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修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405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湿式
  • 9篇湿式氧化
  • 9篇催化
  • 8篇催化湿式氧化
  • 6篇渗滤
  • 6篇渗滤液
  • 6篇垃圾
  • 6篇废气
  • 6篇废水
  • 5篇环境保护
  • 5篇反应器
  • 4篇石化
  • 4篇水处理
  • 4篇网络
  • 4篇网络分析
  • 4篇滤膜
  • 4篇纳滤
  • 4篇纳滤膜
  • 4篇焚烧
  • 4篇催化剂

机构

  • 45篇同济大学
  • 4篇温州师范学院
  • 2篇东华大学
  • 2篇宜宾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上海华谊(集...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45篇赵修华
  • 32篇李光明
  • 13篇王华
  • 11篇赵建夫
  • 8篇王炜亮
  • 6篇黄菊文
  • 6篇齐贺
  • 5篇胡晨燕
  • 5篇何毅
  • 4篇周仰原
  • 4篇朱登磊
  • 4篇衣新宇
  • 4篇季学李
  • 3篇陈玲
  • 3篇姚贞娅
  • 3篇邓黛青
  • 3篇夏凤毅
  • 2篇陈骁飞
  • 2篇马伯文
  • 2篇姚贞亚

传媒

  • 4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四川环境
  • 2篇化工环保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化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14篇2004
  • 5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藻精土处理城镇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以硅藻精土为污水处理剂,对中等浓度城镇污水进行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硅藻精土投加量、污泥回流比、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等控制因素,优化了硅藻精土强化一级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同时探讨了硅藻精土作为污水处理剂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加药质量浓度为75mg/L,污泥回流比100%,反应池HRT为30min,进水CODCr、NH4+-N、TP质量浓度分别为347 mg/L、49mg/L、6.1mg/L时,相应其去除率依次为65.4%、15.8%、91.8%,去除效果较好,达到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除磷的目的。
王炜亮李光明赵修华毕学军张波
关键词:硅藻精土污水可生化性除磷
嵌入条件改变的配合法水回用网络优化
2008年
当前对水回用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用水过程情况确定条件下构造新鲜水量最低的用水网络,忽视了用水过程的变化性。本文以配合法构造用水网络,每一用水过程入水以新鲜水、低污染回用水和高污染回用水配合获得,使各过程进水流量比尽可能趋近1,各过程按出口极限浓度由低到高依次运算。该方法以过程为运算单元,所以可针对具体过程,通过即时修改可回用水的流量、浓度等运算参数实现条件改变下的用水网络构造,同时有利于实现用水网络的在线优化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齐贺李光明王炜亮熊尚凌赵修华
关键词:用水网络回用
纳滤膜在增白剂清洁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增白剂作为一种合成染料,在染料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传统生产工艺通常采用酸析法,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的酸,而且排出的废水处理难度极大,严重污染环境。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替代原有的酸析工艺对增白剂合成液进行脱盐和浓缩,不仅使产品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而且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理念。
何毅李光明钟仁标赵修华黄耀宇赵建夫
关键词:纳滤膜分离增白剂清洁生产
有机垃圾处理机排放臭气的生物脱臭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文章利用生物滴滤塔对有机垃圾处理机排放的恶臭气体进行了脱臭研究。考察了生物滴滤塔的启动情况:装置启动7d后,NH_3排放浓度达到城市恶臭气体排放标准,11d后,H_2S排放浓度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体表面负荷、喷淋密度和pH值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实验条件下的适宜参数是:气体表面负荷≤300m^3/m^2·h,喷淋密度为0.1~0.2m^3/m^2·h,pH值维持在6.0~7.0。研究结果对于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排放恶臭气体的净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朱登磊赵修华
关键词:有机垃圾恶臭生物滴滤
我国现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型的若干问题及其改进被引量:5
2004年
我国现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模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大气混合层高度求算偏低;稳定条件下大气扩散计算结果不合理;模型未考虑非扩散因素影响(干湿沉积、化学转化);非正常排放模型在小风、静风条件下计算结果偏大;熏烟模型计算的不可操作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胡晨燕徐斌施介宽赵修华
关键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扩散模型大气稳定度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生化出水混凝处理及其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7年
对采用聚合氯化铝、硫酸铝和氯化铁等混凝剂处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混凝效果及其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对焚烧厂垃圾渗滤液中CODCr、色度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比硫酸铝和氯化铁要好,且投加量相对也较少。在投加量500mg/L、中性条件下,CODCr、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28.9%、91.6%和77.6%。在不同投药量、pH和搅拌速度下,PAC保持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而对硫酸铝和氯化铁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各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与起始CODCr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采用指数关系式表达。通过对PAC在各条件下混凝效果的统计分析,采用Matlab优化工具软件,建立了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PAC混凝处理的处理效果数学模式方程,其与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82,表明建立的模型与混凝处理效果较为一致。
胡晨燕李光明赵修华周仰原
关键词:渗滤液垃圾焚烧厂化学混凝数学模型
无机膜催化氧化在环境工程中的进展与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介绍了无机膜催化氧化在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对无机膜材料的种类及制备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膜催化技术中催化剂的制备及无机催化膜的应用,以及纳米催化膜的进展,并对无机膜催化氧化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衣新宇赵修华姚贞亚季学李
关键词:膜催化无机膜膜材料环境工程空气污染
纳滤膜在染料工业脱盐浓缩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5年
对CA50(醋酸纤维素)纳滤膜的盐截留率和染料截留率进行了考察,并将CA50纳滤膜应用于染料工业脱盐浓缩,考察了膜污染现象,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50纳滤膜的盐截留率较低,对染料则有很高的截留率;将CA50纳滤膜应用于黄染料工业生产中,使主体染料的纯度提高20%,对黑染料膜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当盐浓度保持在5%时能获得最佳的脱盐效果;膜分离蓝色染料一段时间后,会造成膜污染,引起膜污染的物质主要是油污、无机物、有机物和染料分子,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和清洗可以保持膜通量和防止膜污染;采用膜分离工艺使染料工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何毅苏鹤祥李光明黄群英赵建夫赵修华
关键词:纳滤膜脱盐截留率膜分离工艺膜分离过程染料工业
滴流床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介绍了滴流床反应器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发展概况和工艺特点,对滴流床反应器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王华赵修华李光明赵建夫
关键词:污水处理滴流床反应器催化湿式氧化
滴流床催化湿式氧化苯酚的动力学被引量:11
2004年
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滴流床反应器 ,研究了苯酚在以CuO/γ Al2 O3 为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在相对温和的操作条件 (温度 180℃ ,压力 3MPa,液相流量 1 6 6 8L·h-1,气相流量 16 0L·h-1)下 ,苯酚的去除率均达到 90 %以上 .苯酚的降解曲线与自催化反应的S型曲线类似 ,符合自由基链反应机理 .所建立的活塞流拟均相反应器模型能很好地拟合苯酚催化湿式氧化反应过程 .还研究了苯酚初始浓度、苯酚水溶液流量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李光明赵建夫王华赵修华周仰原
关键词:滴流床反应器催化湿式氧化苯酚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