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晶
- 作品数:1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技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次雹灾天气过程的三体散射研究
- 2022年
-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CINRAD/CD多普勒雷达资料、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2020年7月一次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强冰雹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三体散射与风暴云团三维结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较S波段雷达容易出现三体散射。(2)三体散射现象和55或60 dBZ等强回波密切相关,尤其是60 dBZ强回波出现时,三体散射现象也随之出现。(3)60 dBZ冰雹云体积即使在50 km^(3)以下也会出现三体散射。(4)在本个例中发现多重三体散射,其特征是在雷达径向上三体散射长度较长,为强回波距地高度的3~5倍,随着多重散射次数的增加,散射越来越弱,故多重三体散射强度沿着强回波径向上逐渐减弱。(5)三体散射现象首次出现后,开始出现冰雹,下沉气流使冰雹云回波顶高迅速下落,其中60 dBZ回波顶高下落最为明显,垂直厚度减少最为严重。大冰雹降落后60 dBZ回波底高迅速抬升,体积急剧减小,之后风暴云团回波顶高、体积进入平稳阶段。
- 许晶孔文甲周志花赵海波李林惠张连霞郭艳梅訾倩倩
- 关键词:冰雹体积变化
- 一种雷达预报强对流天气的数据处理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处理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预报强对流天气的数据处理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安装架和数据处理器本体,壳体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远程数据传输器,壳体内部的底端活动安装有电动导轨,安装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
- 郑玉峰许晶张连霞张虹李瑞特日格乐胡勇赵海波刘明月毕俊智
- 和林短时强降水雷达客观识别方法研究
- 2023年
- 分析了2004—2021年6—8月和林地区31次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中普通单体型3次,多单体型15次,线性风暴(飑线)型5次,超级单体型8次,多单体型最多,48.4%。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中,Z(近地面1 km回波强度)分布比较均匀,以中位数为中心,均匀向两端分布,Zmax、ET、TOP、VIL、VILD分布较不均匀,均呈右偏,其中VIL、VILD分布右偏严重;Z、TOP、VIL、VILD分布呈单峰状,Zmax分布呈双峰状,ET分布呈多峰状。在雷达回波强度廓线特征量小提琴图形分析基础上,采用25%分位数作为雷达识别短时强降水参数阈值,选出阈值为:Zmax>25.4 dBZ,Z>22 dBZ,ET>5 km,TOP>3.8 km,VIL>0.2 kg·m-2,VILD>0.05 g·m-3,阈值总体上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应用2009年和2017年6—8月样本进行检验,和林地区小时雨强R≥10 mm/h及4.9 mm/h≤R<10 mm/h预报命中率、空报率明显高于一般性降水(1 mm/h≤R<4.9 mm/h),漏报率明显低于一般性降水,2009和2017年短时强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02和0.04,一般性降水逐小时TS评分为0.24和0.31。
- 许晶孔文甲刘诗韵全宇赵斐张连霞刘明月李林惠项飞录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暴雨、冰雹天气分析
- 2015年
- 对2013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分析了天气过程的降水实况,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发生时间段集中在30日14时至16时左右,较大量级的降水落区及强对流灾害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鄂市中东部地区。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可以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层短波槽伴随低空急流的建立、低层切变、地面河套气旋以及副高的西伸北抬。从中尺度及探空资料分析表明不稳定层结及MCS的发生发展,从雷达图的分析显示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生成、发展全过程。
- 许晶
- 关键词:低空急流MCS副热带高压
- 一种用于天气预报的风速测量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气预报的风速测量仪,涉及测量仪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面中心处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中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壁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底面连接有...
