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田欣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红外
  • 4篇红外热像
  • 2篇气孔导度
  • 2篇温度
  • 2篇温度变化
  • 2篇美洲黑杨
  • 2篇木材
  • 2篇含水率
  • 2篇黑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纯化
  • 1篇杨树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表达纯化
  • 1篇食品
  • 1篇食品行业
  • 1篇拟南芥
  • 1篇农业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市龙潭公...

作者

  • 6篇赵田欣
  • 2篇张文杰
  • 2篇马尔妮
  • 2篇徐博
  • 1篇安新民
  • 1篇聂荣鑫
  • 1篇丁志强
  • 1篇赵子华
  • 1篇尚桂军
  • 1篇刘畅
  • 1篇李娜
  • 1篇郭斌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关村全球农...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木材解吸过程中含水率及温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尺寸20 mm ×20 mm× 10 mm的杨木为试材,利用自行研制的恒温箱、配合红外热像仪考察了在25℃,从相对湿度100%调节至22%、47%和75%3种条件下解吸过程中试材的含水率、温度变化及其顺纹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解吸初期,试材的含水率迅速下降,其整体平均温度也明显降低1~5℃;随着解吸过程的进行,木材含水率和整体平均温度逐渐趋向平衡;在顺纹方向上,试材的温度呈现出表面温度低、中间温度高的分布形态,表层与芯层之间的温度差在解吸过程初期5 min内达到最大值,约为0.7℃,当达到解吸平衡时二者之间的温差约降至0.2℃.
赵田欣徐博张文杰马尔妮
关键词:木材解吸含水率温度红外热像
拟南芥AtCBL9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晶体生长研究
2011年
将拟南芥AtCBL9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大量表达,用亲和层析和分子筛排阻层析2种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SDS-PAGE和动态光散射分析结果显示,AtCBL9蛋白在体外主要以单体和二体形式存在,单体和二体为同一蛋白,并具有较高的纯度。从单体蛋白中筛选出了微晶,为AtCBL9晶体生长优化及其最终结果解析和功能阐明奠定了基础。
赵子华赵田欣丁志强尚桂军聂荣鑫李娜
关键词:蛋白表达蛋白纯化晶体生长
红外热像技术在农业及食品行业中的运用
红外成像技术是利用物体自身各部分对红外热辐射的差异把红外辐射图像转换为可视图像的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最早是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发展逐渐在航空航天、农业、土木工程、医学、兽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诊断、过程...
赵田欣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农业生产食品行业温度检测
文献传递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叶片气孔导度的红外热像测量方法研究
叶片气孔导度对于植物控制叶片水分散耗和CO2吸收的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气孔导度大小及变化是探讨植物叶片水分,蒸腾散失和CO2同化速率变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为研究红外热像技术测量叶片气孔导度的可行性,以美洲黑...
赵田欣
关键词:气孔导度美洲黑杨
吸湿过程中木材的含水率及温度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探讨木材在水分吸着过程中的含水率、温度的变化,以尺寸20mm(T)×20mm(R)×2mm(L)的杨木(Populus euramericanaCv.)为试材,利用自行研制的恒温箱、配合红外热像仪,考察了在30℃,从绝干→22%、47%和75%RH3种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过程中试材的含水率、温度变化及其顺纹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吸湿初期,试材含水率迅速上升,其整体平均温度也明显升高2~5.5℃;随着吸湿过程的进行,木材含水率和整体平均温度逐渐趋向平衡;在顺纹方向上,试材的温度呈现出表面温度高、中间温度低的分布形态,表层与芯层之间的温度差在吸湿过程初期90s内达到最大值,约为0.8℃,当达到吸湿平衡时二者之间的温差约降至0.02℃。
徐博刘畅马尔妮赵田欣
关键词:木材吸湿含水率温度红外热像
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叶片气孔导度的红外热像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研究红外热像技术测量叶片气孔导度的可行性,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Populus deltoids Bartr.×Populusussuriensis Kom.)为材料,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的对比下,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叶片的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并根据叶片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气孔导度G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计算得到气孔导度数据,然后采用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验证了红外热像测量气孔导度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气孔导度的红外热像方法测量值与光合仪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呈线性相关,正常灌溉和干旱状态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8、0.8347;气孔导度与温度的响应呈振荡趋势;在2种水分处理条件下,叶片的气孔导度值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正常灌溉和干旱条件下的峰值分别为120mmol/(m2·s)、70mmol/(m2·s)和80mmol/(m2·s)、40mmol/(m2·s);红外热像方法计算得到的气孔导度与GS相关指数IG和水分胁迫指数CWSI分别呈正比、反比的趋势。总之,与传统的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气孔导度相比,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气孔导度是可行的,并且测量更便捷、准确,且无接触无破坏性,本研究为今后利用红外热像测量木本植物气孔导度奠定了实验基础。
赵田欣郭斌安新民张文杰
关键词:气孔导度杨树红外热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