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开宏

作品数:192 被引量:523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40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00篇金属学及工艺
  • 8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74篇合金
  • 45篇复合材料
  • 45篇复合材
  • 29篇耐磨
  • 28篇力学性能
  • 28篇力学性
  • 26篇铸铁
  • 25篇显微组织
  • 25篇铝合金
  • 24篇镁合金
  • 19篇高铬
  • 17篇陶瓷颗粒
  • 17篇晶粒
  • 16篇耐磨性
  • 16篇铬铸铁
  • 16篇高铬铸铁
  • 14篇金属
  • 13篇陶瓷
  • 13篇锰钢
  • 12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35篇广州有色金属...
  • 55篇中南大学
  • 42篇广东省工业技...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暨南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佛山市三水凤...
  • 2篇佛山市南海三...
  • 2篇广东新亚光电...
  • 2篇中国南方航空...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洛阳工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沈阳铸造研究...
  • 1篇德兴铜矿

作者

  • 192篇郑开宏
  • 58篇戚文军
  • 56篇王顺成
  • 40篇王海艳
  • 35篇李林
  • 33篇王娟
  • 27篇农登
  • 25篇周楠
  • 24篇徐静
  • 23篇宋东福
  • 15篇苏志辉
  • 15篇高义民
  • 14篇蔡畅
  • 13篇陈亮
  • 12篇黄正华
  • 12篇赵散梅
  • 10篇魏德芳
  • 10篇赵四勇
  • 10篇甘春雷
  • 9篇陈和兴

