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爱国

作品数:43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9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就业
  • 9篇诚信
  • 6篇文化
  • 5篇道德
  • 5篇再就业
  • 5篇离职
  • 5篇离职率
  • 4篇再就业培训
  • 4篇扎根
  • 4篇扎根理论
  • 4篇失地
  • 4篇失地农民
  • 4篇农民
  • 4篇企业
  • 4篇中庸
  • 4篇中庸之道
  • 4篇就业培训
  • 4篇就业稳定
  • 4篇超市
  • 3篇道德文化

机构

  • 14篇苏州科技大学
  • 1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2篇苏州大学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财政税务...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中国民主促进...
  • 1篇苏州市人民政...

作者

  • 41篇邵爱国
  • 13篇朱永新
  • 7篇韦洪涛
  • 4篇叶海玲
  • 3篇李锐
  • 2篇黄海艳
  • 1篇张译云
  • 1篇李锐
  • 1篇郭海峰
  • 1篇杨翠蓉
  • 1篇沈淼
  • 1篇闫国君
  • 1篇于国庆
  • 1篇王丽芳
  • 1篇陆彬
  • 1篇陶新华
  • 1篇刘润刚
  • 1篇孙长安
  • 1篇张敏

传媒

  • 5篇商场现代化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中国人力资源...
  • 3篇中国就业
  • 3篇职业
  • 3篇苏州科技大学...
  • 2篇人民论坛(中...
  • 1篇大众标准化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中国教师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就业与保障
  • 1篇职业时空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工作价值感的就业稳定性预测模型建构——以苏州地区新生代青年工人为样本
2016年
编制《工作价值感量表》,并以苏州地区新生代青年工人为样本,积极探索工作价值感与就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建构基于工作价值感的就业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工作价值感的大小及特征,对员工就业稳定性的高低有着较为深刻及复杂的影响。实践中要提高就业稳定性,可着力于提高员工的工作价值感,只有令员工感觉到工作"很有价值"或"价值很高",才能做出稳定就业的行为决策。
邵爱国
关键词:就业稳定性离职率
银行呼叫服务员胜任力研究
2010年
呼叫服务员是银行业由产品营销时代向服务营销时代转变的产物,与技术含量低、专业性不强、仅仅是处理琐碎事务“打杂工”的传统接线员不同,呼叫服务员已成为连接企业与客户的“桥梁”和“纽带”。2006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呼叫服务员的国家职业标准,促进了呼叫服务行业的发展,但职业标准是针对所有行业制定的,缺乏针对性。
邵爱国闫国君
关键词:服务员银行业胜任力研究国家职业标准社会保障部门营销时代
基于扎根理论的长效再就业培训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以苏州市再就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及培训支持人员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11.0软件、利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再就业培训系统的要素、结构及长效特征,分析了当前苏州市再就业培训系统的主要优势与劣势。结果显示:(1)再就业培训系统由"动力""需求""供给""产出""信息"5大子系统构成;(2)在5大子系统中,存在着13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存在10条因果关系反馈回路;(3)系统的长效特征主要集中在"项目引力""培训力量""培训效果""就业服务""监督反馈"这5个要素上;(4)当前苏州市再就业培训系统的优势特征主要集中在"培训力量""项目引力""政策保障""经费补贴""培训效果"这5个要素上,而劣势特征主要集中在"项目引力""生源质量""宣传引导""培训力量"这4个要素上。基于上述结果,要建构长效再就业培训系统,根本在于不偏离系统目标,不断完善优化系统结构,积极构建有效的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
邵爱国韦洪涛杜丽君
关键词:再就业培训扎根理论系统思维系统动力学
影响非初次就业基层员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6年
为了探索影响非初次就业基层员工就业稳定性的因素,本研究建构了一个以就业稳定性为因变量的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可概括出如下5个结论:(1)80前的员工,相比90后更倾向就业稳定;(2)员工在前份工作中的平均月薪资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3)员工的期望年结余收入越高,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4)员工的最低月支出越大,其就业稳定性就越低;(5)员工在离职时,如果是因为"福利"、"薪资"或"工作地点"因素而离职,更有可能在下一份工作中出现"就业不稳定"。
邵爱国
关键词:就业稳定性离职率
企业成本,不是性别歧视的理由被引量:1
2008年
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区别、限制和排斥,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王丽芳邵爱国
关键词:性别歧视男女平等
