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毅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疗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癌患者
  • 1篇胰体
  • 1篇胰体尾
  • 1篇胰体尾切除
  • 1篇胰体尾切除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实性假乳...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结合部

机构

  • 6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贾毅
  • 4篇郭凯庆
  • 4篇郭棕亮
  • 3篇孟德斌
  • 3篇杨光
  • 2篇郝振文
  • 2篇李钧
  • 1篇党学义
  • 1篇常钧
  • 1篇蔡越
  • 1篇贾凯
  • 1篇王海波
  • 1篇牛悦峰
  • 1篇刘海义
  • 1篇许奇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凯芬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凯芬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老年胃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男39例,女41例,年龄(71.55±7.79)岁,年龄范围为60~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分别为50 mg凯芬复合0.05 mg舒芬太尼(S1组),50 mg凯芬复合0.10 mg舒芬太尼(S2组),50 mg凯芬复合0.15 mg舒芬太尼(S3组),50 mg凯芬复合0.20 mg舒芬太尼(S4组),比较4组患者术后1、3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S1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3.97±0.95)分]低于术后1 h[(5.71±1.18)分],S2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2.46±0.76)分]低于术后1 h[(5.05±1.06)分],S3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1.99±0.65)分]低于术后1 h[(4.54±1.01)分],S4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1.57±0.54)分]低于术后1 h[(3.41±0.97)分],且S4组患者术后3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S1组、S2组、S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组[10.0%(2/20)]、S2组[15.0%(3/20)]、S3组[15.0%(3/20)]与S4组[20.0%(4/2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芬复合舒芬太尼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50 mg凯芬复合0.20 mg舒芬太尼的高剂量组镇痛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
常钧牛悦峰贾毅张魏蔡越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腔镜胃癌
胃腺癌组织中CerbB-2、CK20及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erbB-2、CK20、KI67蛋白表达与胃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8例原发性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癌组织中的CerbB-2、CK20、KI67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erbB-2、CK20、KI67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CerbB-2、CK20、KI67蛋白阳性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8.7%、78.1%、73.3%,均高于对应阴性表达组。同时有2个或3个指标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91.1%,明显高于1个指标表达组(56.5%)及3个指标均不表达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CK20、KI67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erbB-2、CK20、KI67阴性组。结论CerbB-2、CK20、KI67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贾毅李钧郭凯庆郭棕亮孟德斌杨光郝振文
关键词:胃腺癌淋巴结转移CERBB-2CK20KI67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0例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10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6例无术后并发症痊愈出院;3例术后7~12d出现胰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10 d出现胰漏,术后34 d胰漏愈合,但合并腹腔组织感染,延迟拔管,并行腹腔冲洗,术后60d痊愈出院.结论: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远近期疗效满意.
孟德斌郭凯庆郭棕亮贾毅
关键词: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疗效
中期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期因子(MK)在诊断疾病和对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结直肠肛门外科12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以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MK蛋白以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两组样本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多组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及LSD-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实验组较健康体检对照组外周血MK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Ⅲ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K蛋白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431±88)、(498±71)、(600±78)pg/ml,对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外周血MK蛋白的诊断价值要高于外周血CEA,通过计算二者ROC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0.878和0.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K蛋白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记物CEA。MK的升高也预示着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预后,表明外周血MK可能成为诊治结直肠癌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
贾毅刘海义郭凯庆郭棕亮杨光郝振文王海波许奇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周血癌胚抗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例SP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21例患者肿物均完整切除,手术方式有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标准左侧胰切除术(SLP)、中段胰切除+胰肠吻合术、肿块切除术。随访时间3~84个月,21例均无瘤生存。结论SPT是一种罕见的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交界性肿瘤,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中CT和细胞学检查被列为黄金组合。SPT有潜在恶性,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案。
张向忠党学义贾凯李建勋贾毅
关键词:胰腺乳头状瘤
中日两家医院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及手术疗效分析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日两家医院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发病特点及手术治疗方面的异同,为提高胃癌的诊治水平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6-04~2016-09山西省肿瘤医院(CXCIL)和日本埼玉医科大学国际医疗中心(SMIC)收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情况及术后管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无差异,而在年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上有显著差异。与日本患者相比,中国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年轻(58.5±10.7a vs 70.4±9.5a,P<0.001),胃上1/3部癌(包括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比率较高(38.4%vs 12.4%,P<0.001),早期癌尤其是Ⅰ期胃癌检出率较低(19.9%vs 43.8%,P<0.001)。针对胃上1/3部癌病例,我院采用全胃切除术,而日方多采用部分胃切除术(100%vs 60%)。对比根治手术病例,我院手术时间较短(177.0±41.7 min vs 256.8±69.2 min,P<0.001),但是术中出血量偏多(148.0±118.6 mL vs 124.1±192.1 mL,P<0.001),淋巴结清扫的数目少(25.6±10.9 vs36.9±15.6,P<0.001)。中方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偏晚(10.4±6.7d vs 3.4±2.1d,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8.2±13.9d vs 10.1±5.1d,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高(11.8%vs 23.8%,P=0.015)。两家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比率大致相同(63.1%vs 51,P=0.057)。结论:两家医院收治患者的胃癌发病特点不同,双方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日本医院在术后快速康复的措施应用可提供参考。
杨光杨光孟德斌贾毅郭棕亮郭凯庆李钧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食管胃结合部癌加速康复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