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少海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伦理
  • 2篇伦理决策
  • 2篇高职
  • 2篇公共决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维度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以人为本
  • 1篇院校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伦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维度
  • 1篇职教
  • 1篇人为本
  • 1篇生活伦理
  • 1篇生活美学
  • 1篇双重维度
  • 1篇自我

机构

  • 8篇广东机电职业...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邓少海
  • 1篇汤玉华
  • 1篇杨定明
  • 1篇谢臣英
  • 1篇乔西铭
  • 1篇赵勤
  • 1篇卢智勇

传媒

  • 2篇新余高专学报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启示被引量:2
2010年
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凸显的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而是全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具有巨大启示,如批判吸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借鉴国外渗透式和全方位德育模式的实践经验,建立开放性思想教育模式,突出德育生活化等等。
邓少海汤玉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试论公共决策目标的价值及其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论述了公共决策目标的价值及其意义,分析了选择公共决策目标价值的机制与方式,提出,在坚持公正原则及遵循关怀伦理的前提下,公共决策目标所应实现的真正价值是最大化的公共利益。本文并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公共决策主体必须进行伦理决策。
邓少海
关键词:公共决策伦理决策
设定公共决策目标的伦理原则与伦理模式被引量:3
2006年
当代西方对公共决策及其目标设定进行了制度伦理、伦理评价、伦理选择模式等探索。以此为启发,设定公共决策目标应坚持伦理关怀、兼顾效益与公正的伦理原则,其伦理模式应包括以下六大环节:设定决策目标的综合公共利益;对决策主体的伦理要求和制度约束;进行公共决策环境的伦理评估;发动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决策过程进行控制与矫正;注重公共决策目标的道德满足度。
邓少海
关键词:公共决策伦理原则
一切从“自我需要”出发——浅析《闲情偶寄》以人为本的生活美学思维被引量:4
2005年
李渔的《闲情偶寄》从现实生活出发,综合阐述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生活中不同层次的(生理、心理、文化和精神)审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独树一帜的生活美学观点。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这一以人为本的美学思想特征奠定了李渔在中国生活美学上的历史地位。
赵勤邓少海
关键词:自我需要以人为本生活美学
政府伦理的双重维度理解:政治维度与道德维度
2008年
政府伦理的研究更多地诉诸于政府公务人员个体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与职业道德精神的建立。这种定位忽略了政治维度中政体价值的政府伦理含义,也忽略了道德维度中公共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联与冲突,容易造成政府伦理的两难选择困境。因而,需要从多重维度来理解政府伦理。
邓少海
关键词:政府伦理政治维度伦理维度
试论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7
2008年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我国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要实现产学结合的良性发展,必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个好的运行机制。本文结合教改实践探讨了新世纪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
乔西铭谢臣英卢智勇邓少海杨定明
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结合
试论公共决策目标的伦理向度及其实现
2008年
公共决策目标要实现什么及如何实现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人们对此并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在结合公共决策目标所体现的利益和价值基础上,阐释了公共决策目标的伦理向度。基于此,本文认为,实现公共决策目标利益和价值的唯一途径是伦理决策。
邓少海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伦理决策
从伦理政治架构看公共生活伦理形态变迁被引量:1
2008年
从伦理政治架构这个视点可以看出,传统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生活伦理形态。传统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同一,国家伦理支配和覆盖社会伦理,公共生活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在信念伦理基础上。近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分化,国家伦理用宪法价值来建立,公共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建立在规则伦理基础上。当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形成双向互动结构,国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相关联方式变化,不是政治对伦理自上而下的道德控制模式,而是伦理对政治自下而上的道德渗透模式。公共生活伦理的良序实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需要重建公民精神和公共价值伦理的道德基础,而公共价值的确立需要以政府和个人共同承诺的公共责任为保障。
邓少海
关键词:公共生活伦理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