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木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PD-L1在干扰素治疗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前后及不同应答组间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明确其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15例慢性乙肝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48周,根据抗病毒疗效分为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及无应答组,检测治疗前后及不同应答组间ALT、HBV DNA、HBV标志物及肝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检测肝组织PD-L1的表达。结果在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48周后,完全应答组ALT均降至正常,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eAg出现血清学转换,肝脏炎症程度有所好转,肝脏PD-L1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部分应答组ALT降至正常,HBV DNA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仍未低于检测下限,HBeAg未发生血清学转换,肝脏炎症程度有所好转,肝脏PD-L1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无应答组ALT、HBV DNA、肝脏炎症程度及肝组织PD-L1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HBeAg均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可通过下调肝组织PD-L1表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性反应程度。
- 徐成润伍伟平苏亚勇卢燕辉郭永木郑瑞丹
- 关键词:PD-L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病毒学应答
- 1,1,2,2-四氯乙烷中毒性肝损害的病理学特点
- 目的:探讨四氯乙烷中毒性肝损害的病理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四氯乙烷中毒性肝损害的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研究。
结果:16例患者出现肝细胞肿胀、肝窦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中央...
- 伍伟平徐成润张惠勇郭永木沈镇文郑瑞丹
- 关键词:中毒性肝损害病理学特征
- 文献传递
- 甲型副伤寒2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郑瑞丹郭永木谢建清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
- 成人Still病合并肝功能衰竭前期误诊1例
- 2023年
- 患者,女性,19岁,因“发热、腹胀、尿黄6 d”于2022年4月4日入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感染科。患者6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 ℃,上腹部闷胀,尿色深黄如浓茶样,无寒战,无咽痛,无咳嗽、咳痰,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期间曾出现皮疹,可自行消退(具体不详)。当地诊所予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物3d, 效果差,遂收入院。查体:体型偏胖,急性病容,全身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咽部无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
- 王丽惠刘双平郭永木陈小兰徐成润
- 关键词:STILL病肝功能衰竭皮疹
- 1,1,2,2-四氯乙烷中毒性肝损害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伍伟平徐成润张惠勇郭永木沈镇文陈碧芬郑瑞丹
- 关键词:中毒性肝损害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和预后评分模型的构建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分预测模型。方法2016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6例HBV-ACLF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将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后评分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采用ROC检验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在90 d,本组HBV-ACLF患者死亡49例(38.9%);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存在并发症是影响HBV-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评分预测模型表达公式为P=1/[1+e(1.441×(TBIL)+1.385×(RDW)+0.983×(INR)+1.639×并发症-4.449)],经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与观察值拟合度较好(χ^(2)=9.055,P=0.338),预后评分预测模型预测死亡的AUC为0.822,95%CI为0.749~0.894,预测效能较好。结论建立HBV-ACLF患者死亡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及早作出正确的处置。
- 苏亚勇徐成润郭永木张惠勇刘双平陈小兰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预后评分模型
- 一起四氯乙烷中毒性肝损害事件的调查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一起群体性肝损害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中毒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分析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和技术。结果18名肝损害患者证实为四氯乙烷中毒所致,经综合治疗后,其中17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治疗无效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及卫生职能部门鉴定,确诊为一起由四氯乙烷引起的群体中毒性肝损害事件。结论四氯乙烷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机体肝损害,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自我防护。
- 伍伟平徐成润张惠勇郭永木沈镇文郑瑞丹
- 关键词:肝损害流行病学
- lncRNA ZNF385D-AS2、miR-155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锌指结构蛋白385D-AS2(ZNF385D-AS2)、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156例进行研究,通过手术取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并检测lncRNA ZNF385D-AS2、miR-155表达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lncRNA ZNF385D-AS2与miR-155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记录患者术后24个月的生存情况,根据lncRNA ZNF385D-AS2、miR-155表达情况分成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lncRNA ZNF385D-AS2、miR-155表达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ZNF385D-AS2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1),miR-15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ZNF385D-AS2与miR-155表达呈负相关(r=-0.711,P<0.001)。lncRNA ZNF385D-AS2低表达组静脉浸润、多发性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占比高于lncRNA ZNF385D-AS2高表达组(P<0.05),而miR-155高表达组静脉浸润、多发性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占比高于miR-155低表达组(P<0.05)。lncRNA ZNF385D-AS2高表达组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00%、92.50%,高于lncRNA ZNF385D-AS2低表达组的71.05%、76.32%(P<0.05);miR-155高表达组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56%、77.01%,低于miR-155低表达组的89.86%、94.20%(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ZNF385D-AS2表达下降,而miR-155表达增高,二者异常表达可降低患者无瘤生存率与累积生存率,有望成为预后的预测指标。
- 苏亚勇林琳陈小兰张惠勇郭永木
- 关键词:肝细胞癌MIR-155病理特征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