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阴红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岩石力学
  • 3篇硬岩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损伤本构
  • 2篇基坑
  • 2篇本构
  • 2篇脆性
  • 2篇值模拟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铁车站深基...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编录
  • 1篇地质雷达
  • 1篇地质预报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带
  • 1篇堆载
  • 1篇岩爆
  • 1篇岩石工程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四川省电力设...
  • 2篇西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阴红宇
  • 7篇李天斌
  • 6篇高美奔
  • 4篇孟陆波
  • 4篇陈国庆
  • 3篇马春驰
  • 2篇张岩
  • 1篇陈超
  • 1篇马宏敏
  • 1篇徐进
  • 1篇仵拨云
  • 1篇蒋正波
  • 1篇许钟元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四川建筑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甘肃水利水电...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的脆性评价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现有研究表明岩石脆性与其内部微裂纹起裂、扩展有密切联系,但考虑岩石起裂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并不多见,在对脆性理论以及起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的脆性评价方法。首先,结合George和Tarasov&Potvin等对脆性的描述和定义,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岩石峰前起裂及峰后特征脆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其次,构建了表征岩石峰前脆性特征的分量B_(i)和表征岩石峰后脆性特征的分量B_(ii),并将两者之积作为表征峰前起裂和峰后应力跌落特征的脆性指数B_(I)。最后,结合不同加载方式、围压以及岩性条件下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围压5~35 MPa时,大理岩脆性与围压呈负相关关系;围压5 MPa时,三轴卸荷试验条件下花岗岩脆性比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大。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相应的脆性指数B_(I)值分别为0.684,0.336,0.186,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提供了一种从起裂和应力跌落角度评价岩石脆性的新思路,对丰富室内岩石脆性分析与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高美奔高美奔李天斌陈国庆孟陆波马春驰张岩阴红宇
关键词:岩石力学硬岩起裂
硬脆性岩石热–力–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初步运用被引量:27
2017年
热力作用下岩石本构行为的研究对深部资源开采、地热资源开发、深埋长大地下工程设施建设等岩石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岩石损伤劣化统计本构模型研究,引入三参量Weibull分布、热损伤、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和残余强度修正系数,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建立了考虑岩石起裂应力的热–力–损伤本构模型,并确定了其参数表达式。采用围压25 MPa、不同温度(20℃,60℃,130℃)条件下黑云母花岗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和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能够客观地反映岩石热力破裂应力应变全过程和残余强度,且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最后,将本构模型嵌入FLAC数值分析软件,对瑞典APSE隧道开挖过程的热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隧道现场围岩的破坏规律。
李天斌高美奔陈国庆马春驰许钟元阴红宇陈超孟陆波
关键词:岩石力学热损伤DRUCKER-PRAGER准则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基于热–力–损伤本构参数的硬岩脆性评价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不同方法评价岩石脆性的研究较多,但从本构参数的角度构建脆性指数定量评价岩石脆性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通过理论研究、算例分析和对比验证,探讨利用损伤统计本构参数m和δ构建脆性指数B_(m)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的岩石热-力-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表达脆性、塑性、应变软化等多种本构行为,为从本构角度评价岩石脆性奠定了理论基础。选取能有效反映岩石应力-应变曲线总体形状特征的参数m和反映峰后特征的参数δ,建立了脆性指数B_(m)(B_(m)=mδ)。不同围压、加载方式和岩性条件下,脆性指数B_(m)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规律一致,有效验证脆性指数B_(m)的合理性。通过与现有代表性脆性指数对比分析发现,脆性指数B_(m)能有效体现岩石脆性随围压增加而减小、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脆性增强的特征,且对不同硬岩脆性评价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出的方法为从本构参数的角度评价岩石脆性提供新思路,对丰富岩石脆性分析与评价具有一定裨益。
李天斌高美奔陈国庆陈国庆孟陆波张岩
关键词:岩石力学硬岩WEIBULL分布
