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3篇低中心静脉压
  • 3篇心静脉压
  • 3篇胸科
  • 3篇胸科手术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依托咪酯
  • 3篇舒芬太尼
  • 3篇腔镜手术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压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压
  • 3篇急性高容量血...
  • 3篇芬太尼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腹腔镜手术
  • 3篇高容量血液稀...

机构

  • 8篇汕头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谭江波
  • 5篇胡峥嵘
  • 5篇魏兵华
  • 5篇李长科
  • 1篇詹潮勇
  • 1篇杨建华

传媒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与传统的丙泊酚乳剂复合芬太尼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两组苏醒及拔管时间、苏醒质量。方法100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择期患者,按入院时的单双号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依托咪酯乳剂+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丙泊酚乳剂+芬太尼全麻诱导并静脉持续微泵丙泊酚乳剂麻醉维持。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插管前5min(基础值,T0)、全麻诱导后2min(T1)、插管后即刻(T2)、气腹后5min(T3)、手术半小时(T4)、苏醒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0时无明显区别,但在T1、T2、T3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1±2.3)min、拔管时间为(8.1±2.4)min,对照组为(10.3±5.2)min、(12.8±2.3)min;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麻醉效果更安全可靠。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
关键词:依托咪酯乳剂舒芬太尼妇产科腹腔镜手术
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清醒镇静镇痛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清醒镇静镇痛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组(SE组),各50例。P组:丙泊酚1.0~2.0mg/kg,E组:依托咪酯0.1~0.2mg/kg,DE组: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咪酯0.1mg/kg。各组均以60秒匀速静脉推注完毕。检查中均视患者体动情况给予适量缓慢静脉追加注射丙泊酚0.25~0.5mg/kg或依托咪酯0.025.0.05mg/kg。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记录定向力恢复时间、恢复质量及肌阵挛、心动过缓、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基础值比,P组T1、T2时点MAP、HR、SPO,下降明显,E组和sE组血流动力学明显比P组较平稳;三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患者OAA/S评分结果比较,sE组和P组患者的神志恢复质量明显较E组好,患者术后嗜睡现象明显较少(P〈0.05),且恢复时间也较E组迅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出现肌阵挛4例,而sE组和P组均不超过2例发生,肌阵挛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清醒镇静镇痛用于无痛电子胃镜检查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杨建华
关键词:舒芬太尼依托咪酯清醒镇静镇痛
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LCVP)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为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切除术的胸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LCVP联合AHHD组(L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LA组麻醉后先行LCVP技术,采取限制晶体输液量并硝酸甘油持续微泵注射的方法,控制术中CVP在2~5 cmH2O,随后再联合应用AHHD技术,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进行血液稀释,使Hct维持在25%~30%;C组术中始终维持CVP在正常水平6~12 cmH2O。分别在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0)、平卧位单肺通气10 min(T1)、侧卧位单肺通气10 min(T2)、肺叶切除后10 min(T3)等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清皮质醇(COR)水平;采集桡动脉血和右心房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GLU、COR水平、SpO2、HR、MAP、CVP、BIS、PetCO2、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红蛋白(Hb)等。根据肺血流分布标准三室模型计算各时间点肺内分流率(Qs/Qt),Qs/Qt=(CcO2-CaO2)/(CcO2-CvO2)×100%。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GLU、COR水平、SpO2、HR、MAP、BIS、PetCO2基本稳定,但在单肺通气后,LA组和C组肺内分流明显增加(P<0.05),其中平卧位分别增加13.7%和14.9%,侧卧位分别增加11.4%和14.3%;两组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P<0.05),且平卧位较侧卧位下降更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叶切除后,LA组和C组肺内分流明显减少(P<0.05),分别减少7.2%和8.6%,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LA组输血比例明显低于C组(4%比28%)(χ2=4.902 0,P=0.03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吴勤如吴相思
关键词:低中心静脉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胸科手术肺内分流动脉氧分压
甲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甲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肌间沟臂从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75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1.5%利多卡因麻醉)、罗哌卡因组(0.375%罗哌卡因麻醉)和甲哌卡因组(1.5%甲哌卡因麻醉),每组25例。比较3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效、运动阻滞时间和注药后30 min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结果: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组比,甲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效、注药后30 min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需用地佐辛镇痛3例;罗哌卡因组术侧上眼睑下垂2例、声嘶4例;甲哌卡因组声嘶1例。结论:甲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
关键词:甲哌卡因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且年龄60-79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ES组)和对照组(C组).其中ES组患者行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并持续静脉微泵依托咪酯麻醉维持,C组患者行丙泊酚+芬太尼全麻诱导并持续静脉微泵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并记录围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7、12、24、48、72小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试.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麻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 0.05),且ES组心率明显高于C组(t=3.846,P=0.000),而插管后即刻ES组心率明显低于C组(t=3.547,P=0.001),ES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也低于C组(t=3.463,P=0.001).术后第1、7小时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术后12 h ES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t=3.257,P=0.001),其中ES组有8例出现术后认识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C组共有11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不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詹潮勇谭江波
