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高凌

作品数:437 被引量:51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04篇专利
  • 84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化学工程
  • 35篇理学
  • 17篇电子电信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电气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9篇纳米
  • 47篇溶胶
  • 43篇氧化钛
  • 43篇二氧化钛
  • 42篇溶剂
  • 41篇钛酸
  • 37篇溶剂热
  • 35篇SUB
  • 28篇浸渍提拉法
  • 27篇离子
  • 27篇掺杂
  • 25篇纳米晶
  • 23篇气相沉积
  • 22篇镀膜
  • 22篇溶胶凝胶
  • 22篇热反应
  • 22篇光电
  • 21篇硅酸
  • 21篇硅酸盐
  • 19篇钛酸铅

机构

  • 437篇浙江大学
  • 4篇景德镇陶瓷学...
  • 3篇杭州蓝星新材...
  • 2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京都大学
  • 1篇浙江警察学院
  • 1篇钢股份有限公...
  • 1篇景德镇陶瓷大...

作者

  • 437篇赵高凌
  • 430篇韩高荣
  • 219篇翁文剑
  • 218篇杜丕一
  • 212篇沈鸽
  • 174篇张溪文
  • 164篇徐刚
  • 120篇宋晨路
  • 96篇程逵
  • 88篇汪建勋
  • 23篇马宁
  • 23篇李红
  • 21篇任召辉
  • 19篇魏晓
  • 18篇宋斌
  • 18篇何凯
  • 14篇陈志君
  • 13篇张馨文
  • 10篇刘涌
  • 10篇张天播

传媒

  • 16篇功能材料
  • 15篇稀有金属材料...
  • 11篇硅酸盐学报
  • 7篇材料科学与工...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5篇第三届全国溶...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 4篇2007年全...
  • 4篇全国第三届溶...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3篇第二届海内外...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2014’中...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16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21篇2015
  • 22篇2014
  • 27篇2013
  • 31篇2012
  • 30篇2011
  • 26篇2010
  • 18篇2009
  • 38篇2008
  • 49篇2007
  • 28篇2006
  • 15篇2005
  • 32篇2004
4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0.84nm水合高岭石经两步液相置换法制备的丝氨酸/高岭石插层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0.84nm水合高岭石经两步液相置换法制备的丝氨酸/高岭石插层物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水合高岭石与乙二醇混合并搅拌反应得到乙二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再取乙二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与丝氨酸溶液混合反应得到丝...
杜丕一郑婉周璟马宁韩高荣翁文剑赵高凌沈鸽宋晨路程逵徐刚张溪文
文献传递
一种渗流型Ag-PbTiO<Sub>3</Sub>复合陶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渗流型Ag-PbTiO<Sub>3</Sub>复合陶瓷薄膜按体积百分比含有75%~99.5%的PbTiO<Sub>3</Sub>和0.5%~25%的Ag。采用将钛酸四丁酯配成Ti溶胶,将硝酸铅溶解到以乳酸、柠...
杜丕一唐立文翁文剑韩高荣赵高凌汪建勋宋晨路沈鸽徐刚张溪文
文献传递
羟基纤维素对二氧化钛薄膜亲水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用羟基纤维素(hydorxypro pylcellulose,HPC)作为添加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TiO2薄膜,通过改变HPC的添加量获取了不同微观结构的TiO2薄膜,进而改变了薄膜的亲水性性能。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亲水性和光催化性。结果表明:HPC的加入使TiO2薄膜中晶粒尺寸变小,表面粗糙度增加。经HPC改性后的薄膜在紫外光照3h后,亲水性能比未改性的TiO2有明显的提高,同时HPC改性也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
刘琴华赵高凌翁文剑杜丕一沈鸽韩高荣
关键词:二氧化钛薄膜亲水性接触角
纳米硅复合碳镀膜玻璃及其快速反应在线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硅复合碳镀膜玻璃及其快速反应在线制备方法,纳米硅复合碳镀膜玻璃由玻璃基板和薄膜组成,该薄膜为纳米硅和纳米碳化硅复合非晶硅碳;其中,纳米硅、纳米碳化硅和非晶硅碳的体积百分比为40~45∶0~5∶50~6...
杜丕一韩高荣翁文剑宋晨路赵高凌沈鸽徐刚张溪文刘涌
文献传递
喷涂距离对APCVD制备的TiN薄膜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以TiCl4和NH3为原料,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基板表面沉积得到了TiN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阻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研究了喷涂距离(输入TiCl4管道末端到基板之间的距离)对沉积的TiN薄膜的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以及薄膜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涂距离为5cm和10cm时,玻璃基板表面形成电阻较高、反射率较低的较疏松薄膜。当喷涂距离增加到13cm和15cm时,可以得到结晶良好、低电阻、高反射、致密的TiN薄膜。当喷涂距离进一步增加到20cm以上,得到的薄膜的电阻率随之升高而反射率下降。对喷涂距离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喷涂距离的变化会影响扩散到达并吸附在基板表面的反应物分子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沉积薄膜的性能。
张天播赵高凌郑鹏飞徐刚汪建勋翁文剑韩高荣
关键词:氮化钛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一种复合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纳米结构包括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晶,和嵌入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晶内的半导体量子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晶的结构式为CH<Sub>3</Sub>NH<Sub>3...
赵高凌李华正涂佳棋王路超姚悦卢王威韩高荣
文献传递
铝硼硅系玻璃中Al2O3,B2O3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熔融退火方法制备SiO2-B2O3-Al2O3-RO(MgO,CaO,SrO,BaO)系玻璃。玻璃的成分范围如下:SiO2(66mol%),B203(6.38—12.94mol%),Al2O3(9.06—15.62mol%),∑RO(12mol%)。研究了Al2O3/B2O3比例变化对玻璃化学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成分范围内,随着n(Al2O3/B2O3)的增加,对耐水、耐酸性都出现了转折点,样品中G2(n(Al2O3/B2O3)=1.20)成分的耐水、酸性最好;耐碱性能先减弱后增强,样品中G3(n(Al2O3/B2O3)=1.70)成分的耐碱性最好。
彭琳赵高凌刘史敏应浩汪建勋韩高荣
关键词:化学稳定性
一种柔性基底上钛酸铅/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柔性基底上钛酸铅/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用水热法制得粉末状一维柱状结构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加无水乙醇超声波振荡成悬浮液滴至硅片上,经干燥、退火,得到四方相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将其从硅片上刮...
韩高荣姜姗郑雪飞王玮琦任召辉徐刚肖珍刘振亚翁文剑杜丕一沈鸽赵高凌
文献传递
氮气保护制备的镍-钛酸钡高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气保护制备的镍-钛酸钡高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65%~99%的钛酸钡、1%~35%金属镍的体积百分含量混合后,研磨1~5小时,以压力为2~10MPa压制成型,通过在氮气环境下进行该陶瓷材料的制备。本...
杜丕一黄集权韩高荣翁文剑宋晨路沈鸽赵高凌
文献传递
CdS纳米粒子的水热微乳法制备被引量:22
2006年
The CdS nanoparticles with good crystallinity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microemulsion composed of poly oxyethylene lauryl ether/water/ cyclohexane/butanol. The structure and the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analyzed by TEM and XRD. The UV-Vis optical absorption of the samples was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thermal treatm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pare CdS nanoparticles of hexagonal structure at low temperature. The particles were in dimensional uniformity. The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surfactant.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in this work was 10 nm. Obvious blue-shift were observed in the UV-Vis absorption.
臧金鑫赵高凌韩高荣
关键词:CDS纳米粒子微乳液水热法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