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丽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上皮
  • 3篇上皮-间叶转...
  • 3篇BMP-7
  • 2篇星状细胞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细胞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肝星状细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鼠肝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睡眠质量指数
  • 1篇通路
  • 1篇匹兹堡睡眠质...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作者

  • 5篇陈丽丽
  • 5篇李定国
  • 4篇陈源文
  • 4篇虢灿杰
  • 3篇沈峰
  • 1篇周惠清
  • 1篇陈颖伟
  • 1篇杨琳
  • 1篇宋立升
  • 1篇陈光榆
  • 1篇刘燕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BMP-7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BM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的稳定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BMP-7的抗肝纤维化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大鼠细胞基因中提取并用PCR方法扩增BMP-7目的基因,构建BMP-7重组表达载体Lenti-copGFP/puro-BMP7,脂质体法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和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N工具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慢病毒感染H1299细胞,根据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将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病毒对照组及BMP-7慢病毒感染组,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检测阳性菌落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大鼠BMP-7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1299细胞呈绿色荧光,并测得病毒滴度为1×104ifμ/μL。重组慢病毒感染HSC-T6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到BMP-7 mRNA和蛋白均稳定高表达。BMP-7慢病毒感染组与空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病毒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大鼠BM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其在HSC-T6的稳定高表达。
陈丽丽虢灿杰陈源文李定国
关键词:BMP-7慢病毒载体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5
2011年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伴明显的睡眠障碍,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专用于IBS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量表。目的: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IBS患者睡眠质量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方法:纳入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成人IBS患者201例,受试者自行完成PSQI。随机抽取42例患者于2周后重测。结果:IBS患者的总失眠率为25.9%,PSQI总均分为5.83±2.89,重测信度κ值为0.810,分半信度系数为0.787,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789。效度分析示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5%。项目分析法示PSQI具有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度。结论:PSQI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IBS患者睡眠质量的综合评价。
沈峰周惠清陈光榆宋立升刘燕杨琳陈丽丽李定国
关键词: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肠易激综合征可重复性
上皮-间叶转化在肝纤维化中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10年
肝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慢性肝损伤疾病的共同病理转归,其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十分明确。近年研究发现,肝脏细胞如肝星状细胞、肝细胞、胆管细胞和肝卵圆细胞等均能发生上皮-间叶转化(EMT),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参与肝纤维化发生。TGF-β/Smad、Hedgehog、MAPK、磷脂酰肌醇3-激蛋白激酶B等途径的信号通路激活是EMT发生的重要正向调节机制,抑制这些信号途径能逆转EMT,改善肝纤维化。深入研究EMT的分子调控机制可能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靶标。
陈丽丽虢灿杰陈颖伟陈源文李定国
关键词:上皮-间叶转化肝纤维化信号通路
BMP-7介导的间叶-上皮转化与器官纤维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纤维化是各种器官慢性损伤的共同结果。研究发现上皮-间叶转化(EMT)可能是导致多种器官纤维化的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诱导EMT,促进器官纤维化,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可通过拮抗TGF-β的作用,诱导间叶-上皮转化,改善多种器官纤维化。然而,至今BMP-7的抗纤维化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提供一种纤维化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陈丽丽虢灿杰陈源文沈峰李定国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器官纤维化上皮-间叶转化
BMP-7过表达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上皮-间叶转化
2011年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BMP-7高表达是否能抑制大鼠HSC-T6细胞发生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能拮抗TGF-β1的促EMT作用。方法构建大鼠BMP-7慢病毒表达载体,体外感染HSC-T6细胞株,将成功感染BMP-7重组慢病毒的细胞给予TGF-β1(5 ng/mL)或溶酶体处理。Real-time PCR检测α-SMA、S100A4、E-cadherin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S100A4、E-cadherin、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MP-7慢病毒感染HSC-T6后,无论TGF-β1存在与否,real-time PCR检测到α-SMA、S100A4 mRNA转录下调,E-cadherin转录上调。Western blotting显示α-SMA、S100A4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实验组与空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病毒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P-7能有效拮抗TGF-β1对HSC-T6的促EMT作用,可能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
陈丽丽虢灿杰陈源文沈峰李定国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肝星状细胞上皮-间叶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