传媒

  • 22篇铸造技术
  • 8篇热加工工艺
  • 7篇铸造
  • 6篇材料研究与应...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特种铸造及有...
  • 4篇矿山机械
  • 4篇稀有金属
  • 4篇2013广东...
  • 3篇轻合金加工技...
  • 3篇材料导报
  • 3篇广东有色金属...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材料工程
  • 2篇有色金属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南方金属
  • 2篇Trans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2篇2016
  • 28篇2015
  • 31篇2014
  • 37篇2013
  • 25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对ZK60合金铸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镁合金在汽车、通讯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其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仍有待于提高。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铸态ZK60-xLa(x=0~3)合金的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其硬度和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的增加,铸态组织逐渐细化,低熔点MgZn2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生成的高熔点τ1-Mg42Zn53La5新相逐渐增多,且第二相趋于连续网状分布于晶界处。硬度HV分别在低和高La含量时出现峰值。随着La含量的增加,室温抗拉强度σb和延伸率δ分别由ZK60合金的225 MPa和9%逐渐降至ZK60-3.04La合金的137 MPa和1.5%,拉伸断口由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复合方式向单一的脆性断裂转变。但La的添加能有效提高合金的高温拉伸力学性能:室温时,ZK60-1.03La合金的σb要低于ZK60合金约25 MPa;423 K时,ZK60-1.03La和ZK60合金的σb分别降至181和174 MPa,前者已高于后者7 MPa;448 K时,两合金分别进一步降至168和150 MPa,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至18MPa。这是由于ZK60-1.03La合金组织中只存在高热稳定性的τ1-Mg42Zn53La5相,可有效地钉扎晶界和阻碍高温晶界滑移。
黄正华戚文军郑开宏张新明刘敏余志明
关键词:ZK60合金力学性能
热轧复合4343/3003/4343铝合金钎焊箔的组织与性能
热交换器用铝合金钎焊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钎焊性好、热导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化工、柴油机械等领域制造热交换器,如水箱散热器、蒸发器、空调冷凝器、暖风机、电器元件散热器等.热轧复合工艺是目前生产铝合金钎...
毛文龙王顺成郑开宏戚文军
等温淬火时间对贝氏体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将球墨铸铁铸件高温奥氏体化后于300℃等温淬火并保温不同时间,得到贝氏体球墨铸铁,研究了保温时间对贝氏体球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较短时,奥氏体不稳定,冷却至室温或者经过机加工后会部分转变为马氏体,硬度值较高,但强度及塑韧性较差。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会得到稳定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保温时间继续延长时,会导致高碳稳定的奥氏体析出碳化物,使贝氏体球铁的强度和塑韧性下降。
李继林李莉平高萌王孟君郑开宏王海艳
关键词:贝氏体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颗粒增强钢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铸渗法成功制备ZTA(ZrO2增韧A12O3)陶瓷颗粒增强合金钢基耐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陶瓷颗粒与自制粘结剂混合填充到具有一定型腔的模具中,加压凝固后获得多孔连通的陶瓷预制体;将预制体固定到铸型中,浇注合金钢,浇注温度1500~1560℃,金属液铸渗预制体获得局部复合的耐磨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铸渗效果良好,陶瓷颗粒与合金钢基体界面结合紧密,无缩孔、裂纹等缺陷;陶瓷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42%~56%;在三体磨料磨损条件下,ZTA/合金钢复合材料的抗三体磨料磨损性能是合金钢基体的4.37倍。
郑开宏赵散梅陈亮王娟
关键词:复合材料铸渗法ZTA
甲醛法化学镀铜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研究甲醛化学镀铜的电化学机理可以为开发化学镀铜工艺提供指导。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分析了温度、pH值和添加剂浓度对镀液体系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的影响。在优化化学镀铜工艺后进行石墨粉化学镀铜,并对石墨及镀铜石墨的物相、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高温度能同时增大镀液体系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的反应速率;p H值增大加快了阳极氧化的反应速率,抑制了Cu(Ⅰ)的歧化反应,促进了阴极铜离子还原;添加剂对阴、阳极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配位Cu(Ⅰ),抑制歧化反应;较优的化学镀铜工艺参数(10 mg/L2,2’-联吡啶,5 mg/L亚铁氰化钾,镀液温度为50℃和p H=13)下进行化学镀铜得到的镀铜层与石墨结合紧密,包覆完整。
秦笑王娟林高用郑开宏郑开宏
关键词:化学镀铜甲醛线性扫描伏安法阳极氧化阴极还原
广东省铝工业技术路线图制定
林义民梁振锋陈兴龙郑飞燕张小琴农登李林岳伟王海艳戚文军唐维学游玉萍张鸣郑开宏周志平王顺成黄葡英
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一种集成的、创新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具,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科学方法论。广东省铝工业技术路线图是国内铝产业的第一次尝试,按照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原理...
关键词:
关键词:产业技术路线图
一种含钒碳化物奥铁体球墨铸铁及制备方法
一种含钒碳化物奥铁体球墨铸铁,其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3.20~3.70;Si:2.50~3.30;Mn:0.4~0.8;P≤0.040;S≤0.007;Ce:0.01~0.04;Mg:0.01~0.04;Cr:0....
李继林郑开宏刘巧燕朱耀甘春雷王顺成农登张放王海艳
文献传递
具有蜂窝型陶瓷芯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研制了蜂窝型结构的陶瓷芯板并采用普通铸渗工艺制备了具有蜂窝型陶瓷芯板复合层的高铬铸铁基复合材料。利用SEM对陶瓷芯板的表面形貌及成形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了陶瓷芯板抗高温热冲击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物相组成。蜂窝型陶瓷芯板在高温铁液的冲刷下完整保持了原有形貌,且基体与增强颗粒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
陈亮郑开宏高义民史芳杰李林王娟
关键词:复合材料
具有钉扎效应的CTC_P/Cr26复合材料制备及界面结构被引量:3
2014年
以铸造碳化钨颗粒(Cast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CTCP)与还原铁粉为原料,采用松装烧结工艺制备具有蜂巢状结构的多孔陶瓷预制体;通过铸渗法制备了CTCP/Cr26铁基表层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高温烧结过程中还原铁粉中的Fe与CTCP中的W2C发生反应,在CTCP表面形成了烧结壳层,壳层内侧的物相组成为WC+Fe3W3C,壳层外侧的物相是Fe3W3C;壳层相互连接使预制体具有较高强度,铸渗过程中高强度的预制体能够抵抗高温液态金属的热冲击,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中预制体的蜂巢状结构;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TCp与金属基体的界面形成明显的过渡层,过渡层的物相组成为WC+Fe3W3C,过渡层的形成是烧结壳层在高温金属液中发生溶解与析出的结果。
郑开宏高义民李烨飞汤姝莉史芳杰孙良
关键词:复合材料预制体
一种化学镀覆NiMo改性的TiB<Sub>2</Sub>-TiC颗粒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镀覆NiMo改性的TiB2‑TiC颗粒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对复合陶瓷颗粒的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化学镀覆方法得到镀镍钼镀层的TiB<Sub>2</Sub>‑TiC复相陶瓷颗粒;然后与镍钼粉...
高义民李月辉李博郑开宏李烨飞李聪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