PFC数值模拟方法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岩石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分析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将PFC数值模拟技术融入到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PFC软件模拟了岩石三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表明PFC数值模拟技术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观察岩石破裂机理及其破坏演化过程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岩石破坏机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岩石力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孟陆波陈海清李天斌阴红宇
关键词:岩石力学实验教学
某回填土基坑边坡坍塌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对施工场地不合理的堆载及回填土雨水入渗等因素导致某回填土场地基坑的失稳进行分析,探讨了回填土场地基坑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基坑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对基坑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来分析,包括施工堆载等因素着手分析,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阴红宇唐延贵
关键词:基坑回填土堆载
工程温压内花岗岩破裂特征与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深部复杂环境中热力条件下岩石破裂机理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采用统计方法对工程温压内花岗岩单轴、三轴压缩、三轴卸荷试验条件下宏观破裂特征进行了分区分析,并探讨了其机理。结果显示:低温低围压区(20~40℃、0~5 MPa)岩样以剪切破坏为主,伴有次级张拉裂缝。低温高围压区(20~40℃、15~30 MPa)岩样为剪切破坏,且随着围压升高,出现多个剪切破裂面。高温低围压区(60~130℃、0~5 MPa)岩样为张拉破坏。高温高围压区(60~130℃、15~30 MPa)岩样为剪切破坏。围压增加试样峰值强度明显增加,升温试样峰值强度变化不大。研究表明:在工程温压内,岩样性能主要受围压影响;温度对岩样破裂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低围压区。针对温压耦合条件,传统的考虑单一变量的分析结果偏于片面,而分区考虑双变量的分析结果更为客观合理;宜建立多破裂面复合型模型探讨其发生机理。
高美奔李天斌陈国庆马春驰阴红宇
关键词:岩石工程温度
热—力耦合作用下硬岩力学行为及岩爆发生机制研究
我国西部深埋长大隧道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非常极端和异常,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隧道最大埋深达1100m,最大主应力高达50MPa,局部围岩地温可高达70℃;雅鲁藏布江规划中的墨脱水电站将修建40km的引水隧道,其最大埋深将达...
阴红宇
关键词:硬岩热力耦合岩爆
文献传递
高温作用下围压对页岩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利用MTS815型程控伺服刚性试验机对页岩开展高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围压与页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峰值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按体积应变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可归为3类:扩张型、压缩-扩张过渡型和压缩型,围压对页岩具有较明显的扩容作用。在同一温度时,在5~25 MPa围压范围内,页岩峰值强度(σ1-σ3)较低,表现出较强的塑性变形破坏特征,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具有随围压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围压小于15 MPa时,页岩泊松比随围压增大而增大,而峰值轴向应变和峰值横向应变均随围压增加而逐渐降低;围压大于15 MPa后,泊松比随围压增加呈小幅下降,峰值轴向应变和峰值横向应变随围压增加而略有增大。
孟陆波李天斌徐进马宏敏阴红宇
关键词:围压页岩力学性质体积应变
隧道断层带中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拟掘进段隧道勘测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的解读、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情况的判别和地质雷达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预报出拟掘进段塌方可能发生的位置及桩号、涌水量大小和塌方规模及危害。隧道开挖后的地质编录、塌方发生的桩号、地下水出露情况、塌方规模及成因的分析,证明预报方法是正确的,并对断层带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做了归纳总结。
蒋正波高美奔阴红宇
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编录断层带地质雷达
成都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水平变形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成都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位于砂卵石地层中,周围各类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密集,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严格。通过基坑围护桩测斜数据分析围护桩的最大变形、相应位置及其与支撑施作时间的关系,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围护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护壁桩加三道横向支撑作为围护体系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基坑阳角部位、基坑轮廓长边中点部位、各围护桩的桩体中部应重点加强施工监测和支护;第二次和第三次开挖时段,基坑塑性区部位最小主应力分化明显,局部甚至出现拉应力。应加强观测。
阴红宇李天斌高美奔仵拨云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