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晨袆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党支部
  • 2篇支部
  • 2篇市委
  • 1篇党旗
  • 1篇党员
  • 1篇党员志愿者
  • 1篇动物
  • 1篇动物防疫
  • 1篇休息
  • 1篇休息时间
  • 1篇疫病
  • 1篇疫病预防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工作
  • 1篇政治工作研究
  • 1篇中华民族
  • 1篇三农
  • 1篇三农改革
  • 1篇社区自治
  • 1篇声色

机构

  • 8篇《上海支部生...

作者

  • 8篇钱晨袆
  • 2篇郭振华
  • 1篇高伟忠
  • 1篇郑思思
  • 1篇江闻

传媒

  • 8篇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声色俱佳”的青年队伍建设
2014年
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个标准的科研技术单位,这里的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搞得有声有色。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服务三农”,成为畜禽养殖和动物防疫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钱晨袆
关键词:青年科技人员人才队伍建设声色动物防疫疫病预防
《追梦·中国》:激荡历史回声
2013年
“梦想是美丽的,这许多的美丽,是我们灵魂里固有的精神,是我们血管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微笑里流露的爱心,是我们心脏里坚守的信仰。”“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穿过多少炮火硝烟,历经多少惊涛骇浪,一代代伟岸之躯,引领着中华民族,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想。”——《迫梦·中国》
钱晨袆
关键词:回声中华民族
“红马甲”在党旗下闪耀
2011年
在松江工业园区,活跃着这样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他们用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为生活困难群体献上爱心,用不求回报的服务,传递着互助真情,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把友爱给予需要心灵安慰的人们。在街道、在乡村、在园区经常可以看到这些身穿红色马甲的年轻身影,他们就是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小分队。
高伟忠钱晨袆
关键词:党旗党员志愿者休息时间台积电
市委头号调研课题系列报道之三 社区自治的“上海路径”——如何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
2014年
这两天,沪东社区朱家门小区4号门正在进行实事工程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但是和其他的居委干部一遇到工程改造就忙到“四脚朝天”不同,朱家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卫民显得气定神闲,从项目进入社区的前期宣传告知到施工中的紧急处理,每一个环节他都胸有成竹。
钱晨袆郑思思年四宝
关键词:社区自治居民区市委主人
“热板凳”上有“冷思考”——记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二审处党支部
2015年
上海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二审处党支部以创建“三型”党支部为目标,紧紧围绕司法体制改革和院“八项重点工作”激发活力,2014年,二审处党支部被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上海市市级机关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党员教育,提升服务改革的素质 党支部坚持组织全处党员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并及时将学习情况刊登到内网的支部生活园地上;积极组织党员干警撰写党建论文、工作体会、先进事迹,其中张新娜同志撰写的《从“雁行模式”到“雁群模式”——创建“三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机关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青年党员王英杰同志撰写的《以检察队伍人员结构为视角,构建面向对象化的党建模式》获2012年度市检察机关党建论文优秀奖。
郭振华钱晨袆
关键词:党支部检察院冷思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市级机关系统
以“三员”标准服务三农改革——记上海市委农办研究室党支部
2015年
上海市委农办研究室主要负责“三农”政策调查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他们研究起草有关农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等工作。近年来,研究室党支部紧紧围绕“聚焦改革带队伍,带好队伍促三农”的党建思路,努力以“三员”标准服务三农改革。
郭振华钱晨袆
关键词:服务三农党支部市委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老先进”的看家本领
2018年
如何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办税按下“快捷键”,是虹口区税务部门大调研中收集最多的纳税人呼声之一,也是税务部门“机构改革,服务先行”的重要突破口。
钱晨袆
关键词:税务部门快捷键纳税人
张江有群办报人——《张江科技文化》创刊10年纪事
2013年
每天清晨7点不到,洪金龙骑着自行车从家中来到窄窄的江东路,《张江科技文化》编辑部就设在老街畔的张江文广中心里。作为年届73岁的编辑,这条路他已走了整整10年。从2002年“张江科技文化》作为镇里科技文化条线的张报纸,到200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全面改版,成为镇级的宣传抓手,洪金龙都亲身经历,被编辑部同事称为“老前辈”。回顾办报的10年之路,“老前辈”以及其他辛勤耕耘的办报人深感自豪。
钱晨袆江闻
关键词:科技文化办报人纪事创刊编辑部亲身经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