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中坚

作品数:88 被引量:1,108H指数:21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6篇污染
  • 21篇土壤
  • 20篇酸雨
  • 18篇重金
  • 18篇重金属
  • 18篇红壤
  • 10篇模拟酸雨
  • 9篇污染土
  • 9篇污染土壤
  • 8篇尾矿
  • 7篇土壤污染
  • 6篇尾矿渣
  • 6篇矿渣
  • 5篇植被
  • 5篇纳米
  • 5篇复合污染
  • 4篇植被重建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退化生态
  • 4篇退化生态系统

机构

  • 58篇湖南科技大学
  • 29篇浙江大学
  • 12篇湘潭工学院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88篇许中坚
  • 24篇刘广深
  • 20篇刘维屏
  • 14篇冯涛
  • 14篇向言词
  • 13篇邱喜阳
  • 12篇李方文
  • 12篇曾荣今
  • 11篇严明理
  • 7篇徐冬梅
  • 6篇易俗
  • 6篇李克斌
  • 5篇刘炳荣
  • 5篇屈彩婷
  • 5篇黄念东
  • 5篇李德良
  • 5篇黄昊文
  • 4篇郭素华
  • 4篇史红文
  • 4篇易守军

传媒

  • 12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湘潭矿业学院...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煤炭技术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矿业工程研究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陶瓷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许中坚刘广深王红宇刘维屏
关键词:氟污染土壤胶体
H2O2引发的UV/Fenton苯酚光催化降解被引量:15
2009年
研究了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方法对废水中微量苯酚的去除效果,应用传感技术分析了降解过程中H2O2浓度变化,及其H2O2引发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机理,考察了影响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因素,确定了最佳降解试验条件为:H2O20.075~0.30mmol/L,Fe3+0.1~0.15mmol/L,pH值4~5.在此条件下,苯酚初始浓度为50mg/L的含酚废水反应2h,苯酚降解率达到95%,矿化去除率达77%.
唐春然许中坚唐国丰田戈曾云龙
关键词:苯酚H2O2FE3+
一种基于金纳米棒自组装快速检测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棒自组装快速检测汞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主要是,金纳米棒在磷酸盐的诱导下,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信号发生显著放大的纳米棒自组装链。通过强还原剂硼氢化钠将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汞离子和有机汞)还原成单质汞...
黄昊文屈彩婷易守军许中坚廖博
酸雨作用下红壤铅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淋溶装置,研究了酸雨作用下红壤铅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酸雨对铅释放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淋溶前期,铅释放因土壤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当淋溶到中期以后,供试红壤铅释放量均表现为随淋溶量的增加而上升。模拟酸雨对红壤中铅的释放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供试红壤不同而异。经过9150~10650mm模拟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相比,pH4.5的酸雨使红壤铅累积释放量提高10.64%~99.19%,pH3.5的酸雨使其提高17.02%~483.15%。铅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式来描述,供试红壤平均铅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为Q=-2.5335+0.0266H+6.8677×10-7H2。
许中坚刘广深
关键词:酸雨红壤
梭式窑热处理对多孔陶瓷滤球亲油改性固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评价能否用梭式窑大规模完成涂覆亲油改性剂的固化工艺,根据小试结果和改性剂的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制定了在梭式窑中的热处理制度,然后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样品分别检测其除油率、吸水率、显气孔率、对水的接触角、化学稳定性,再用Origin7.0中的单边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由于梭式窑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下部温度偏高,可引起固化的有机聚硅膜氧化分解而导致窑炉中改性滤球理化性质的显著性差异。下部滤球的吸水率、显气孔率增大,接触角降低,耐酸、耐碱性降低。但最重要的指标(除油率)没有显著性差别,基于此,认为在对梭式窑检修或仔细小心操作的基础上可用梭式窑完成改性剂的固化过程。
李方文吴建锋徐晓虹许中坚吴小爱滕方雄
关键词:梭式窑多孔陶瓷滤球除油率
应用层次分析法优选选煤工艺流程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层次分析法优选选煤工艺流程的层次结构模型.在排序问题中,对于目标层与原则层、原则层与流程层,提出了分别按重要性及优越性的定权原则.同时给出了应用实例.
许中坚张伯辉
关键词:选煤
不同生境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根系差异表达蛋白筛选
2010年
某铀尾矿区生长着大量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目前还未见美洲商陆耐受及富集铀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报道。为了找到铀耐受及富集表达相关蛋白,建立了铀尾矿区和对照区2种不同生境美洲商陆根系蛋白质组研究技术。通过全蛋白质制备条件优化、2DE电泳条件摸索以及染色方法选择,得到了重现性好、分离效果和清晰度都很高的美洲商陆根系双向电泳差异凝胶图谱。经软件分析,筛选出了铀耐受及富集相关蛋白24个,上调表达11个、下调表达13个。
高利臣肖璐冯涛向言词刘雨芳王海华严明理易俗曾荣今许中坚
关键词:美洲商陆蛋白制备双向电泳差异表达蛋白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柠檬酸-皂素联合修复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振荡提取法,研究柠檬酸和皂素对Zn、Pb、Cu复合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为40mmol/L,皂素质量分数为3%时,重金属的浸提效果较好。当两者的体积比为1∶5,pH=5时,对重金属Zn、Pb、Cu的浸提率分别可达93.5%,84.8%,33.6%;联合修复效果表现为Zn>Pb>Cu。柠檬酸和皂素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Zn、Pb、Cu的化学形态有很大影响。浸提后酸溶态Zn几乎全部去除,氧化态Zn和残渣态Zn含量也减少90%以上;各形态Pb含量均减少;酸溶态Cu含量减少80%,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u含量没发生太大的变化。
许丹丹许中坚邱喜阳郭素华李方文
关键词:柠檬酸皂素重金属污染土壤
磷酸盐改性生物炭对尾矿污染土壤中铅和锌的固定作用
2021年
为探究磷酸盐改性生物炭对尾矿污染土壤的修复潜能,分别按KH_(2)PO_(4)与稻壳质量比值为0,0.5,1,2对稻壳进行浸渍改性,在350,550,750℃下保温3 h制备生物炭,通过吸附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考察了改性生物炭对尾矿污染土壤中Pb和Zn的固定作用.结果表明:KH_(2)PO_(4)改性生物炭对溶液中Pb和Zn的吸附量明显增大,制备温度为550℃,浸渍改性时KH_(2)PO_(4)与稻壳质量比值为1的改性生物炭对溶液中Pb和Zn的吸附量最大;尾矿污染土壤添加生物炭后明显降低土壤中Pb和Zn的有效态,对Pb有效态的抑制作用大于对Zn有效态的抑制作用,改性生物炭的抑制作用大于未改性生物炭的抑制作用;生物炭明显提高对尾矿酸性废水污染土壤中Pb和Zn的固定作用,对Pb的固定作用大于对Zn的固定作用,改性生物炭的固定作用大于未改性生物炭的固定作用.
张泽展许中坚
关键词:磷酸盐稻壳尾矿污染土壤
实施清洁生产,预防职业性危害
200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同时由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性危害或灾难也日趋增加 ,为了遏制环境的日益恶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清洁生产 ,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已成为潮流。而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或生产经营活动中 ,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 3个方面 ,而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时 ,为诊断企业“不清洁”的因素 ,也要从这 3个方面来识别和评价。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提出了结合企业的清洁生产来识别职业性危害因素 ,以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和发展 ,并提出了具体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清洁生产措施以及用职业健康监护来检验这些措施的效果 ,以实施安全生产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李方文马淞江许中坚
关键词: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生产环境健康监护生命安全灾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