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亮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珠江口
  • 2篇污染
  • 2篇沉积物
  • 1篇植被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剩余污泥
  • 1篇水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研究
  • 1篇碳化
  • 1篇热裂解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围隔
  • 1篇污泥
  • 1篇污染评价
  • 1篇裂解
  • 1篇磷含量

机构

  • 4篇广州中国科学...
  • 2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广东环境保护...

作者

  • 4篇郭亮
  • 2篇田学达
  • 1篇晁元卿
  • 1篇柯志新
  • 1篇费颖恒
  • 1篇赵丹
  • 1篇谢平
  • 1篇吴世凯
  • 1篇陈芳
  • 1篇张琳
  • 1篇黄晔德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伶仃洋沉积物孔隙水中氮和磷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2014年
目的初步了解伶仃洋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氮、磷不同形态的含量和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状况。方法于2012年8月对伶仃洋虎门、蕉门河口进行柱状沉积物采样,测定样品中孔隙水的氮、磷含量。结果蕉门点位和虎门点位沉积物孔隙水中总氮的垂直分布呈现出相近的趋势,均值分别为6.60、11.15 mg/L;而总磷含量分别为2.30、7.69 mg/L,且含量均随深度无明显变化规律。蕉门和虎门点位的NO2--N的含量分别为0.49、0.50 mg/L,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波动性升高;虎门NO3--N含量低于蕉门,两点位随深度无明显变化趋势。蕉门NH4+-N含量比虎门低44%,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波动性升高。蕉门点位沉积物孔隙水中PO43--P与NO3--N、TN与NH4+-N均呈正相关(P<0.05,P<0.01);而虎门点位沉积物孔隙水中各指标间均无相关关系。结论本次调查的伶仃洋河口孔隙水氮、磷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且呈富营养状态。
陈步丹黄晔德田学达郭亮
关键词:沉积物孔隙水植被
广州南沙滨海泳场Ⅱ期开发供水源水质研究
2014年
为探索南沙滨海泳场II期开发的可行性,对待建泳场周边人工湖、虎门—凫洲水道进行了原位围隔和围隔人工添加外源氮干预的对比试验研究,测定了各水体的8个理化指标和3个生物指标,并对为期6个月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按单因子评价法对水体作出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湖水为IV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未达标;湖围隔水除COD超标11%外,其他指标均达标;湖围隔加氮水总氮超标率为181%,COD超标率29.5%。水道水为劣V类,总氮浓度均值为2.48 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时间变化呈增长趋势,并且以硅藻门藻属居多;水道围隔及围隔加氮水在7、9月以蓝藻为优势类群。与水道水相比,人工湖水更适宜用作泳场的供水源。
陈步丹陈芳郭亮田学达吴世凯谢平
关键词:围隔珠江口水道
水热碳化与干法碳化对剩余污泥的处理比较被引量:18
2015年
污泥碳化为当前剩余污泥的妥善处置提供了新方法,由此转化产生的污泥炭可作为土壤修复和改良剂进行资源化利用。为探讨不同的碳化方法对污泥炭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了干法碳化和湿法碳化(水热碳化)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碳化处理后C、O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下降,N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有所增加。与干法碳化相比,水热碳化保留了较多的有机碳。干法碳化后的污泥炭较原污泥呈现弱碱化,而水热碳化则显示酸化趋势。此外,与干法碳化相比,水热碳化在富集有效营养元素(磷、氮)和固定重金属浸出风险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些结果预示着水热碳化法在污泥资源化处理方面的巨大潜能。
赵丹张琳郭亮晁元卿费颖恒
关键词:污泥热裂解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5
2017年
研究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为珠江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1月和4月对珠江口水域18个采样站位进行了2次取样调查,测定了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r、Cd、Cu、Pb、Zn、Ni)含量,采用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Cr、Cd、Cu、Pb、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4.70、0.80、58.73、80.01、191.57 mg/kg,均高于国家标准(GB 18668-2002)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但未超过第二类标准值;Ni的平均含量为51.89 mg/kg。6种重金属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西部站位的含量高于东部站位。评价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区域的沉积物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Cd是目前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污染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物。
刘解答郭亮柯志新
关键词: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