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指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并需要长期管饲喂养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发病3天内)喂养组(E组)和常规(发病7天内)喂养组(L组),收集两组4周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统计两组感染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组血清白蛋白在第3周时高于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E组血清前白蛋白在第2周时高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4周末血红蛋白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两组患者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NIHSS评分在第2周时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腹泻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对于重症脑血管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连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恢复正常,保持肌肉及脂肪容积相对稳定。
- 赵世君王宝军李月春耿尚勇赵新惠王伟解利红王雨微薛慧李艳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早期肠内营养营养指标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评定作用
- 2016年
-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康复治疗探讨其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评定作用。方法 入选79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根据急性期患肢的肌力将病例分为:肌力Ⅲ~Ⅳ级-轻度瘫痪组(A),0~Ⅱ级-重度瘫痪组(B)。69例患者要行康复治疗,另有10例未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在入院时及4周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FMMS评分),通过观察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来推断预后以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 A组共40例患者,DTI及DTT显示皮质脊髓束保持完整,但是受到挤压推移的31例,双侧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无差异(P〉0.05),DTI及DTT显示CST部分损害的9例,患侧及健侧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有差异(P〈0.05),康复组治疗前后FMM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康复组发病前后FMMS评分为(84.68±3.43)和(92.43±2.33),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B组39例DTT及DTI均显示CST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大部分破坏,纤维束数量明显减少,患侧及健测皮质脊髓束FA值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预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预后,并且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我们制定康复方案,选择康复患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赵世君
- 关键词:偏瘫弥散张量成像预后
- 脉络丛上皮细胞及其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将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注射到脑损伤区域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和急性脑损伤被证实有效,因此向脑损伤区域移植能够持续释放治疗因子的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脑损伤的方法。脉络丛上皮细胞(CPECs)是构成脉络丛的主要结构成分,不仅参与合成脑脊液和构成血脑脊液屏障,而且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转运蛋白等。因此移植CPECs可能成为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大量的文献已经证实,不管是体外研究还是在体水平,CPECs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增殖,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产生疗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对CPECs的神经保护作用做一综述,便于今后更好开展工作。
- 赵世君孙保亮李月春王宝军徐宁
- 关键词:脉络丛上皮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类
- 脂联素与脑血管病
-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之一,发现至今也就十几年的历史,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脂联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做一总结,包括1、脂联素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脂联素与缺...
- 赵世君李月春王宝军
- 关键词:脑血管病脂联素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急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病灶定位定量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急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病灶的定位、定量评估价值。方法连续纳入100例卒中急性期的患者,根据急性期患肢的肌力分为:无瘫痪组(肌力Ⅴ级)21例,轻度瘫痪组(肌力Ⅲ~Ⅳ级)40例,重度瘫痪组(肌力0~Ⅱ级)39例。入院3 d内对患者行头部MRI或CT、DTI和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检查,明确病灶分布。并在DTI各向异性(FA)弥散图上取FA值。对3组中病灶位于基底核区的病例,进行病灶容积计算。对患者在急性期(发病3 d内)和4周末进行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①3组病灶部位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92,P<0.001),无瘫痪组主要为放射冠区的病变(85.7%,18/21),轻度瘫痪组主要为基底核区病变(65.0%,26/40),仅重度瘫痪组存在脑干区病灶(15.4%,6/39)。②3组患侧与健侧相应区域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重度瘫痪组的内囊后肢和放射冠区患侧与健侧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灶同位于基底核区的轻度瘫痪组患者与重度瘫痪者组患者受损的皮质脊髓束(CST)FA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对轻度瘫痪组中9例局部受损CST的FA值与重度瘫痪组患侧CST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度瘫痪组40例患者肌力FMMS评分,急性期为(85±5),4周末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瘫痪组39例急性期FMMS评分为(54±11),4周末为(57±1 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将轻度瘫痪组局部受损CST的FA值与发病时肌力进行相关性检验,r_s=0.065,P=0.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重度瘫痪组受损CST的FA值与发病时肌力进行相关性检验,r_s=0.008,P=0.972,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对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对白质病灶进行定量分析。轻度瘫痪患
- 李月春赵世君刘国荣王宝军苏宁周艳丽
- 关键词:脑缺血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肠内营养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
- 耿尚勇赵世君李月春王宝军
- 脉络丛上皮细胞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2016年
- 脉络丛上皮细胞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对促进大脑发育、维持大脑形态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脉络丛上皮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将其作为移植细胞治疗脑缺血具有合理性。离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脉络丛上皮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抗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和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对脉络丛上皮细胞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 赵世君孙保亮徐宁李月春王宝军耿尚勇张慧芳邵路荣
- 关键词:脑缺血脉络丛神经生长因子类脑组织移植神经发生
- 肠内营养支持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综述)
- <正>脑卒中目前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病因。脑卒中后患者会合并吞咽障碍和意识障碍。而这两种神经功能障碍常常导致患者进食功能丧失,引起患者营养缺乏或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被认为是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影像因素...
- 赵世君李月春王宝军
- 文献传递
- 黄连素在神经发生中的作用
- 2021年
- 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存在神经发生现象,尤其是在脑损伤时神经发生变得活跃。大脑侧脑室壁下区和海马齿状回是成体大脑神经发生的主要区域,可产生新生的神经细胞,并迁移至脑损伤区域进行功能与结构的整合。因此,神经发生是治疗脑损伤的潜在靶点。黄连素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物活性的生物碱,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对黄连素通过促进神经发生发挥脑保护做一综述。
- 赵世君徐宁耿尚勇赵新惠赵丽英
- 关键词:黄连素神经发生神经保护
- 脉络丛上皮细胞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脉络丛上皮细胞(CPECs)经典的功能是参与合成脑脊液以及构成血脑脊液屏障,但深入研究发现CPECs还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对促进大脑发育,维持大脑形态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PEC...
- 赵世君孙保亮徐宁李月春王宝军耿尚勇张慧芳邵路荣
- 关键词:脑缺血脉络丛神经生长因子类脑组织移植神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