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亮

作品数:2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膀胱
  • 6篇细胞
  • 5篇预后
  • 5篇手术
  • 5篇输尿管
  • 5篇尿管
  • 5篇细胞癌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膀胱癌
  • 4篇肿瘤
  • 4篇泌尿
  • 4篇结石
  • 3篇蛋白
  • 3篇肾癌
  • 3篇碎石
  • 3篇藜芦
  • 3篇泌尿系
  • 3篇浸润性
  • 3篇浸润性膀胱癌

机构

  • 24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25篇郭亮
  • 15篇单中杰
  • 12篇张楠
  • 6篇韩前河
  • 5篇曲晓伟
  • 5篇葛雷
  • 5篇马杰锋
  • 5篇管庆军
  • 3篇翟晓磊
  • 3篇郝朝辉
  • 3篇孔素芳
  • 2篇陈昆
  • 2篇张新恒
  • 2篇胡建庭
  • 2篇李利杰
  • 1篇宋东奎
  • 1篇赵阳
  • 1篇魏金星
  • 1篇李香瑞
  • 1篇张新恒

传媒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总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优于输尿管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管庆军单中杰马杰锋郭亮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
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患者尿流改道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13例),回场代膀胱术组(15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32例)。观察各组手术用时、出血量、住院时间、近远期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手术用时最短、出血量最少,术后恢复更快(P<0.05);各组术后1年生存率、近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3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维度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并发症少,接近正常生理排尿,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较为简单,但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及肾功能损伤,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也低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因此,若患者病情等各方面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尿流改道方式可首选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马曜辉郭亮张楠
关键词:膀胱癌尿流改道
下调uPAR表达抑制高侵袭性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的迁移与侵袭
2019年
目的探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的表达对高侵袭性人膀胱癌细胞系T24体外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哺乳动物靶向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 TORC2)可能的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u PAR、Rictor、PTEN基因的siRNA和阴性对照NC siRNA。将对数增殖期T24细胞随机分为5组,并设为实验组siu PAR、siRictor、siRictor+siu PAR、siu PAR+si PTEN和对照组NC。用瞬时转染法将以上siRNA及相应组合分别转入5组T24细胞;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u PAR siRNA对T24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 T24细胞中u P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 05)。沉默u PAR能够显著下调T24细胞中磷酸化Akt Serine-473(P-Akt S473)的表达量(P<0. 05),并抑制T24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 05)。敲除PTEN基因的T24细胞中,沉默u PAR基因促进Akt S473磷酸化(P<0. 05)。结论沉默u PAR能够抑制T24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在T24细胞中u PAR可能是m TORC2的上游调控因子。
韩俊岭陈昆郭亮马曜辉韩前河单中杰宋东奎
关键词:迁移PAR
改良POSSUM评分在泌尿系统肿瘤老年患者手术预后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在泌尿外科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手术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统肿瘤老年患者72例。根据改良POSSUM评分将患者分为高POSSUM组与低POSSUM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术后免疫及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人血白蛋白(ALB)及淋巴细胞计数、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周生活质量(QOL)评分及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高POSSUM组患者的Hb、ALB、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低POSSUM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均显著高于低POSSUM组;术后1周的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低POSSUM组,QOL评分显著低于低POSSUM组(P<0.05)。结论改良POSSUM评分可用于泌尿系统老年肿瘤患者的手术预后评估。
赵丹郭亮邓云群杨明莉李利杰
关键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老年预后
六针缝合法在腹腔镜下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六针缝合法腹腔镜下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9月16例腹腔镜下6(4+2)针缝合法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手术视频、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输尿管反流、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6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60~12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平均32 ml。术后引流量60~400 ml,平均106 ml。引流管拔除时间3~6 d,平均4.2 d。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5 d。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病例,1例有轻度反流,随访18个月未见加重。结论六针缝合法腹腔镜下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安全、有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没有增加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可能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张楠陈昆郭亮马曜辉葛雷郝朝辉韩前河胡建庭单中杰
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再植腹腔镜
改良腹腔镜肾盂成型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中的疗效
2021年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诊的50例UPJ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25例。传统组行开放肾盂成形术,改良组行改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分别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止痛药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并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改良组止痛药用量显著少于传统组,术后1 d及术后3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UPJO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止痛药物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
李香瑞郭亮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安全性
围手术期白介素17水平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预后中的意义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L-17)水平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UCCB)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经TURBT手术治疗的UCCB病例94例,检测其外周血IL-17水平。分析血清IL-17水平与UCCB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血清中IL-17水平与UCCB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IL-17水平与UCCB患者G分级有一定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IL-17水平组PFS、OS明显低于低IL-17水平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IL-17是UCCB患者PFS及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7是影响UCC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潜在的预后评估指标。
张海波单中杰韩前河翟晓磊郭亮马曜辉
关键词:白介素17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预后
白藜芦醇对人肾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肾癌细胞786-0(以下简称肾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2.5、25、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Res)作用于肾癌细胞24 h;并设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细胞周期。结果各浓度Res对肾癌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G1期及G2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比例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Res 12.5μmol/L与25、50及100μmol/L比较,P均<0.05;但25μmol/L与50、100μmol/L比较,P>0.05。12.5μmol/L的Res抑制作用明显,当浓度达到25μmol/L时,抑制作用达最强;而继续升高浓度不能提高抑制作用。结论 Res对人肾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郭亮张新恒张楠单中杰
关键词:肾细胞癌白藜芦醇细胞周期细胞增殖
白藜芦醇对人肾癌786-0细胞周期、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DCD5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肾癌786-0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DCD5 mRNA、蛋白表达及其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   方法:人肾癌786-0细胞,经复苏孵育,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传代分为不同的实验组,分别用12.5μmol...
郭亮
关键词:肾癌786-0细胞蛋白表达白藜芦醇
文献传递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在中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的比值(CAR)在中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TURBT治疗的NMIBC患者92例;统计患者术前CRP及Alb水平并计算CAR,根据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CAR组及低CA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恢复指标,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CAR患者和低CAR患者组间肿瘤数量、肿瘤大小、TNM分期、肾积水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AR组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高CAR组(P<0.05);随访截止时,低CAR组存活病例25(54.3%),25(54.3%)例患者复发,高CAR组存活病例20例(43.5%),32(65.2%)例复发,高CAR组的总生存期与低CA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0,P=0.097),但高CAR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低于低CAR组(χ^(2)=3.453,P=0.033)。高CAR是影响NMIBC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HR(95%CI)=1.653(0.712~3.688),P=0.012]。结论术前高CAR是NMIB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行TURBT的预后参考指标之一。
郭亮马曜辉管庆军马杰锋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蛋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