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娟

作品数:37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肾损
  • 7篇肾脏
  • 6篇肾病
  • 6篇肾损害
  • 6篇肾损伤
  • 5篇血液
  • 5篇慢性
  • 5篇慢性肾脏
  • 4篇血压
  • 4篇肾脏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球蛋白
  • 4篇微球蛋白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慢性肾脏病
  • 4篇MALB
  • 4篇成人
  • 3篇蛋白

机构

  • 37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7篇赵红娟
  • 23篇刘红
  • 23篇陆晨
  • 22篇岳华
  • 11篇刘颖
  • 9篇姬佳妮
  • 7篇成娜
  • 7篇杨淑芬
  • 5篇徐世茹
  • 5篇姜鸿
  • 5篇宋雪
  • 5篇王慧琴
  • 5篇庄晶
  • 5篇刘凯
  • 5篇王小琴
  • 4篇朱开春
  • 4篇赵志刚
  • 4篇阿迪拉
  • 3篇刘伟莉
  • 3篇韩晶

传媒

  • 5篇临床肾脏病杂...
  • 3篇西部医学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液组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病理、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陆晨岳华杨淑芬石红霞范广建刘红赵红娟顾开宏翁昌亚郭玉徐丹
“尿液组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病理、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为自选项目,该研究以2006年4月-2015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明确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s,DKD)患...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尿液检测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岳华徐世茹刘红侯佳阿迪拉伊力夏提赵红娟赵志刚崔如晨
关键词:贫血肾透析
联合生物标志物检测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转铁蛋白(TRF)、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1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尿mALB、β2-MG、RBP、TRF及Cystatin 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NAG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项标志物单—及联合应用时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中121例患者的尿液生物标志物测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诊断试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中尿mALb、TRF、Cystatin C、NAG、RBP及β2-MG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尿mALb、TRF、Cystatin C、NAG、RBP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0.984、0.974、0.947、0.915、0.897,95%可信区间分别是0.973—1.000、0.963~1.000、0.956 ~0.992、0.910~0.984、0.877~0.954、0.851 ~0.944,联合这6种尿液标志物得到的曲线下面积为0.990,95%可信区间是0.976 ~0.9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病例组中各项尿液标志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Scr和BUN,可以作为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志物.尿nALb、TRF、Cystatin C及NAG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尿RBP和β2-MG也显示了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尿液标志物可以更好地预测临床上急性和慢性肾脏损害的发生,对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刘红尹传妍岳华陆晨刘颖姜鸿赵红娟刘凯庄晶
关键词:肾疾病慢性病生物学标记
尿液CystatinC检测对评价肾小管功能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α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2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尿CystatinC、α1-MG、NAG和β2-MG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尿液中的Cystatin C、α1-MG、NAG、β2-MG、的测定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Cystatin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可信区间是0.628~0.885更具有敏感性(P<0.001)。结论尿液中CystatinC、α1-MG、NAG和β2-MG的含量对评价患者肾小管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肾小管损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刘红热孜万岳华姬佳妮陆晨赵红娟庄晶
关键词:Α1-MGNAGΒ2-MG肾小管功能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并对两种不同方法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净中心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T)病例共计1153例,包括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568例)及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585例),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应用Seldinger技术。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采用美国Permcatc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长度36-40cm,插管在局麻下实行,经颈内静脉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带一涤纶套固定,半永久性导管则根据所选用导管长度的不同按导管标示用纯肝素封管。结果:两种CVT方式中,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短,导管功能不良占27.1%,感染占27.0%,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功能不良占9.7%,感染占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低于临时性双腔导管,为解决由于自身血管条件而不能作人造血管或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选择了一条血管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岳华刘红徐世茹刘颖侯佳赵红娟罗晶晶茹仙古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一种医用超净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超净工作台,包括排风机、透明罩、框架和卷帘门,透明罩正上方设有排风机,框架中,上层钢圈、中层钢圈和下层钢圈间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中层钢圈和下层钢圈同一侧设有卷帘门,中层钢圈和下层钢圈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六...
