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夏鼐对甘肃考古事业的重大贡献
- 2003年
-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考古工作,主编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主持和领导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的编纂工作,还写有许多对后来者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夏鼐对甘肃乃至全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 赵喜梅
- 关键词:夏鼐考古工作
- 浅谈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的保护修复
- 2017年
-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红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袜,其精美的纺织图案和精湛的织造技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南于在保存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腐蚀影响和作用,造成织物破损、缺失及污染,通过运用传统修复材料与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修复效果良好。
- 赵喜梅
- 关键词:文物修复
- 脆弱纺织品文物加固技术应用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脆弱纺织品加固和保护修复的研究一直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者多年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问题,长期以来,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者从不同途径去思量如何对脆弱纺织品文物进行加固,形成了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和微生物加固等多种思路。本文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为例,通过分析研究,认为绉丝纱包覆加固及丝蛋白加固两项修复技术在糟朽丝织品文物保护加固中具有非常广泛而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喜梅
- 现代织物染色技术在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20年
- 现代染色技术对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国内文保行业尚缺乏针对该方法的系统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培训,操作步骤不够规范,尤其对色度控制等技术缺乏科学的认识。文章分别对背衬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的选材、染色前处理、色度把握等方面加以研究、梳理,并对其中几个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进行改进与总结,使操作程序简化,上色速度加快,染色成功率提高,达到了糟朽纺织品加固目的,且增强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
- 王菊赵喜梅李林杉
-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染色技术文物保护
- 浅谈唐代联珠团窠猪头纹锦缘马面饰的保护修复被引量:3
- 2021年
- 唐代联珠团窠猪头纹锦缘马面饰是较少出现的一件马饰品,该马面饰锦缘纹样为唐代盛行的联珠团窠猪面纹,且形制非常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但由于保存过程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马面饰残损严重。本文介绍了马面饰的形制、尺寸、纹饰、组织结构及马面破损状况,制定了修复路线及方法,对马面饰进行了保护加固和形制复原,并对马面饰僵硬的皮革系带进行软化保护。保护修后的马面饰形制纹样更清晰、色彩更亮丽,大大提高了文物的观赏价值,为其它同类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参考作用。
- 赵喜梅
-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
- 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唐代纺织品概述被引量:3
- 2018年
- 甘肃省博物馆近年在社会上征集了一批纺织品文物,其中较多的是唐代纺织品,这批唐代纺织品大多为织锦,另有绫、绮及部分刺绣品。形制主要有半壁、囊袋、锦袜、马饰及较多服饰的残片(残片多为服饰的襟片及袍服的下摆)。纹饰有各式团窠,如联珠团窠,宝花团窠,椒瓣、心瓣团窠、散点花叶团窠等;有各式禽鸟,如含绶鸟、对鸟;还有对鹿纹、翼马纹、菱格纹、猪面纹、狩猎纹等。这些纹样大多表现出中亚粟特地区服饰纹样的特点,另外也有些纹样反映出中原本土的特点,如宝花纹及陵阳公样等。这些形制多样、纹饰多彩丰富的唐代纺织品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纺织品的生产、东西方之间织造技术的交流乃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的演进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赵喜梅
- 关键词:形制纹饰
- 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八件中古织绣品及其所反映的东西方文化因素
- 2018年
- 甘肃省博物馆近期新入藏8件纺织品和刺绣,保存完好,图案精美。其中,有的纺织品中有汉字铭文,反映了汉晋时期上层贵族追求享受和儒家"孝道"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有的以丝线绣联珠动物纹,体现出波斯萨珊王朝艺术的影响;有的为团窠褐地花卉纹,与青海都兰出土丝织品颇为近似,很可能即来自都兰吐蕃贵族墓。可以断定,甘肃省博物馆新入藏的这8件中古时期织绣品大体为汉晋、南北朝、唐代之物,有着明显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印记。
- 赵喜梅杨富学
- 关键词:中原文化波斯文化吐蕃文化中西方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