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锐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史学
  • 4篇宋代
  • 3篇视域
  • 3篇春秋
  • 2篇史观
  • 2篇宋代史学
  • 2篇中西
  • 2篇近世
  • 2篇老子
  • 2篇比较视域
  • 2篇笔法
  • 2篇《春秋》笔法
  • 1篇形而上
  • 1篇玄妙
  • 1篇哲学
  • 1篇真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组织
  • 1篇中国民俗
  • 1篇中国民俗文化

机构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邓锐
  • 1篇袁林

传媒

  • 2篇史学理论研究
  • 2篇史学史研究
  • 2篇西部学刊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史哲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学术探索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普遍历史”到“特殊历史”--略论中西史学的形而上起源
中西史学起源不仅各有形而下的事实与材料路径,更有其形而上的理性与观念路径.中西史学起源,都以建立哲学上的“普遍历史”为前提,有一个从“普遍历史”到“特殊历史”的生成过程.以中国言之,《易经》发端,道家成立普遍历史,儒家发...
邓锐
关键词:中西史学
“无”与“无定”: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自然本原论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通过各自的自然本原论奠定了中西早期哲学的重要基础。二者在相似的世界秩序与自然本原追问中,推理出了“无”与“无定”的自然本原,反映出中西早期哲学逻辑路径的共性。二者的自然本原论,又表现出具体思维路径上的时间型与空间型区别,反映了中西早期文明形态的差异。共同的逻辑理路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老子与阿那克西曼德的自然本原论,在“自然”观念、价值论特征以及“无”与“无定”的本原地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差别,深刻影响了各自文明的思想走向。理性在人类早期各大文明中的普遍性与人类精神道路的多元化由此可见一斑。
邓锐
关键词:老子阿那克西曼德
早期国家与古代民主政治
2013年
一些学者仅认识到官僚类型和君主类型的早期国家,认为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是无国家社会而非早期国家。实际上,早期国家还有民主类型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即是典型。本文从最高权力的特殊性能、政府的新原则、新的非传统社会生活管理及权力的重新分配等四个方面分析雅典和罗马共和国作为早期民主国家的特点。
利奥尼德.艾维莫维奇.格里宁邓锐
试论古希腊“历史认识”的原初内在状态——一种中西比较视域的分析
2022年
当代中西语境中的“历史认识”一词,一般都指经过语言文字叙述的认识,这种用法并不符合“历史认识”一词作为头脑中的“内在状态”的字面含义。如果追溯历史根源,可以看到古希腊的“历史认识”经历了从前史学阶段到史学阶段的转变,前史学“历史认识”在探究自然与灵魂的历史时,首先作为内在状态存在,希罗多德所代表的“外在化状态”的形态是后起之物而非原初状态。
邓锐
关键词:历史认识古希腊
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宋代史学近世化:基于历史观与史学方法的考察被引量:2
2020年
对比西方来看中国历史与史学问题,是中国史学近代转型接受西方学术框架所带来的一种学术视域。如果将西方区域化,那么,可以看到,宋代和作为西方史学近代化起源的文艺复兴一样出现了历史观与史学方法的革新,是中国史学“近世化”的开端,也是接触西方之前原生性的带有近代化特征的史学前近代阶段。由此可见中西史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致性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内在动力。
邓锐
关键词:历史观史学方法
真理与美学的实验室——历史表现论视域中的影像史学的历史教育价值论与方法论被引量:2
2018年
海登·怀特的历史叙述主义和F. R.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论是当今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领域并列的两大范式。有趣的是,海登·怀特的另一大史学创见——影像史学并未在其自身学说中获得最充分的理论价值,反而在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论视域下成为绝佳史学叙述载体。在历史表现论视域下,影像史学在知识传播和美学表现两方面都具备一种特殊的"实验性",即基于不确定条件的探索性。因此可以成为历史教育完成知识传播与文化渗透双重目标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相应的,也应具有较专门的方法论。
邓锐
关键词:历史表现历史教育
《春秋》大义对宋代纪传史体的影响
2017年
《春秋》大义不仅是宋代经学的重要议题,也是宋代史家修史的思想指导。宋儒所言的"正名"、"尊王"、"攘夷"及"正统"等《春秋》大义在体例和体裁两方面对宋代纪传史体产生了重要影响。
邓锐袁林
关键词:体例体裁
宋代的《春秋》学与史学被引量:2
2012年
宋代《春秋》学与史学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一方面,宋代《春秋》学重视《春秋》的史学性质,不仅注意从史学的角度阐发《春秋》,也重视用史学方法来探讨《春秋》;另一方面,宋代史家普遍以《春秋》大义为思想指导,不同程度上效仿《春秋》义例作史,使得宋代史学的正名观、尊王观、夷夏观以及正统观等诸多历史观念都与《春秋》学关系密切,又在史体、求真理念及史学批评等史学思想方面体现出《春秋》学的重要影响。
邓锐
关键词:宋代《春秋》学解经方法历史观念史学思想
作为皇权思想的董仲舒历史哲学
2018年
董仲舒的《公羊》学产生了一套思辨历史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皇权思想,与现实政治密不可分。为研究作为皇权思想的董仲舒历史哲学,运用文献分析法,从4个方面分析其历史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认为,董仲舒的《公羊》学具有3个特点:提出天命—神意史观,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论解释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君权神授说论证皇权合法性;提出王朝的三统循环的历史规律,将君王上升到历史主体的地位,认为皇权永恒;提出历史变易理论,呼应政治变革。从董仲舒以"三统"说和"大一统"说相配合、相交织的历史哲学是在西汉皇权巩固与扩张的政治背景下形成的,对比同时代罗马帝国未能产生高度系统化历史哲学的情形,这一点更明显。董仲舒历史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现实政治的皇权思想,既论证了皇权统治合法性,又为当时皇权政治的发展与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邓锐
关键词:历史理论历史哲学罗马帝国
从“摒秦”论看董仲舒历史时间观的对立与统一被引量:2
2017年
董仲舒生活在皇权兴起的西汉,大体同时代的罗马三大史学家也生活在皇权兴起的历史环境中。四位思想家都注重通过分析历史时间来理解当下政治情形,并且都在各自的史学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东西方历史时间观的形成有奠基性作用。董仲舒的历史时间观与罗马截然不同,以当代史学理念观照,其思想可被看作一个史学特例。其特殊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关于秦朝的记述存在矛盾。董仲舒的历史时间分为两个系统,秦朝在两个系统中分别显现为"存在"与"不存在"的性质。这一矛盾源于其历史时间观中形而下的自然时间与形而上的意义化时间的对立,由此表现出一种历史时间观的分裂。这种对立与分裂是中国古代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自然理性相合的产物,在思想和逻辑层面实则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邓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