- 杨海迪郑玉峰许晶马伟李淑影杨怡娜
-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天气资料,详细分析了2008年7月30—31日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区出现暴雨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从雷达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降水的性质,及降水性质转变的具体时间(从暖区降水转为冷锋后降水)、冷锋的位置、降水云系的强弱、降水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段,降水云团何时加强、何时减弱等特征。
- 许晶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暴雨反射率因子
- 鄂尔多斯市夏秋季黑碳气溶胶时间演变特征及其来源解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使用AE-33于2019年8月12日至10月4日观测了黑碳(BC)浓度,结合PM、污染气体和气象要素数据、HYSPLIT模式、PSCF和CWT模式,分析了BC的时间演变特征、潜在来源及其主要影响区域.结果表明,ρ(BC)平均值为882 ng·m^(-3),占PM_(2.5)的质量分数为6.08%.ρ(BC)主要集中在200~1000 ng·m^(-3),占总样本数的55.9%.在不同BC浓度范围内,均是以BC_(液态)为主,平均占比为86%.BC和PM_(2.5)浓度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8:00和10:00,峰值浓度分别增加了24.3%和47.2%.BC_(固态)的日变化为双峰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08:00和20:00,BC_(液态)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8:00.BC与NO_(2)的相关性较好,与SO_(2)的相关性较弱,说明BC受交通源的影响较大,受工业源的影响较小.影响鄂尔多斯市的主导气团可分为4类,南部气团(35.6%)、局地气团(26.9%),西北气团(18.8%)和东北气团(18.7%).鄂尔多斯市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分为东北气团(40.9%)、西北气团(30.4%)和东南气团(28.7%).BC的CWT高值区主要位于南部的延安-铜川-宝鸡-汉中一带和吕梁-临汾-三门峡-南阳一带,为两条狭长的传输带,权重浓度超过1400 ng·m^(-3).BC的CWT高值影响区主要集中在乌海-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一带,权重浓度超过900ng·m^(-3).BC的远距离输送影响范围可至南部的榆林-延安-铜川-宝鸡一带,东部的朔州-大同-北京一带和东北部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一带.
- 孔祥晨张连霞张彩云张彩云王红磊许晶
- 关键词:气溶胶日变化
- 气候变暖背景下鄂尔多斯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防御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NCEP/NCC再分析资料和鄂尔多斯地面自动气象站历史资料分析鄂尔多斯1981—2019年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暴雨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气候变暖以后,极端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增加。暴雨日数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出现暴雨及大暴雨的频率最高。暴雨对年降水的贡献率较大,尤其是气候变暖后的2016年。针对鄂尔多斯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暴雨灾害的相关防御措施。
- 张连霞郑玉峰许晶徐桂梅李亚芬
- 关键词:气候变暖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灾害防御
- 近60年毛乌素沙地北缘气候特征分析——以乌审召镇为例
- 2022年
-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沙漠化治理成功的经典案例,分析其以往的气候变化特点,有助于未来更好地进行荒漠化防治与预警。本文以位于毛乌素沙地北缘的乌审召镇为例,利用1961-2020年气象监测数据,通过增广迪基-福勒平稳性检验、曼-肯德尔趋势检验与趋势突变检验、累计距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大风和沙尘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乌审召镇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缓慢上升趋势,气温突变发生在1990年左右;降水量在1980-1981年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在2011年左右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大风和沙尘暴天气发生的天数在波动中呈缓慢下降趋势,沙尘暴天气日数经历了上升—下降的过程,1990年之后沙尘暴日数趋势由20世纪后期的波动下降变成21世纪初期的急剧下降。上述气象状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了反应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整体改善。
- 郑玉峰赵海波任余艳张连霞许晶红儿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气候特征突变分析
- 一次强降雪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FY-2C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及相当黑体亮温、云总量、降水估计等定量产品,对2009年11月9日-11日鄂尔多斯市强降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卫星云图上可以识别影响降雪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中心位置及强度,还能相当准确地估计其短期变化趋势和对下游区域的影响程度,降雪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段、降雪云团何时加强、何时减弱等特征。气象卫星定量产品与云图配合,对系统的发展、天气的变化有很大的指示作用。
- 许晶
- 关键词:降水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