关键词:依托咪酯乳剂舒芬太尼妇科腹腔镜手术
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胸科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动脉氧分压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LCVP)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对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分压(PO_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ASA分级为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切除术的胸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LCVP联合AHHD组(L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其中LA组麻醉后先行LCVP技术,采取限制晶体输液量并硝酸甘油持续微泵注射的方法,控制术中CVP在2~5 cm H_2O,随后再联合应用AHHD技术,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 L/kg进行血液稀释,使血细胞比容维持在25%~30%;C组术中始终维持中心静脉压在正常水平6~12 cm H_2O。分别在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adb)、平卧位单肺通气10 min(T1)、侧卧位单肺通气10 min(T2)、肺叶切除后10 min(T3)等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清皮质醇(COR)水平;采集桡动脉血和右心房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GLU、COR水平、动脉血氧含量(CaO_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_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O_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红蛋白等。根据肺血流分布标准三室模型计算各时间点肺内分流率(Qs/Qt),Qs/Qt=(CcO_2-CaO_2)/(CcO_2-CvO_2)×100%。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GLU、COR、SpO_2、HR、MAP、BIS、Pet CO_2基本稳定,但在单肺通气后,LA组和C组肺内分流明显增加(P<0.05),其中平卧位分别增加13.7%和14.9%,侧卧位分别增加11.4%和14.3%;两组动脉氧分压明显下降(P<0.05),且平卧位较侧卧位下降更明显,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叶切除后,LA组和C组肺内分流明显减少(P<0.05),分别减少7.2%和8.6%,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LA组输血比例明显低于C组(χ~2=4.902,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胸科手术单肺通�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吴勤如
关键词:低中心静脉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胸科手术肺内分流动脉氧分压
右美托咪定预防性镇痛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防性镇痛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且行术后静脉镇痛的妇科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例。A组于切皮前静注右美托咪定;B组于术毕静注右美托咪定;C组切皮前和术毕均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镇痛药使用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S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h内镇痛药物追加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诱导前5min(TO)、切皮后5min(T1)、术毕时(T2)、拔管前5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min(T5)和拔管后15min(T6)各时点的MAP、HR、R、SpO2数值,并记录术后2、4、8、24、48h的Ramsay评分、VAS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SpO,均〉98%,R均〉18次/分。A组术中镇痛药使用量明显少于B、C两组(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明显少于B、c两组(P〈0.05)。与T0比较,A组T1时点、B组T3时点的HR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4、T5时点MAP、H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组比较,A、B两组术后48h内追加地佐辛例数明显较少(P〈0.05),拔管时SAS评分和在术后2、4h的Ramsay评分,以及术后2、4、8、24、48h的VAS评分明显更优(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C组发生寒战3例,尿潴留、便秘2例,恶心、呕吐4例,B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A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有利于增强术后镇痛效果,但与其术后镇痛相比,右美托咪定预防性镇痛可明显缩短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且术后早期镇静效果明显更优,不良反应更少,恢复质量更好。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谭江波
关键词:预防性镇痛妇产科腹腔镜手术
低中心静脉压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胸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LCVP)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胸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为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切除术的胸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LCVP联合AHHD组(LA组),每组均为25例,术前均置入右颈内静脉导管和右股动脉热稀释导管,并连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且术中均在PiCCO和CVP监测下进行液体管理,其中C组采用常规输液方案,晶∕胶比约为2∶1,目标CVP 6~12cmH_2O,Hct25%以上;LA组麻醉后先行LCVP,采取控制晶体输入量并持续泵注硝酸甘油,目标CVP 2~5cmH_2O,随后再用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目标Hct 25%~30%。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5 min(T0)、开胸前单肺通气5 min(T1)、开胸后单肺通气5 min(T2)、肺叶切除后5 min(T3)、关胸后5 min(T4)等时间点快速注射热指示剂(0~4℃冰生理盐水5 mL)入颈内静脉导管,观察其热稀释曲线,监测并记录SpO_2、CVP、MAP、HR、Hct、BIS、PetCO_2、CO、SVRI、EVLWI、术中出血量、尿量和手术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SpO_2、MAP、HR、BIS、PetCO_2基本稳定,HCT在肺叶切除后、关胸后均明显减低(t=2.192,P=0.031 5),SVRI在单肺通气后明显减低(t=2.653,P=0.037 6),开胸后明显增加(t=2.146,P=0.005 3),在肺叶切除后均有所减少,关胸后明显减少(t=2.346,P=0.016 2);CO在开胸后明显减少(t=1.872,P=0.013 7),在关胸后有所增加;EVLWI在开胸后明显增加(t=1.537,P=0.008 2),但均未达到肺水肿提示标准(EVLWI正常值为3.0~7.0 mL/kg,2倍以上则提示有肺水肿),在肺叶切除后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在各时间点LA组EVLWI明显低于C组(t=3.435,P=0.003 4);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肺水肿、肺不张、低氧血症等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用于胸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可有效减少患者血管�
胡峥嵘魏兵华李长科刘易林谭江波
关键词:低中心静脉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胸科手术血管外肺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