王慧琴陶静苟荣翁振群赵红娟补娟赵宗峰张艳君张晓玲吴卫东张慧热孜宛古丽·约麦尔
文献传递
尿CystC与尿β2-MG诊断DN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C(Cyst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在本科住院或门诊体检的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24h尿白蛋白含量分为两组:A组(正常白蛋白组)和β组(微量白蛋白组)。A组118例,符合尿微量白蛋白(mALβ)〈30mg/24h,β组120例,符合mALβ30~220mg/24h。检测尿CystC、尿p微球蛋白(β2-MG),比较尿CystC与尿G:-MG诊断早期DN的临床价值。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210例。【结果】三组各检测指标均为偏态分布,经非参数检验分析,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尿CystC和尿口2-MG与年龄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CystC与尿β2-MG呈正相关(r=0.499,P〈O.01),二者均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r-0.239,0.265;P〈0.01)。尿CystC、尿82-MG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剐为0.645、0.794,95%可信区间分剐是0.577~0.713、0.737~0.850。尿CystC的AUCROC(0.645)〈尿p2-MG的AUCROC(0.794)。【结论】尿CystC、尿口2-MG均为检测早期DN的敏感指标,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尿p2-MG相比,CystC诊断旱期DN的敏感性低于尿&-MG.
刘凯宋雪陆晨刘红刘颖赵红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中NGAL的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在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ICU住院的重症感染患者79例,按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分别测定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的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结果急性肾损伤组中各项指标的测定浓度明显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其中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和0.90,曲线下面积=0.986(0.9681.004);血肌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5和0.69,曲线下面积=0.776(0.705~0.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的敏感性高于血肌酐,可以作为重症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记物。
刘红岳华陆晨刘颖赵红娟赵志刚
关键词:肾小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6—2020年单中心5652例成人肾活检病理谱及其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986—2020年成人肾活检病理谱特征及其演变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986年8月至2020年12月5652例成人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肾活检病理谱分布特征。按每5年时间为1个研究阶段,将本研究分为7个阶段进行病理类型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即P1期:1986年8月至1990年12月;P2期: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P3期: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P4期: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P5期: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P6期: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P7期: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结果在5652例肾活检病例中,年龄(36.47±14.86)岁(18~83岁),男性2961例(52.39%);其中成人自体肾活检5636例,移植肾活检16例。自体肾活检病例按疾病类型分类排列顺序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470例(79.3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994例(17.64%)]、肾小管间质疾病[160例(2.84%)]、遗传性肾病[12例(0.2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排名前5种病理类型依次为:IgA肾病[1573例(35.19%)]、膜性肾病[1028例(23.0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78例(19.64%)]、微小病变型肾病[427例(9.55%)]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345例(7.7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排名前5种病理类型依次为:狼疮肾炎[251例(25.25%)]、高血压肾损害[193例(19.42%)]、糖尿病肾脏疾病[168例(16.90%)]、紫癜性肾炎[138例(13.88%)]和缺血性肾病[90例(9.0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最常见,其高发年龄段为18~59岁。汉族、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均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要病因,分别占78.33%、81.72%和77.15%,维吾尔族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生率高于汉族(采用Bonferroni校正法,P<0.017)。P1期至P7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型肾病的构成比均上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构成比则大幅下降(均P<0.05)。P5期至P7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病理类型中,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膜性�
赵红娟姜鸿徐世茹杨淑芬宋雪王小琴陆晨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肾疾病病理学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测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eetyl—β—D--ucosa minidase,NAG)检测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2例为病例组,对患者使用激素前、后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尿NA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检测尿NAG阳性率为9.62%,尿蛋白定性结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NAG酶检测可以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敏感指标,对疗效判断及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红伊力夏提岳华陆晨刘颖赵红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