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丽芳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3篇穴位
  • 3篇脑卒中
  • 2篇穴位按压
  • 2篇吞咽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按压
  • 1篇点穴
  • 1篇点穴法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电图
  • 1篇穴法
  • 1篇穴位治疗
  • 1篇抑郁
  • 1篇饮水试验
  • 1篇指端
  • 1篇中风

机构

  • 6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第二人...

作者

  • 6篇邱丽芳
  • 4篇陈岚榕
  • 3篇廖燕锬
  • 3篇刘凤彬
  • 3篇林茜
  • 2篇杨珊莉
  • 2篇蔡素芳
  • 1篇王林林
  • 1篇陈剑
  • 1篇温清秀
  • 1篇苏亮珍
  • 1篇吴加勇
  • 1篇李壮苗
  • 1篇王惠婷
  • 1篇关风光
  • 1篇陈美云
  • 1篇苏莹莹
  • 1篇刘芳
  • 1篇向秋阳
  • 1篇刘燕平

传媒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康复科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康复科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NDS)、吞咽障碍临床检查与记录表对109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康复科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达84.4%,以轻度(44.95%)、中度抑郁(30.28%)为主。神经功能缺损和吞咽障碍程度为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对抑郁的影响大于吞咽障碍(β=0.274>0.268)。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抑郁得分高于无吞咽障碍患者(P<0.05)。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各维度比较,中度抑郁患者意识、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得分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卒中后抑郁,早期对有神经功能缺损或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的筛查、预防及治疗。
王惠婷李壮苗刘芳邱丽芳关风光苏亮珍温清秀
关键词:抑郁神经功能吞咽困难
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吞咽障碍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吞咽电刺激仪刺激特定颈部穴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
邱丽芳陈岚榕林茜陈美云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穴位SWALLOWINGANGIOGRAPHY
指端点穴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指端点穴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用指端点穴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及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端点穴法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廖燕锬邱丽芳刘凤彬向秋阳刘燕平
关键词:上肢功能脑卒中
点按丘墟穴诱发脑卒中患者Bechterev屈曲反射的脑部激活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利用fMRI技术研究点按穴位法、常规方法诱发Bechterev屈曲反射法对脑功能重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和门诊符合纳入标准23例右脑脑卒中的患者,先后随机用点穴法及常规方法诱发左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为刺激模式,采用组块设计,使用f MRI检测,利用spm8和xjview软件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两种方法均以激活右侧大脑和左侧小脑为主;点穴方法对脑的激活主要有双侧小脑、双侧枕叶、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右中央旁小叶、右顶下小叶;常规方法对脑的激活主要有双侧小脑、双侧枕叶、双侧额叶,右中央旁小叶、右顶下小叶;点穴方法同常规方法比较,点穴方法激活脑区为左颞中回、右颞上回、右颞中回,常规方法未激活上述脑区,激活脑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10)。结论本研究两种手法均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脑部功能重组;点穴方法比常规手法更具有广泛激活效应,其更易激发Bechterev屈曲反射的机制可能是点穴手法促进颞叶功能区对运动功能的补偿。
廖燕锬刘凤彬林茜杨珊莉邱丽芳陈岚榕蔡素芳
关键词:穴位按压脑卒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经穴诱发中风患者下肢Bechterev反射的电生理学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技术研究点按穴位法、常规方法诱发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电生理学效应。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的患者,每个患者先后随机用点穴方法及常规方法诱发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同时使用表面肌电图检测,分析和探讨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结果点穴方法和常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电生理学效应比较: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积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胫前肌-腓肠肌协同收缩率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点穴手法比常规手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Bechterev屈曲反射的肌肉收缩效应;两种手法诱发Bechterev屈曲反射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的协同收缩影响无明显差别。
廖燕锬刘凤彬林茜杨珊莉邱丽芳陈岚榕蔡素芳
关键词:穴位按压表面肌电图
头穴留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头穴留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2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均有效;2组治疗后临床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留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较单纯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陈岚榕陈剑邱丽芳吴加勇王林林许文威苏莹莹
关键词:脑外伤认知功能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