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银亮

作品数:2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民主
  • 4篇地区主义
  • 4篇政治
  • 3篇新地区主义
  • 3篇范式
  • 3篇范式研究
  • 2篇政治发展
  • 2篇实证
  • 2篇市场准入
  • 2篇欧盟
  • 2篇欧亚战略
  • 2篇准入
  • 2篇嬗变
  • 2篇外交
  • 2篇文化
  • 2篇民主化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发展观
  • 1篇大学生
  • 1篇东盟地区

机构

  • 22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2篇赵银亮

传媒

  • 3篇教学与研究
  • 2篇东北亚论坛
  • 2篇亚太经济
  • 2篇比较政治学研...
  • 1篇国际论坛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开放导报
  • 1篇学术界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东南亚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东南亚南亚研...
  • 1篇党政研究
  • 1篇理论经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场一体化、贸易政策与政治体制转型
2015年
随着地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因素对体制转型产生影响,并且,两者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互动态势。围绕政治共识、精英和大众关系的重构、体制转型等议题,学界存在不少争论,通过分析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国家的体制转型,旨在探索两者间的互动机制,并尝试建立市场一体化、贸易政策和体制转型的分析框架。
赵银亮
关键词:贸易政策政治共识市场准入
地区一体化与政治发展:一项体制转型的逻辑框架
2015年
围绕地区一体化与政治发展、体制转型等议题的相关性研究,学界存在不少分歧。无论是地区一体化还是其中的市场准入因素,对于政治发展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必然性逻辑关联,均需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从政治联盟、政治共识、市场准入、体制转型和政治发展等维度进行学理分析,旨在挖掘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体制转型研究提供一项理论框架和逻辑假设。
赵银亮
关键词:政治发展市场准入逻辑框架
东南亚政治发展的现代性论争:区域化的视角
2022年
东南亚政治发展与话语叙事在地区精英擘画下重新书写.在区域一体化视域下,东南亚精英群体所要构建的不是一些相互独立的思想概念,而是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地区精英政治共识的形成、地区国家的价值取向、精英和大众的认同重构,以及区域化进程中发展空间的拓展等.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的学理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视域下东南亚政治发展的思想、实践及内在动力机制.
赵银亮韩雨筱
关键词:政治发展
冲突与治理:协商民主理论的实证维度辨析
2015年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理想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制度安排,在各领域各层次都有实践和经验支撑。协商民主为人类探索民主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近年来,关于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围绕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尤其是协商民主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协商民主的结构等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拟结合实践条件、治理结构,从实证研究的多重维度对协商民主进行分析和考察。
赵银亮
关键词:协商民主
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范式研究--基于经济一体化的视角被引量:1
2009年
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揭示了该地区所具有的地区整合和地区离散的双重特征。东盟的扩大、经济一体化、冲突的管理和解决等议题,深刻地阐释了新地区主义研究背景下的制度转型。东盟期望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更具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文化的认同和调适。
赵银亮
关键词:新地区主义文化认同
一、科学发展观的国际视野
2011年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提出来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廓清了发展思路。
赵银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
转型期东盟地区治理与制度构建的相关性分析
2007年
赵银亮
关键词:民主治理东盟地区市民社会
嬗变中的欧亚战略与中国外交取向被引量:1
2007年
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尤以欧亚大陆初露端倪的战略合作最为引人注目。跨大西洋的分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而美欧关于价值观和“西方”概念等诸多分歧,也从客观上推动着欧亚大陆的加速整合。这一态势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中国全球战略观的根本转变,进而塑造了欧亚战略新格局的出现。
赵银亮
关键词:欧亚战略中国外交
东南亚的安全和外交文化——“东盟方式”的转型被引量:2
2006年
东盟方式被看作是一个身份建构的过程,这一建构不仅有赖于东南亚社会化的深入、决策体制的传统和文化特殊模式,而且也有赖于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和惯例。东盟外交和安全文化的缘起,是基于持久的为寻求独立的国家性和国际社会的主权平等基础上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蕴涵着对东盟方式的挑战和机遇。
赵银亮
关键词:东盟方式安全文化
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及其制度转型的范式研究
2009年
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对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套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具有地区整合和地区离散的双重特征。东盟的扩大、经济一体化、冲突的管理和解决等,又使得新地区主义具有制度转型的特征。东盟期望通过加强内部的文化认同和调适,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及其制度转型的范式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赵银亮
关键词:新地区主义范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