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群

作品数:37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病原学
  • 13篇病毒
  • 12篇流感
  • 11篇手足
  • 11篇手足口
  • 11篇手足口病
  • 7篇流行性
  • 7篇流行性感冒
  • 7篇感冒
  • 6篇流行病
  • 6篇肠道
  • 6篇肠道病毒
  • 5篇流感样病例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柯萨奇
  • 5篇柯萨奇病毒
  • 5篇基因特征
  • 4篇人肠道病毒7...
  • 4篇基因特征分析
  • 4篇病原谱

机构

  • 33篇郴州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郴州市苏仙区...

作者

  • 33篇谢群
  • 19篇谭徽
  • 18篇陈柏塘
  • 17篇刘爱平
  • 10篇陈白鹭
  • 9篇曾晓军
  • 8篇段良松
  • 8篇朱韩武
  • 8篇付敏
  • 7篇郑文
  • 5篇李成华
  • 4篇何清懿
  • 3篇刘晓锋
  • 3篇李征莉
  • 3篇刘晓峰
  • 3篇罗文英
  • 3篇欧社祥
  • 3篇张勇
  • 2篇陈伟华
  • 2篇胡忠兰

传媒

  • 15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郴州医学高等...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郴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2010年郴州市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核酸检测,为临床确诊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共681份。结果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8.9%,EV71阳性率为37.2%,CoxA16阳性率为13.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段。性别分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郴州市2010年手足口病以EV71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3.94%,主要分布在安仁、永兴、宜章、桂阳,重症病例EV71占79.25%。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
郑文谭徽刘爱平谢群陈白鹭何清懿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A16
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择2007-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H3N2亚型毒株8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7年为优势株,2008-2009年相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弱势株;2007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A/Wisconsin/67/20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R142G、N144D和L157S,抗原性发生了漂移;2008年分离株与2008-2009年疫苗株(A/Brisbane/10/2007)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R142G、L157S;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L157S、K173Q,2008-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郴州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发生了明显变异,H3N2流感病毒较活跃,当年生产的疫苗预防效果较差;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与该年度疫苗株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异,人群对其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这是郴州市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谢群谭徽付敏王大燕赵翔陈柏塘罗文英刘爱平陈白鹭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氨基酸序列
郴州市2004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郴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情况及流行株,为国家流感监测网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对市区两所医院的儿科、内科门诊设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点,定期上报数据,同时监测全市ILI暴发疫情,采集ILI标本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两所医院全年报告ILI2640例,占门诊就诊者的1%。儿童ILI2014例,占ILI总数的76.3%,儿童ILI病例占儿童就诊者总数的1.66%,成人ILI占成人就诊者总数的0.73%。从两起暴发ILI疫情中采集标本23份,分离到甲3型流感病毒A(H3N2)亚型4株。结论 郴州市ILI全年均有发生,但3~8月为流行高峰。流行株为A(H3N2)亚型。
曾晓军周一平段良松胡忠兰黄健欧社祥谢群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
2015年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可疑菌落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68份高危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13份阳性;1 679份羊血血清抗体检测57份阳性,6株分离株经荧光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结论 2015年引起郴州市布病的主要病原类型为羊种布鲁氏菌,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布病在郴州流行。
谢群郑文朱韩武陈柏塘李征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
一起河弧菌污染学校饮用水源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一起河弧菌污染学校饮用水源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 ,说明应加强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 ,改变其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
段良松廖红军谢群段云飞
关键词:河弧菌感染性腹泻病
郴州市售甲鱼中霍乱弧菌带菌的调查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郴州市城区市售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菌型特征。方法采集市场销售甲鱼,取肠内容物及体表、肛门涂抹物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2005年~2006年,共采样437份,检出霍乱弧菌7株,市售甲鱼霍乱弧菌带菌率为1.60%,经鉴定分别为O1群6株和O139群1株,4株菌株能产霍乱肠毒素(CT)。结论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的疫情。
谢群曾晓军郑文
关键词:霍乱弧菌
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对郴州市200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方法对市区两所医院逐月统计流感样病例(ILI),采集ILI咽拭子样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以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两所医院全年报告流感样病例2570例,其中〈15岁的ILI占76.03%,≥15岁的ILI占23.97%,2005年4—12月共检测ILI咽拭子样本14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9株,5株因HA〈1:20未能鉴定,14株鉴定结果为A(H3N2)亚型8株,A(H1N1)亚型1株,B型5株。结论 郴州市2005年监测点和爆发疫情流感样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3.57%,A(H3N2)为流行优势毒株,同时也有A(H1N1)亚型和B型毒株存在。
谢群段良松曾晓军陈柏塘刘晓峰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
郴州市2006年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郴州市200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结果全年共检测4所医院ILI咽拭子标本66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40株,阳性分离率6.02%,经分型鉴定:A(H1N1)亚型35株,B型5株;疑似流感疫情ILI咽拭子标本29份,分离到流感毒株18株,阳性分离率62.07%,均为B型。结论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流感流行株为A(H1N1)亚型,有B型存在,未检测出A(H3N2)亚型。
谢群陈柏塘曾晓军欧社祥曾永会刘晓锋
关键词:病原学
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柯萨奇A6和A10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不同分离株基因特征,为郴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监测病例标本,应用荧光PCR法检测EV71、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未能分型的其他HEV阳性标本进行RT-PCR扩增,通过基因测序鉴定病原体型别。结果共检测772份标本,阳性检出率为66.71%,其中CVA6为41.55%;CVA10为15.92%;CVA16为13.01%;EV71为5.63%;其他肠道病毒为23.88%。不同年龄、月份和病例类型的病毒型别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和聚集性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基因序列分析显示:CVA6郴州株与邻近的长沙株亲缘关系最近;CVA10郴州株与国内各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近。结论 CVA6和CVA10是2013年郴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日常监测中仅检测EV71和CVA16已不能满足手足口病防控需要。CVA6和CVA10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国内的CVA6毒株相对容易变异,而CVA10毒株相对比较保守。
谢群刘爱平谭徽付敏陈白鹭陈柏塘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河弧菌引起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谢群曾晓军蔡元芳李征莉
关键词:河弧菌腹泻流行病学井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