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亮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动脉
  • 3篇伊布利特
  • 3篇起搏
  • 3篇起搏器
  • 3篇综合征
  • 3篇脑钠肽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沙坦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动过速
  • 2篇扭转型
  • 2篇扭转型室性心...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机构

  • 13篇滁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3篇费亮
  • 11篇李银
  • 11篇陆明奎
  • 11篇李世光
  • 11篇王超
  • 10篇周扬
  • 9篇张素明
  • 8篇牛杰
  • 2篇谢瑞玉
  • 1篇张涛

传媒

  • 5篇吉林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辛伐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继之以75mg1次/d,口服,出院后停服氯吡格雷;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之以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出院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均随访1年,观察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脏超声改变、运动耐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0.2%(69/86),但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有所下降;治疗2组症状和心电图有很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90.4%(75/83),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无明显差别,但运动耐量较前提高;对照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6.7%(48/72),1年内有反复发作,1年后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均下降。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应用于ACS疗效更佳,远期可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
黎敬锋倪训业李世光王厚阳陈良余陆明奎王超蔡大炜张素明周扬李银费亮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Lev氏病2例报告
2012年
Lev氏病Lenegre氏病,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重要病因,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笔者现将Lev氏病2例的病理改变和诊断总结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性,69岁。既往高血压病史。以"反复咳痰喘30年余,加重伴胸闷、心慌5 d"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给予止咳、平喘等处理。效果不佳,时感阵发性胸闷、心慌,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遂转入我科治疗。于转科后第四天晚再发胸闷、心慌伴有黑蒙,心电图提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查心梗三联阴性,心肌酶正常。急症给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给予UCG检查示:心脏各房室内径正常,LVEF 65%,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前叶均见钙化斑块。
费亮
关键词:束支传导阻滞LEV氏病
Lev氏病2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 Lev氏病的两例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分别对两个患者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讨论,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Lev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Lev氏病为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病变,多不合并严重的器质性...
费亮
关键词:LEV氏病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黎敬锋倪训业王厚阳李世光陈良余陆明奎王超蔡大炜张素明周扬李银费亮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起搏器综合征随访
依拉普利联合安体舒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拉普利与安体舒通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两药联合治疗更明显。
陈良余黎敬锋李世光王厚阳陆明奎谢瑞玉王超蔡大炜张素明周扬李银费亮牛杰朱章进倪训业
关键词:心力衰竭B型脑钠肽依拉普利安体舒通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脑钠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35例,美托洛尔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卡维地洛治疗改善患者运动耐量更显著。
陈良余黎敬锋李世光王厚阳陆明奎王超蔡大炜周扬费亮李银牛杰朱章进倪训业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卡维地洛
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本文介绍了一例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说明了病人的病历资料,并对此进行了讨论,指出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更为明显。房颤降低心脏功能,且并发症多,是栓...
李银周扬费亮牛杰朱章进倪训业黎敬锋李世光王厚阳王超陈良余陆明奎张素明蔡大炜
关键词:心动过速起搏器
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BNP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并关注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12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类制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BN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BNP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BNP水平,进而有效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王超黎敬锋李世光王厚阳陆明奎陈良余蔡大炜周扬费亮李银牛杰朱章进倪训业
关键词: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心力衰竭射血分数
依那普利、安体舒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研究
黎敬峰李世光王厚阳陆明奎陈良余王超蔡大炜张素明周扬李银费亮朱章进牛杰谢瑞玉
该项目是探讨依拉普利联合安体舒通对慢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选取2007年2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282例,伊拉普利组142例,依拉普利联合安体舒通组140例。两组患者年...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依那普利安体舒通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 in,股动脉组为(3.8±3.6)m 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间桡动脉组为(41±20.7)m in,股动脉组为(38±19)m 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黎敬锋倪训业王厚阳李世光陈良余陆明奎蔡大炜王超张素明李银费亮
关键词: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