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淑清

作品数:21 被引量:1,18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World Wildlife Fund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生物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5篇物种
  • 4篇遥感
  • 4篇群落
  • 4篇物种丰富度
  • 4篇丰富度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洞庭湖
  • 3篇信息系统
  • 3篇植被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地覆盖变化
  • 3篇陆地生态
  • 3篇陆地生态系统
  • 2篇洞庭湖区
  • 2篇越冬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
  • 2篇吉林省长白山...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1篇赵淑清
  • 15篇方精云
  • 5篇朴世龙
  • 4篇唐志尧
  • 3篇周德成
  • 3篇朱超
  • 3篇陈安平
  • 2篇吴晓莆
  • 2篇朱江玲
  • 2篇沈海花
  • 2篇雷光春
  • 2篇朱彪
  • 1篇温学发
  • 1篇胡会峰
  • 1篇郭兆迪
  • 1篇林鑫
  • 1篇崔海亭
  • 1篇杨元合
  • 1篇慈龙骏
  • 1篇吉成均

传媒

  • 5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 1篇AMBIO-...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被引量:96
2022年
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简称陆地碳汇)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全面理解陆地碳汇特征及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近40年来陆地碳源汇研究的主要进展,阐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碳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了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根据全球碳收支评估报告,过去60年全球陆地碳汇从1960年代的(-0.2±0.9)Pg C yr^(-1)(弱碳源;1 Pg=10^(15)g=10亿吨碳)增加至2010年代的(1.9±1.1)Pg C yr^(-1)(碳汇).目前,陆地碳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而热带地区表现为微弱的碳汇或碳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大小存在差异: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土壤整体表现出碳汇功能,但草地的碳源汇功能尚不明确.此外,荒漠生态系统可能起着碳汇功能,但其大小和形成机制尚存在争议.大气CO_(2)浓度上升、氮沉降、气候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等是影响陆地碳汇强度的主要因素,火灾、气溶胶等因素也影响其大小.不同区域陆地碳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北美和欧洲陆地碳汇主要是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所致;而在中国,除了上述全球变化要素外,植树造林、生态修复也是驱动其碳汇的重要因素.综合以往研究结果评估,目前我国陆地碳汇强度为0.20~0.25 Pg C yr^(-1),预计2060年可能处于0.15~0.52 Pg C yr^(-1)之间.未来研究需通过扩大生态系统调查与监测的范围、完善陆地生物圈模型等途径提升陆地碳汇的评估精度,量化各类措施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影响,精准评估我国陆地碳汇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
杨元合石岳孙文娟孙文娟朱剑霄陈蕾伊王欣陈蕾伊王欣于凌飞赵淑清徐亢赵淑清沈海花朱江玲沈海花赵霞王襄平胡会峰赵霞王襄平胡会峰陈世苹朱彪黄玫唐志尧温学发方精云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变暖
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从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到集合种群理论被引量:61
2001年
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关注的海洋岛屿都很熟悉 ,但是越来越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都是有目共睹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理论是目前物种保护的两个基本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定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而集合种群理论关注的的是局部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态以及物种的续存条件。在概述两个理论形成、发展及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在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 。
赵淑清方精云雷光春
关键词:生境破碎化物种保护岛屿生物地理学
中国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7
2009年
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利用中国陆栖哺乳动物分布数据,结合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信息,探讨了中国陆栖哺乳动物及主要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的纬度梯度格局,总体上呈现出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与宏观地形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中,亚热带、热带西部山区的物种丰富度最高,而东部平原地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腹地则是丰富度的低值区。各主要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格局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最优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由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生态系统类型数和气温年较差构成的回归模型对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解释率最高,其中NDVI对模型解释率的贡献最大,这表明中国陆栖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异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植被生产力起主导作用。各主要类群的最优线性模型显示,影响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因类群而异,这可能反映了各类群进化历史及生理适应的差异。
林鑫王志恒唐志尧赵淑清方精云
关键词:环境因子
1975–2014年福建省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7
2017年
福建省土壤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近年各类生态工程使其植被覆盖发生了较大变化。该文利用1975–2014年7期Landsat MSS/TM/OLI数据和监督分类方法研究了福建省1975–2014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并基于人工林、耕地和城镇面积的统计数据分析这些变化的可能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75–2014年,福建省植被覆盖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的过程,但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由1975年的69.0%增加到2014年的77.8%,其中1995–2005年植被覆盖略有减少。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其间少量农田和居民地沿河/海分布,灌丛、草丛及裸地呈斑块化分布;西南裸地面积减少,沿河/海城镇化发展迅速,灌丛和草丛面积以及农田面积略有减少,森林面积增加。人工林面积增加和裸地面积减少导致植被覆盖面积增加,快速城镇化导致植被覆盖面积减少。
