  • 1篇黄世福
  • 1篇钟鸣亮
  • 1篇曾云峰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脊柱结核外科术式选择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各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4例,98例获有效随访。根据不同的术式分组:A组(21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B组(16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C组(49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D组(12例)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6例失访外,其余98例均获得0.6~7年随访,平均3.6年。75例有后凸畸形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30,随访期内丢失3~50。除A组2例2二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4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两两比较χ2检验,A/D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P<0.05)。结论在有效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较大意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后外侧脊柱融合术可有效稳定脊柱,治疗神经损害较轻的脊柱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技术较易开展的优点。
陈华龙张小明丁水红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关键词:脊柱结核脊柱融合术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疗效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均行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并测量术前和术后患者X线上腰椎冠状面Cobb’s角和矢状面的前凸角。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30个月。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术后冠状面Cobb’s角为5°~20°,平均12.5°;腰椎前凸角为-45°~-20°,平均-31.5°。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患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并能重建腰椎序列及稳定脊柱,对巩固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陈云生胡炜华廖琦黄世福陈路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手术治疗
微创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AO分型A3型腰椎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MI-TPLA)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AO分型A3型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MI-TPLA进行椎管减压、伤椎内植骨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伴有神经损伤的A3型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6例;年龄21 ~ 63岁,平均45.7岁.骨折椎体:L17例,L26例,L3 3例,L4 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9例,D级5例.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测量手术前、后腰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测量并计算伤椎椎管横断面的正中矢状径残余率和椎管面积残余率.结果 1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为156.7 min(120 ~200 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280.9 mL(100 ~450 mL).术后随访24个月,腰椎cobb角由术前26.8°±3.6°矫正至术后24个月2.6°±1.7°(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由术前56.3%±14.6%恢复至术后24个月93.7%±6.0%(P<0.05);椎管正中矢状径残余率及椎管面积残余率由术前52.8%±4.4%和52.3%±7.6%改善至术后24个月96.3%±2.3%和82.9%±12.1%,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的术后24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1例,D级7例,E级8例. 结论 MI-TPLA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A3型腰椎骨折是一种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陈云生陈荣春游辉郭朝阳钟红发张树芳刘宁
关键词:腰椎骨折神经损伤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sco liosis)主要是由椎间盘、关节突的退变所致的腰椎退变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常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发病并非由青少年时期存在特发性侧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又称“老年性腰椎侧凸(aging lumbar spine scol-iosis)和de novo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陈云生廖琦陈路
关键词:腰椎
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08年10月经后路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47~74岁...
陈云生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内固定术
文献传递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致股骨颈骨折8例
2008年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 ̄2006年12月间收治的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原因及其补救治疗方法。结果5例因器械因素及术中粗暴操作所致,3例系术后不合理的锻练所致。平均随访33个月(12~48个月),7例及时发现股骨颈骨折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下肢功能恢复满意。1例3年后确诊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颈骨折是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应将此并发症常规告诉患者。术前常规拍股骨颈正位片防止漏诊,术中常规透视髋关节以早期发现并发的股骨颈骨折。选用钉体直径上下一致的髓内钉,术中避免使用暴力,取钉应使用撞锤顺钉方向用力是减少此并发症的关键。术后指导病人合理锻练避免外伤非常重要。
陈华龙丁水红张小明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后并发症
颈椎间盘退变与终板凹陷参数变化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颈椎椎间盘退变与软骨终板凹陷形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颈痛等不适就诊的150例患者颈椎MRI影像学资料,在颈椎MRI正中矢状位的T2WI使用颈椎间盘退变的Miyazaki分级系统对颈5/6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析,分别于MRI的T1WI正中矢状位上进行颈椎上下终板凹陷参数的测量,其中包括颈5下终板、颈6上终板凹陷角度、终板凹陷区域位置进行测量计算,将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颈椎终板凹陷角度在男女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颈椎间盘退变等级的增高,C5下终板凹陷角及C6上终板凹陷角逐渐增大(P<0.05),C6上终板凹陷角度在退变IV级与V级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C5下终板凹陷区域值随椎间盘退变等级增高逐渐减小(P<0.05),在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6上终板凹陷区域表现为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颈椎终板凹陷形态变化与颈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且随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出现终板的平坦化,与腰椎终板退变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也可为颈椎融合器端面形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初步数据。
陈勤廖琦陈云生钟鸣亮方世兵
关键词:颈椎MRI椎间盘退变
腹腔镜辅助下联合侧前方小切口腹膜后入路治疗腰椎结核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联合侧前方小切口腹膜后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腹腔镜辅助下联合侧前方小切口腹膜后入路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6-57岁,平均42.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7.3个月。结核累及节段:单节段17例,分别为L1、2 3例,L2、3 6例,L3、4 4例,L4、5 2例,L5 2例;双节段5例,分别为L1-3 2例,L2-43例。腰椎Cobb角为5-28°,平均20°;6例有神经压迫症状及体征,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Cobb角;采用Naka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根据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率。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5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120-280 mL,平均180 mL。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和交感神经损伤症状各1例,1-3周后均自行逐渐恢复正常;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50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均无结核中毒症状及病灶扩散,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正常,未见结核复发。末次随访时,除1例术前神经功能Fankel C级患者恢复至D级外,余均完全恢复至E级;腰椎Cobb角为2-16°,平均7.8°;按Nakai评分标准评估,获优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6.4%;按Suk标准评定植骨已融合或可能融合21例,融合率95.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联合侧前方小切口腹膜后入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式。
陈荣春陈云生曾云峰郭朝阳陈勤李明恒
关键词:腹膜后入路腰椎结核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Pipeline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问融合术(minimall y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2年6月.共有4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经椎间iL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24例采用Pipeline可扩张通道辅助下行MI—TLIF,男15例,女9例;年龄60—79岁,平均66-3岁;病程6~60个月.平均18.5个月,设为观察组;22例采用传统开放TLIF(conventional open TLIF,CO—TLlF),男10例,女12例:年龄62—75岁,平均67.0岁;病程6~84个月,平均22.6个月,设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对椎间融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2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的ODI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无统计学意义(P〉O.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87.5%(21/23例).对照组为82-8%(18/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TLIF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能获得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相似的早期临床疗效,而出血量和并发症更少。
陈云生陈荣春郭朝阳游辉钟红发张树芳
关键词:微创腰椎退变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