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强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1篇中子
  • 1篇中子产额
  • 1篇中子发生器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离子束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 1篇光谱
  • 1篇核废料
  • 1篇核废料处理
  • 1篇核素
  • 1篇放射性
  • 1篇放射性核素
  • 1篇XAFS
  • 1篇X射线吸收精...
  • 1篇产额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3篇郭志强
  • 2篇杨世通
  • 2篇王祥科
  • 2篇陈长伦
  • 2篇盛国栋
  • 2篇谭小丽
  • 2篇徐进章
  • 1篇陈磊
  • 1篇李家星
  • 1篇姚泽恩
  • 1篇邵大冬
  • 1篇谈效华
  • 1篇孙玉兵
  • 1篇向伟
  • 1篇程亮
  • 1篇陈熙萌
  • 1篇戴晶怡
  • 1篇王博宇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作用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ZF-300keV中子发生器,采用伴随粒子法研究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中子产额随束流轰击时间的变化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束流对靶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离子束的轰击和注入,中子产额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大,中子产额达到最大值后又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束流轰击前后靶表面无熔坑出现,随D+离子束流的增大,靶表面的条纹状痕迹逐渐消失;D+离子束的轰击未改变自成型钛靶的物相结构。基于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作用机制。
王博宇向伟戴晶怡谈效华程亮陈磊徐进章陈熙萌姚泽恩郭志强
关键词:中子发生器中子产额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核废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核废料的妥善处理和安全处置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寻求环境友好的污染物高效修复材料逐步成为各国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环境分子科学的迅速发展,被誉为"21世纪最有应用价值材料"的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可促进多种界面反应,如对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核素的界面吸附及增强氧化-还原反应等,有望在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核素等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碳纳米材料与碳纳米材料复合物以及其他纳米材料在核废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盛国栋杨世通郭志强孙玉兵谭小丽陈长伦邵大冬王祥科
关键词:纳米材料核废料处理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技术在放射性核素界面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XAFS)技术是同步辐射应用的一个最重要方向之一,XAFS技术可以原位探测中心原子的2—3个邻近配位壳层,获得中心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微观化学结构信息,已成为微观领域最重要的结构分析工具。在环境科学领域,XAFS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污染物尤其是金属离子在天然颗粒物、土壤、沉积物、植物组织以及生物体等环境界面反应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制,揭示金属离子在环境界面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价态变化规律、电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化学形态变化规律等重要科学问题,丰富我们对元素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的认识。本文简要介绍了XAFS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应用XAFS技术探讨矿物、腐殖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等对放射性核素界面反应机理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XAFS技术在多相体系对放射性核素的界面反应、生物体对放射性核素的耐毒机理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放射性核素环境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提供技术帮助和支持。
盛国栋郭志强杨世通谭小丽陈长伦李家星徐进章王祥科
关键词:光谱放射性核素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