李超赵淑清方精云
关键词:土地覆被LANDSAT植被生态
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3
2002年
利用1978、1989、1998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及20世纪50年代航测的地形图,研究了洞庭湖区近50年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湿地、农田、林地和建成区五类,各时期遥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0%以上。运用ArcInfo和ArcViewGIS软件,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在空间上清晰地显示出来;通过叠加4个不同时期的影像分类图,计算出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比例。洞庭湖区50年来水体面积不断减少,减少量为1460km2,其中1955年到1978年水面面积缩小了970.57km2,分别为1978年到1989年和1989年到1998年缩小面积的2.23倍和18.05倍;湿地面积逐渐增加,1998年湿地面积分别为1955、1978和1989年的1.46、1.41和1.09倍;农田的面积百分比从1955年的54.70%增加到1978年62.15%,又逐渐降低到1989年的51.88%和1998年的48.17%;林地的面积1978年比1955年减少了17%,1989年比1978年增加了57%,1998年比1989年增加了11%;建成区的变化表明近50年来湖区城市化的进程。洞庭湖区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赵淑清方精云陈安平崔海亭
关键词:洞庭湖区地理信息系统景观指数土地利用遥感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方精云朴世龙赵淑清唐志尧朱剑霄陶胜利郭兆迪朱江玲吉成均王志恒周德成池秀
项目组开展了大量实验和野外实测研究,并结合遥感及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了不同尺度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全组分的碳储量数据库;研发了多种碳源汇评估方法,为解析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应用经验模型、生态过程模型、以及...
关键词: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东洞庭湖保护区1989~1998年水禽栖息地动态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栖息地的改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最大威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景观尺度上研究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89~1998年越冬水禽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1998年水体、泥滩地、草滩地和水田等水禽适宜栖息地的面积在减小,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而芦苇滩地、旱地、林地、建成区这几类水禽分布较少栖息地类型的面积和破碎化程度的变化正好相反;近10年来水禽栖息地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中草滩地演变为芦苇滩地及水田改为旱作农田的变化最为突出,变化的面积分别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10.66%和6.13%。这些变化趋势意味着研究区近10年来水禽的适宜栖息地在退化。针对变化的原因,论文还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栖息地管理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赵淑清方精云陈安平雷刚
关键词: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栖息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水禽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被引量:318
2002年
Science杂志于 2 0 0 1年发表了方精云等人关于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变化的论文 (Fangetal.,2 0 0 1,2 91:2 32 0~ 2 32 2 )。该文利用大量的生物量实测数据 ,结合使用中国 5 0年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及相关的统计资料 ,基于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研究了中国森林植被碳库及其时空变化。这是一个大时空尺度的工作 ,涉及一些大尺度生态学研究的原理、方法以及尺度转换问题。由于篇幅所限 ,论文并未详细说明这些问题。为了帮助理解大尺度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给出了论文中涉及生物量计算的理论基础 ,对数据和计算方法等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生物量换算因子的连续变化、区域森林生物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由样地实测到区域推算的尺度转换构成该项研究的 3个主要的理论基础 ,其中换算因子的连续变化是关键。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
退耕还林工程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被引量:51
2011年
退耕还林工程(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SLCP)可快速改变土地利用/覆被格局。论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陕西省安塞县为例,利用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6个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信息,通过统计模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SLCP对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影响。草地、耕地及林地为研究区三大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整体处于不平衡态势;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先增后减,整体减少38.4%;林地先减后增,整体增加4.36%;灌木林地和草地减少,而未成林造林地快速增加;SLCP显著加强了耕地的递减趋势,并大幅增加了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至2010年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显著大于天然林地的面积。这些变化可能具有降低土壤侵蚀与产流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碳吸收等效应;SLCP能提高农民收入,且大部分农民支持SLCP;但其负面效应亦不可忽视。研究将有助于对SLCP效应的全面理解,并可为该区生态恢复工程的规划与决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周德成赵淑清朱超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
全球200:确定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一种方法被引量:70
2000年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研究成为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全球 2 0 0”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立的旨在拯救地球上急剧损失的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的清单 ,是确定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全球 2 0 0”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讨论了“全球2 0 0”中涉及到中国的部分以及它们与中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的异同。
赵淑清方精云雷光春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