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美香

作品数:73 被引量:509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9篇孤独症
  • 48篇儿童
  • 11篇孤独症儿童
  • 10篇信度
  • 9篇谱系
  • 9篇孤独症谱系
  • 8篇儿童孤独症
  • 7篇谱系障碍
  • 7篇孤独症谱系障...
  • 6篇障碍儿童
  • 6篇中文
  • 5篇学龄
  • 5篇基因
  • 5篇孤独性障碍
  • 4篇信效度
  • 4篇治疗儿童
  • 4篇西酞普兰
  • 4篇量表
  • 4篇疗效
  • 4篇孤独症患者

机构

  • 65篇北京大学第六...
  • 5篇北京大学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残疾人...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石家庄市第八...
  • 3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北京市卫生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加州大学
  • 2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北京市残疾人...
  • 2篇天津市公安局...
  • 2篇河北省精神卫...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70篇贾美香
  • 29篇刘靖
  • 19篇杨晓玲
  • 10篇郭延庆
  • 9篇王力芳
  • 7篇李雪
  • 7篇李素水
  • 5篇卢天兰
  • 5篇张岱
  • 4篇岳伟华
  • 4篇顾伯美
  • 4篇龚郁杏
  • 3篇曲成毅
  • 3篇施继良
  • 3篇王玉凤
  • 3篇李长璟
  • 3篇宋文红
  • 3篇邵翠霞
  • 3篇张晓丽
  • 3篇孙志刚

