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云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理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导体
  • 5篇超导
  • 5篇超导体
  • 4篇富勒烯
  • 3篇碳60
  • 3篇纳米
  • 3篇甲苯
  • 3篇光致
  • 3篇光致发光
  • 3篇发光
  • 2篇单晶
  • 2篇氧化锌薄膜
  • 2篇射线衍射
  • 2篇微结构
  • 2篇物相
  • 2篇物相分析
  • 2篇相分析
  • 2篇晶体
  • 2篇光谱
  • 2篇光致发光光谱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高等科学...
  • 1篇中国高等科技...
  • 1篇中国高等科学...
  • 1篇安徽省地质实...
  • 1篇安徽省产品质...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作者

  • 24篇贾云波
  • 13篇周贵恩
  • 7篇卢江
  • 6篇李凡庆
  • 5篇陈志文
  • 5篇石磊
  • 4篇张庶元
  • 4篇黄允兰
  • 4篇张国赏
  • 3篇王大志
  • 3篇陆斌
  • 3篇李碧琳
  • 3篇傅竹西
  • 3篇林碧霞
  • 3篇石磊
  • 2篇邢锦云
  • 2篇廖桂红
  • 2篇李晓光
  • 2篇吴文彬
  • 2篇毛振伟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2篇文物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发光学报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八次全国电...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CVD方法生长的氧化锌薄膜及其发光特性被引量:31
2001年
近年来 ,随着近紫外光发射氧化锌薄膜研究的进展 ,许多先进的薄膜生长手段被广泛采用。本文探索了用MOCVD方法在硅衬底上生长氧化锌薄膜的方法 ,试验了用几种不同的有机金属源生长ZnO薄膜 ;研究了源材料及生长压力和温度对薄膜生长的影响 ;观察了样品的室温光致发光光谱。通过与溅射方法生长的ZnO薄膜的比较 ,提出了影响材料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可能原因。
傅竹西林碧霞祝杰贾云波刘丽萍彭小滔
关键词:结构特性光致发光MOCVD发光特性
富勒烯甲苯溶液结晶的研究
采用类似于 Kratschmer 等人的方法得到包含有 CC等富勒烯的烟灰,经甲苯溶液提取得到 C约 85%,C约15%的混合物。用层析法分离 C和 C,甲苯作溶剂的洗脱液经高压液相分析,分别得到 C纯度为 99%以上的...
李凡庆张国赏卢江陈志文邢锦云贾云波李碧琳陆斌张庶元
文献传递
溅射方法生长的氧化锌薄膜的阴极射线和光致发光特性被引量:22
2001年
近紫外光发射氧化锌薄膜是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 ,它的发光波长比氮化镓的蓝光波长更短 ,在光存储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存储的密度 ,因而在光电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在此介绍我们用直流反应溅射方法在硅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薄膜 ,观察了它们的阴极射线发光和光致发光光谱 ,研究了发光与薄膜晶体结构 ,以及发光与激发电子束流的关系等。
林碧霞傅竹西贾云波廖桂红
关键词:氧化锌光致发光光谱发光特性
云冈石窟彩绘颜料初步分析被引量:12
1998年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前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依据山势的自然起伏,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有4窟(l~4),中部有9窟(5~13),西部有30多窟。此外,尚有许多小型窟龛1500多个。窟内外现存大小造像共51000多尊。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曾数次对云冈石窟进行修饰,但详细情节尚不清楚。从现有的情况看,云冈石窟东、中部的洞窟中,窟顶、窟壁及造像上的彩绘颜料,除人手能触及到的地方外,均保存完好,仍较鲜艳。对古代文物所用颜料的分析研究,不仅能为修复、保护有关文物提供科学数据,而且也为研究古代科技史提供新的资料。本世纪30年代以来。
李海陈顺喜陈昆松贾云波解廷凡黄继忠
关键词:颜料高岭土彩绘物相分析北魏前期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生物材料很多是生物高分子和生物陶瓷构成的天然复合材料,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优化的形态和结构,是新复合材料的设计值得借鉴的。贝壳是一种较典型的生...
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
关键词:贝壳生物材料微结构
多晶衍射仪研究单晶结构特征
<正>大尺寸单晶对于物理性质的研究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单晶结构的研究一般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然而,单晶衍射仪对单晶样品的完整性和尺寸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一般小于Φ0.5mm),而透...
石磊吴文彬贾云波周贵恩张裕恒
文献传递
X射线衍射研究(001)MgO单晶上外延生长GdBa_2Cu_3O_(7-x)超导薄膜的晶格相互关系
1992年
磁控溅射法在SrTiO_3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的YBa_2Cu_3O_(7-x)超导薄膜有很好的轴向晶格匹配。Zr(Y)O_2单晶衬底上YBa_2Cu_3O_(7-x)超导薄膜,由于膜和衬底的晶格常数失配较大,外延生长不是轴向晶格匹配,而是膜晶体绕c轴旋转45°后。
周贵恩石磊黄允兰贾云波卢江李宏成易怀仁王瑞兰张裕恒
关键词:超导体晶格GDBACUO
凌家滩墓葬玉器测试研究被引量:10
1989年
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在含山县凌家滩发掘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墓地,出土了很多精美的玉器。我们选择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物相,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产地和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用于X射线物相分析的样品计6件,其中4件完整,2件为残片。样品的基本状态见表一。残片样品测试按常规粉末方法进行。对于完整的几件,为了避免损伤。
张敬国贾云波李志超李志超五昌燧
关键词:物相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偏光显微镜射线衍射残片
富勒烯甲苯溶液结晶的研究
1994年
富勒烯甲苯溶液结晶的研究李凡庆,张国赏,卢江,陈志文,邢锦云,贾云波,李碧琳,陆斌,张庶元(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采用类似于Kratschmer等人 ̄[1]的方法得到包含有C_(60)C_(70)等富勒烯的烟灰,经甲苯...
李凡庆张国赏卢江陈志文邢锦云贾云波李碧琳陆斌张庶元
关键词:富勒烯甲苯碳60碳70
外延膜与衬底晶格匹配关系X射线衍射分析
<正>现代电子器件是以薄膜为基础的,特别是集成的电子器件更是如此。研究膜与衬底间的晶格匹配关系是理解膜的物理性质,改进制膜工艺的一个基础工作。过去人们主要采用离子沟道(ion channeling)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
石磊周贵恩张裕恒贾云波黄允兰李晓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