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金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湿疣
  • 5篇尖锐湿疣
  • 4篇荨麻
  • 4篇荨麻疹
  • 4篇疗效
  • 4篇尖锐湿疣组织
  • 3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质激素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荨麻疹
  • 2篇内皮

机构

  • 16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汕头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邹金波
  • 12篇路涛
  • 11篇王俐
  • 5篇杜晓琳
  • 5篇章淑平
  • 4篇黄雄
  • 3篇徐晓蓉
  • 2篇江耀睦
  • 2篇陈晶
  • 1篇王春扬
  • 1篇黄向莹
  • 1篇刘坚鹏
  • 1篇曾抗
  • 1篇骆建民
  • 1篇李佳玟
  • 1篇焦晓阳
  • 1篇徐晓容

传媒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06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CBMdisc(1978-2013年)、CNKI(1979-2013年)、VIP(1989-2013年)、万方(1998-2013年)以及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Review Handbook 5.0进行质量评估。结果纳入24篇RCT,共2 50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两组治愈率在1,2,3,4,6周时测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P<0.000 1,P=0.03,P<0.000 01,P=0.000 3)。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率3.8%,对照组为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可以改善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较低。
路涛曾抗邹金波杜晓琳徐晓容王俐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复方甘草酸苷西替利嗪循证医学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鸡眼膏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咪喹莫特乳膏联合鸡眼膏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咪喹莫特乳膏联合鸡眼膏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冷冻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7.1%,对照组治愈率51.4%,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5.7%,对照组复发率1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喹莫特乳膏联合鸡眼膏治疗多发性跖疣,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复发率低,是治疗跖疣较有效方法。
路涛江耀睦杜晓琳邹金波王俐
关键词:多发性跖疣咪喹莫特鸡眼膏
血管瘤患者尿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瘤患者尿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因子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酶标技术分别检21例增生期血管瘤,12例消退期血管瘤及8例对照组婴儿尿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 21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尿液中VEGF平均含量(553.17±79.80)ng/mL,12例消退期血管瘤为(294.00±65.70)ng/mL,两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8例对照组为(229.90±55.72)ng/mL,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消退期血管瘤与对照组尿液中VEGF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可以简便、无创的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患儿尿液中的VEGF浓度;VEGF浓度的测定可以为血管瘤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江耀睦路涛王俐邹金波杜晓琳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畸形
尖锐湿疣的局部细胞免疫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邹金波王俐
关键词:尖锐湿疣局部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CA
微针射频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微针射频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和汕头潮南民生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393例(男192例,女201例;年龄15~38岁),分为微针射频组201例,火针组192例;均每2周1次,共3次;第8周评估两组疗效。结果实际完成试验患者378例,微针射频组196例,火针组182例。第8周评估结果显示,微针射频组有效率81.12%,火针组有效率70.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微针射频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优于火针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恢复期短,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郭杨敏路涛陈燕霞邹金波章淑平黄启洲赖爱民郑俊彬
关键词:寻常痤疮疗效比较研究火针疗法
趋化因子CCL11、D-二聚体水平在荨麻疹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1、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并挑选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荨麻疹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CL11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与荨麻疹症状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的相关性。结果 CCL11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是20.12(15.40-23.76)、23.85(11.70-28.25)、18.84(13.10-39.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D-二聚体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为935.00(580.00-3 360.00)、2 225.00(850.00-65510.00)、3 865.00(1 235.00-7 820.00),重度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血清CCL11水平与D-二聚体未见显著相关(r=-0.078,P=0.594)。结论趋化因子CCL11、D-二聚体水平在急、慢性荨麻疹均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且D-二聚体升高提示疾病活动,可作为病情的监测指标。
路涛司梦雅邹金波章淑平陈晶焦晓阳
关键词:荨麻疹D-二聚体
短期外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长期外用高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比较.方法 纳入83例BP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43例)和中度(40例),再将2种不同程度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优化组.对照组:(40例)GC起始剂量为40 g/d,为期12个月;优化组(43例):GC起始剂量为10~ 30 g/d,为期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病情控制时间,治疗期间GC累计用量,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轻、中度优化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0/22)、90.0%(18/20),与轻、中度对照组的90.0%(18/20)、94.1%(17/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病情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当,轻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9.0±2.5)、(9.6±3.4)d;中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11.9±4.5)、(12.4±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优化组复发率为35.0%(7/20),高于中度对照组的16.7% (3/18) (P <0.05).治疗期间轻度及中度优化组GC用量均低于轻度及中度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5/22)、25.0%(5/20)低于对照组的35.0%(7/20)、44.4% (8/18) (P <0.05).结论 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GC治疗BP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强.
路涛王俐邹金波陈晶黄雄徐晓蓉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糖皮质激素疗效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9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路涛邹金波王俐徐晓蓉黄雄
关键词: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发病率皮肤科
慢性荨麻疹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系统综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CU)的中医证型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将1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风热蕴肤型、风寒外束型、胃肠湿热型、脾虚湿盛型、血虚风恋型、血络瘀阻型,同时观察各型HP感染的情况。[结果]慢性荨麻疹的六个中医证型,发生率依次为血虚风恋、脾虚湿盛、风热蕴肤、胃肠湿热、风寒外束、血络瘀阻;6个证型的HP感染率具有明显差异;胃肠湿热的HP感染率高于脾虚湿盛。[结论]CU病机特点主要以血虚、脾虚为本,风、湿、热邪为标;HP感染与CU中医证候分型有一定关系。
路涛王春扬刘坚鹏邹金波王俐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中医分型HP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马拉色菌毛囊炎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2008年4月~2009年10月系统使用GC后诊断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例,记录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分别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肾病综合征等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治疗;使用GC后平均2.8月后发病,中度到重度病例占总病例人数70.6%。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结论:系统使用GC可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各种类型GC均可导致此病。GC导致的马拉色菌毛囊炎多为中重度,治疗GC导致的马拉色菌毛囊炎费时平均7.8周。
路涛王俐邹金波徐晓蓉黄雄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糖皮质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