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连弘

作品数:167 被引量:371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4篇细胞
  • 44篇干细胞
  • 24篇胚胎
  • 21篇免疫
  • 17篇分化
  • 16篇超微
  • 16篇超微结构
  • 13篇缺血
  • 12篇神经干
  • 12篇神经干细胞
  • 12篇脑缺血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11篇人胚
  • 11篇胚胎干细胞
  • 11篇骨髓间充质
  • 11篇骨髓间充质干...
  • 9篇人胚胎
  • 9篇实验性自身免...
  • 8篇发育

机构

  • 14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7篇黑龙江省卫生...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第二四...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哈尔滨市第一...
  • 2篇长春市心理医...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63篇金连弘
  • 39篇李呼伦
  • 27篇雷蕾
  • 24篇刘慧雯
  • 18篇申景岭
  • 18篇孙博
  • 16篇张宝东
  • 14篇李国忠
  • 12篇王广友
  • 12篇单智焱
  • 11篇王菁华
  • 11篇吴树亮
  • 10篇李冬梅
  • 10篇闫彬彬
  • 9篇张喜梅
  • 8篇曹博
  • 8篇于宏伟
  • 8篇李学均
  • 8篇李秋明
  • 8篇郭筠秋

传媒

  • 15篇解剖科学进展
  • 12篇解剖学报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0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国卫生经济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中国局解手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0
  • 14篇2009
  • 7篇2008
  • 17篇2007
  • 12篇2006
  • 20篇2005
  • 29篇2004
  • 5篇2003
  • 1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6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对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自噬是细胞中高度保守的物质降解过程,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器等经双层膜包裹运送至溶酶体,被溶酶体酶降解产生小分子物质,实现细胞内物质再循环的过程。自噬是小鼠着床前胚胎发育不可缺少的。同时,自噬在iPS细胞诱导和体细胞核移植等重编程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现综述自噬基本过程及相关的主要分子机制,并讨论了自噬对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的作用。
张娜沈星辉王振东张梓卉金连弘雷蕾
关键词:自噬胚胎发育IPS细胞核移植重编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肝细胞与肝纤维化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微环境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对肝纤维化细胞(CFSC)和肝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BMSCs和肝细胞,用PKH26荧光标记BMSCs,将标记后的BMSCs与肝细胞/CFSC进行接触和非接触共培养,用抗白蛋白抗体/抗α、平滑肌抗体对BMSCs进行检测;BMSCs条件培养液与CFSC共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计数CFSC的细胞数量变化。结果BMSCs与肝细胞共培养72h,白蛋白染色均出现阳性,且接触共培养的BMSCs白蛋白染色阳性率高于非接触共培养(P〈0.01)。肝细胞与BMSCs非接触共培养48h后,肝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BMSCs与CVSC共培养体系中BMSCs的形态无明显变化,且αSMA染色未出现阳性。BMSCs条件培养液能抑制CFSC的增殖,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肝细胞形成的局部微环境能诱导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BMSCs能够促进肝细胞生长并对CFS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史立军李双星孙博王菁华李呼伦金连弘
关键词:干细胞肝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衍生的神经元突起生长并引导其定向延伸
李秋明申景岭单智焱张喜梅雷蕾金连弘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形成的体外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向神经元分化的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提取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以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BMSC后,将BMSC与神经细胞共培养以及用双层培养皿联合培养8d后,用免疫荧光检测BMSC是否分化为神经元。结果:将BMSC与神经细胞共培养后,BMSC出现神经元的形态特点,且有(32.72±2.56)%的神经元表达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与BMSC自然分化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但用双层培养皿联合培养时,只有(4.87±0.79)%的BMSC表达NSE,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BMSC和神经细胞共培养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培养时,神经细胞形成的局部微环境可促进BMSC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且细胞间的紧密接触是诱导BMSC向神经元分化的重要条件。
闫彬彬王莉莉乔俊峰鹏海生曹京艳李呼伦金连弘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培养
白细胞介素-4基因-33和-589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3基因-1112和+2044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易感性关联分析的meta分析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对白细胞介素-4基因(IL-4)-33和-589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1112和+2044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COPD)、哮喘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评价。检索PubMe...
段炼王振东申景岭刘丽雷蕾金连弘
模拟微重力培养大鼠胰岛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模拟微重力培养对大鼠胰岛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新鲜分离和消化的大鼠胰岛分别进行普通培养和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胰岛的大体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并与新鲜分离的胰岛对照。结果培养 7d时透射电镜下观察微重力组的胰岛形态类似新鲜组的胰岛 ,胞浆内有发育良好的分泌颗粒和丰富的线粒体 ;扫描电镜显示只有微重力组胰岛与胰岛之间形成了许多小洞。结论模拟微重力培养时 ,胰岛的形态保持良好。
宋纯段秀庆孙野青李曦韩礼欧许评宋春芳金连弘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胰岛形态学细胞培养
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氨基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瘫大鼠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联合氨基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新生脑瘫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孕14~16天大鼠获得神经干细胞,经过培养并传代后备用。利用7日龄wistar大鼠制作脑瘫模型,给予CEPO腹腔注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分化、凋亡情况,免疫分子在移植前后的改变,大鼠神经系统功能检测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与单-神经干细胞移植、CEPO腹腔注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缺氧缺血脑损伤后,IFN-γ和IL-1β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MHC的含量增加,大鼠学习能力下降(P〈0.05)。联合应用CEPO和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使移植细胞存活率提高并向神经元分化,降低血中IFN-γ和IL-1β水平,调节MHC抗原的表达,进而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结论应用CEPO可促进移植细胞存活,调节免疫分子的分泌,改善细胞存活的环境,对移植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付中秋姚笠申景岭李秋明庄德丽金连弘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瘫新生大鼠
论卫生行业依法治理
2003年
金连弘
关键词:卫生行业依法治理农村卫生工作食品卫生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推动全省卫生工作登上新台阶
2004年
金连弘
关键词:卫生工作卫生事业公共卫生卫生服务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2002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老年人痴呆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β-AP)在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为了减少和预防β-AP在AD脑中的沉积,人们提出了六种治疗原则,第一,寻找抑制或部分抑制β-AP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第二,防止Aβ的低聚合作用或加强β在脑中的清除;第三,抗炎性反应;第四,调节胆固醇的动态平衡;第五,金属的螯合作用;第六,防止由于β-AP的积聚引起突触毒性反应和神经变性。
吴树亮金连弘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蛋白酶抑制剂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