传媒

  • 27篇中国心理卫生...
  • 7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独症患儿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Fourth Edition,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孤独症诊断...
李雪杨文张晓丽贾美香刘靖
文献传递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入组患者于治疗第1周末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治疗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的有效率达86.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多于治疗初期出现,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逐渐自行缓解。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王力芳余炯枚丁琰贾美香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安全性
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3年后随访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对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调查中诊断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随访研究,了解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近期预后。方法:在3年后对2004年调查中确诊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进行随访,由儿童精神科医师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诊断,随访时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Gesell发展诊断量表或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评定及总体调查问卷、精神专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04年确诊的29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中共有26名儿童得到随访。随访时间间隔(38.1±0.9)个月。21名(80.8%)儿童诊断同前;另5名(19.2%)儿童的诊断发生变化,1名儿童孤独症诊断转变为不典型孤独症。2名孤独症诊断儿童及2名不典型孤独症诊断儿童不再符合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疾病严重程度转归为显著好转、好转、无变化、加重者分别为4人(15.4%)、4人(15.4%)、15人(57.7%)、2人(7.7%),1名儿童转归无法确定。随访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中,90.9%伴有精神发育迟滞,76.2%伴有感觉统合失调,52.4%伴有过度活动,18.2%伴有肢体残疾,18.2%伴有癫痫。患儿既往康复治疗明显不足,教育安置有限。结论:多数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近期预后不良,少数患儿近期预后良好。
刘靖贾美香杨晓玲邵翠霞李勇施继良曲成毅张致祥张秀玲梁爱民
关键词: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随访康复
MEGF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的关联性及功能研究
目的:MEGF10基因位于与孤独症连锁的染色体区域5q区.有研究提示MEGF10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强的关联,而MEGF1D基因相关的凋亡吞噬途径(apoptotic engulfment pathway)可能参与了精...
秦健王力芳贾美香李俊岳伟华张岱
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在引进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基础上,对该量表的评分方法进行修订,检验修订评分方法后量表的信效度。方法:保留量表原来所有条目内容,将其中的22个条目的 "是/否"二级评分改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四级评分,分值相应地设定为3、2、1、0分。条目11、18、20、22为逆向条目,分值设置方向相反;条目16评分"是/否",设定为0、1分,从而形成M-CHAT中文修订版。对93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进行M-CHAT中文修订版评定,其中56名患儿同时评定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以检验其校标效度。52名患儿2~4周后再次进行M-CHAT中文修订版评定,以检测重测信度。对85名正常儿童进行M-CHAT中文修订版评定。共有117名被试(56名孤独症儿童,61名正常对照)的2位家长同时单独对被试进行M-CHAT中文修订版评定,以检测评分者信度。结果:M-CHAT中文修订版单项评分者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41~1,总分评分者信度相关系数为0.89(P均<0.01)。单项重测信度ICC为0.15~1,总分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83(均P<0.01,项目10除外)。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90(P<0.01)。M-CHAT中文修订版有2个条目与总分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13;其余21个条目与总分间相关系数在0.13~0.84之间(均P<0.01)。M-CHAT中文修订版总分与CARS量表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49(P<0.01)。当总分界限分定为17分时,M-CHAT中文修订版灵敏度为0.91,特异度为0.81。结论:M-CHAT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均优于M-CHAT中文版,更适用于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
龚郁杏刘靖李长璟贾美香宋文红郭延庆
关键词:孤独症信度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被引量:47
2007年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进行诊断。结果: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16人(儿童孤独症14人,不典型孤独症1人,Rett综合征1人),假阴性率0.80‰,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为0.73‰,校正现患率为1.53‰,年平均发现率为0.11%。;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1~1.85,P=0.739—0.173),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患率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而升高(趋势X^2=4.70,P=0.030);25%的确诊儿童父母尚未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或尚未带儿童就诊,80%的确诊儿童未得到治疗康复,所有确诊儿童都有康复需求。结论:北京市2~6岁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并不低,家庭低收入是儿童发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就诊率低,康复率低,所有儿童都有康复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及其需求。
刘靖杨晓玲贾美香曲成毅施继良刘钢王晓华邵翠霞
关键词: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残疾
CCMD-3与DSM-Ⅳ儿童孤独症两种诊断标准的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比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的一致性,探讨CCMD-3儿童孤独症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诊断标准中各症状条目的出现频率。方法:运用CCMD-3和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对连续首次就诊的255名可疑发育障碍儿童进行诊断。结果:两种诊断系统儿童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非孤独症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96.08%;诊断差异主要来自于儿童孤独症和不典型孤独症的诊断不一致;个别症状在孤独症儿童中出现频率较低。结论:CCMD-3和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为进一步提高诊断一致性,对CCMD-3中个别症状条目予以调整有所必要。
刘靖杨晓玲贾美香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一致性
舍曲林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舍曲林在儿童情绪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起效时间及有效剂量。方法对147例应用舍曲林治疗的儿童情绪障碍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项目包括有效率、舍曲林用量、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137例患儿遵医嘱定期复诊。治疗后2个月,有效率为80.3%(110/1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137)。舍曲林有效剂量为(47.9±19.0)mg/d,起效时间为(20.4±13.2)d;儿童强迫症舍曲林有效剂量[(58.7±26.2)mg/d)]显著高于抑郁障碍[(43.6±14.0)mg/d]、广泛性焦虑障碍[(44.4±10.6)mg/d]及恐怖性焦虑障碍[(43.5±15.5)mg/d](P值均〈0.01);抑郁障碍起效时间[(14.0±6.1)d]较儿童强迫症[(26.6±16.3)d]、广泛性焦虑障碍[(22.3±13.9)d]和恐怖性焦虑障碍[(21.4±12.8)d]短(P值均〈0.01)。结论舍曲林是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有效药物,起效时间在2~3周,不良反应轻,多数患儿能耐受。对抑郁障碍起效较快,对儿童强迫症有效剂量较大。
杨凤美贾美香
关键词:情绪障碍药物疗法儿童舍曲林
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1998年
采用图片词汇量表及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分别测查了符合ICD-10及DSM-Ⅱ-R诊断标准的30例孤独症儿童和30例智力低下儿童。结果表明孤独症组平均智商为71.6±17.8,较智力低下组的52.5±11.5显著为高(P<0.001),但社会适应商数孤独症组为55.1±13.9,较智力低下组的75.2±16.9显著为低(P<0.001)。
贾美香杨晓玲
关键词:孤独症智力社会适应能力
艾司西酞普兰对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疗效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5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6周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32.5%,进步46例,无效4例;治疗6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54.1%,显著进步42例,进步8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起效较快,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效果可能更好,安全性较好。
龚郁杏贾美香贾福军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儿童少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