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武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后入路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术后功能随访
- 目的通过后入路行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观察术后肩关节外展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对副神经支配的斜方肌运动的影响,探讨此术式的优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诊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42例,有8...
- 阮文武
- 关键词:副神经肩胛上神经神经移位后入路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有牵引结构的骨科护理床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牵引结构的骨科护理床,包括护理床本体、支撑架、支撑杆、固定板、横梁、移动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护理床本体的上表面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
- 阮文武罗群强覃利红
- 文献传递
- PST框架支持下临床骨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 2024年
- 传统的临床骨科教学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临床思维、临床训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PST混合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法。该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技术支持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临床思维和专业技能,为其未来成为合格医师奠定坚实基础。
- 唐丽珠阮文武杨成亮
- 关键词:教学方法
- PFNA和DHS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62例)和DHS组(56例),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患者明显缩短,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DHS组患者少,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达到优良等级的人数明显多于DHS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低于DHS组患者的16.0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好,有效促进患肢愈合,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之一。
- 班华登罗群强莫雄革阮文武
- 关键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组(对照组,n=11),按照Wagner分级法进行糖尿病足分级,其中3级3例,4级17例。实验组给予创面清创换药并在患足侧实施胫骨横搬术,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结果 实验组9例患者行胫骨横搬术后2周创面开始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4周后可以看到创面明显缩小,第4周及第8周时,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实验组所有足部溃疡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0±1.9)周,较对照组(13±3.7)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后瘢痕组织较少。术后8周血管造影显示小腿及足部侧支动脉及局部微小动脉明显增加,术后12周测量踝肱指数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外周血血清VEGF、bFGF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外周血VEGF、bFGF较术前有所升高,其余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①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能够刺激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肢体远端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②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可能通过增强VEGF、bFGF的表达,发挥其增进血管新生、重建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
- 韦积华唐乾利罗群强唐毓金莫雄革周传晓阮文武班华登马爱国覃洲陈戟霞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ILIZAROV
- 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2~3cm处置入直径1.2mm的克氏针,再将皮肤闭合器的卡钩扣于皮内的克氏针上,每日持续牵张闭合创面。结果所有创口均获得闭合。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有5例发生钉道处皮肤感染,3例钉道周围皮肤坏死。末次随访时创面闭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形美观,无臃肿,弹性良好,触痛觉正常,关节部位功能得到较好保留。结论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结合克氏针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 韦积华唐乾利莫雄革罗群强周传晓阮文武班华登马爱国覃洲陈戟霞
- 关键词:四肢创面
- 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2017年应用骨折牵引器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男13例,女5例;均采用髌骨旁外侧切口,需辅助髌骨旁内侧切口3例,单纯应用LISS接骨板固定骨折14例,应用LISS接骨板结合空心螺钉或松质骨复位固定骨折4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10±3.40)个月,无骨不连发生,术中无植骨,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髁复杂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技术,双反牵引器辅助骨折复位可使复杂股骨髁骨折复位简单化,可以术中快速复位,使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为微创操作提供有利帮助,并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促进骨折愈合提供有力帮助。
- 莫雄革罗群强班华登马爱国阮文武
-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
- 经后路保留后柱稳定结构减压法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椎体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经后路保留后柱稳定结构减压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效果及其对椎体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2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选择的手术方式是否保留后柱稳定性结构将患者分为保留组(28例)和不保留组(2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椎体和神经功能测量指标的改变.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的矢状径、伤椎高度、椎体前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均明显升高,Cobb角、受压面积和矢状面位移率显著降低(F组内分别为10.492、8.858、7.432、16.311、19.491、10.329、21.587,P均〈0.05),而且保留组患者Cobb角、椎间隙高度、受压面积和矢状径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不保留组(P均〈0.05);但是两组间融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enis疼痛评分、伤椎高度、椎体前体高度和矢状面位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的ASIA分级逐步好转,保留组在术后6个月即出现神经脊髓功能的恢复,而不保留组则在术后12个月才呈现,并且,术后12个月保留组E级比率(64.29%)显著高于不保留组(45.83%)(F交互=12.758,P〈0.001);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均明显低于不保留组(P均〈0.05);保留组术后6个月S100B和MBP的改善程度优于不保留组(P均〈0.05),到术后12个月,仅MBP的降低幅度优于不保留组(P〈0.05).结论 经后路保留后柱稳定结构减压对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椎体形态和神经功能.
- 班华登罗群强莫雄革阮文武
- 关键词:腰椎爆裂骨折神经损伤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