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机制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率,开展了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研究,提出了有关"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机制"的实质理论,并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1)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包含有"特征感知"和"价值评价"这两个基本过程。(2)结合前景理论,可认为"特征感知"过程与"编辑"阶段相对应,主要涉及对"机构实力""师资力量""项目质量"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感知;而"价值评价"过程与"评价"阶段相对应,主要涉及对"就业素质提升""能力证书获取""就业目标实现"这三个选项结果的前景价值评价,以及对"总体前景价值"的评价。与前景理论结合起来,该实质理论有助于解释"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行为",促进对"再就业培训系统"运行机制及当前"招生效果"不佳现象的理解,拟定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率。
邵爱国李锐韦洪涛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扎根理论
新生代蓝领工人的价值观及其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笔者采用罗克奇价值观问卷对新生代蓝领工人的价值观及其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新生代蓝领工人而言,最重视的5项终极性价值观依次为"舒适的生活"、"家庭安全"、"幸福"、"自尊"和"真挚的友谊",而最重视的5项工具性价值观依次为"雄心勃勃"、"正直"、"负责"、"心胸开阔"和"智慧"。相对上一代蓝领工人,在终极性价值观上,新生代更重视对"振奋的生活"、"成熟的爱"、"自由"、"睿智"、"美丽的世界、"救世"、"成就感"等价值目标的追求,而在工具性价值观上,新生代更重视对"智慧"、"清洁"、"能干"、"富于想象"、"自我控制"、"独立"、"礼貌"、"符合逻辑"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在终极性价值观上,新生代蓝领工人对"舒适的生活"、"快乐"、"国家的安全"和"真挚的友谊"这4项价值观的重视度显著影响着职业稳定性,而在工具性价值观上,新生代蓝领工人对"勇敢"、"顺从"这2项价值观的重视度显著影响着职业稳定性。
邵爱国
关键词:价值观
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的认知原型研究——基于代表性启发式的情境实验
2019年
利用情境技术开展实验研究,以确定失地农民认知系统中是否存在影响自身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的原型。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认知系统中确实存在"再就业培训参与者"的原型,该原型有关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三个方面的刻板印象(典型特征)会影响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培训参与决策。因此,对于政府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部门及再就业培训机构而言,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代表性启发式的作用机制来提升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失地农民规避因使用代表性启发式的认知策略而出现的各种决策偏差。
邵爱国韦洪涛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
员工满意度动态管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传统的员工满意度管理模型注重各工作领域中员工的满意度结构,此种静态结构在HRD实务应用中有着种种局限。采用动态化的模型进行员工满意度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司财务成本与员工发展的利益冲突。本文以某人力资源派遣公司派遣员工为案例对象,介绍动态化的员工满意度管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李锐邵爱国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
如何更有效:当前再就业培训系统的探索与优化——以苏州为例的扎根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更有效地优化当前再就业培训系统,有必要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探索。本研究以苏州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搜集了再就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及培训支持人员对当前再就业培训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方面(瓶颈)的看法,并利用NVivo11.0软件,对这些质性资料进行了扎根理论分析,并取得如下结果 :(1)再就业培训系统是由"动力"、"需求"、"供给"、"产出"和"信息"这5个子系统构成;(2)在这5个子系统中,包含有12个子系统要素;(3)当前再就业培训系统的瓶颈主要集中在"需求"和"供给"这2个子系统上,特别是"需求"子系统中的"生源质量"和"宣传引导"要素,以及"供给"子系统中的"项目引力"要素。根据系统瓶颈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邵爱国朱永新刘润刚
关键词:再就业培训结构性失业扎根理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