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书侠

作品数:6 被引量:11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亚热带
  • 3篇演替
  • 3篇森林演替
  • 3篇中亚热带
  • 2篇中亚热带地区
  • 2篇城市园林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浓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循环
  • 1篇有效性
  • 1篇园林
  • 1篇园林建设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功能
  • 1篇植物功能群
  • 1篇植物类
  • 1篇植物类群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作者

  • 6篇詹书侠
  • 4篇胡小飞
  • 4篇陈伏生
  • 3篇甘露
  • 2篇朱友林
  • 1篇廖鹏飞
  • 1篇李茜
  • 1篇葛刚
  • 1篇田秋香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西植保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opsoil phosphorus signature in five forest types along an urban-suburban-rural gradient in Nanchang, southern China被引量:4
2010年
Conversions from rural to urban land us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greatly modify soil phosphorus (P) levels. Soils in shrubs, Masson pine forest, conifer and broadleaf mixed forest,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bamboo forest in the mid-subtropical region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 in Nanchang City, southern China,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P and P fractions using the modified Hedley P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soil total P and total exactable P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urban area (0.71 g·kg^-1 and 378.50 mg·kg^-1, respectively) than in the suburban (0.30 g·kg^-1 and 150.74 mg·kg^-1, respectively) and rural areas (0.31 g·kg^-1 and 147.38 mg·kg^-1, respectively) (p〈0.05). Among the five P fractions of resin-P, NaHCO3-P NaOH-P, Sonication-P and HCI-P,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HCl-P in urban forest soils (36%) was the highest and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uburban (8%) and rural soils (6%), while NaOH-P was the dominant form in suburban (41%) and rural soils (50%).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in the urban soils could affect the cycle of P in urban forest systems, particularly the HCl-P fraction that might rapidly enrich aquatic systems in urban areas.
陈伏生李茜Greg Nagle詹书侠
关键词:URBANIZATION
南昌市不同植物类群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被引量:56
2008年
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89种主要植物叶片的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灌、常绿、针叶、种子、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的N浓度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阔叶、蕨类、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而C3和C4植物差异不显著;乔灌、常绿和裸子植物类群的P浓度含量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和被子植物类群,而针叶和阔叶、蕨类和种子、单子叶和双子叶、C3和C4植物类群间差异不显著;乔木、阔叶、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叶片N/P分别高于相对应的灌草、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而常绿和落叶、蕨类和种子、C3和C4植物类群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不同类型植物对N和P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且对不同养分供应采取不同的适应对策。结合研究区土壤养分现状,建议优先选择常绿、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作为城市园林植物。
甘露陈伏生胡小飞田秋香葛刚詹书侠
关键词:养分循环化学计量比植物功能群城市园林植物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氮磷有效性被引量:44
2009年
在中亚热带典型丘陵红壤区选取裸露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针阔混交林地、常绿阔叶林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氮(N)、磷(P)供应、有效性及其耦合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全N、净矿化速率、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随森林演替进展呈现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全P、C/N、C/P、氨化速率、硝化速率、树脂P、NaHCO3-P、NaOH-P、声波P、酸性P、总有效P、酸性磷酸酶活性未表现出此趋势;但反映N、P有效供应的指标,除氨化速率、树脂P和酸性磷酸酶外,在常绿阔叶林中均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大部分N、P供应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初级阶段P的限制性明显强于N,土壤N、P供应在森林演替进展过程中可以逐步得到优化而实现协调供应。以常绿阔叶林为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植被恢复的最终目标是可行和理想的。
詹书侠陈伏生胡小飞甘露朱友林
关键词:森林演替中亚热带地区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氮磷有效性及其耦合
氮(N)和磷(P)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两大限制性因子,N、P供应在森林演替进程中的耦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对于指导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很少就此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以丘陵红壤区的裸露地、马尾松(P...
陈伏生詹书侠胡小飞甘露朱友林
关键词:森林演替中亚热带地区
文献传递
南昌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生态入侵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08年
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严重威胁着全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全球困惑的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生态系统,对外来物种生态入侵的防范能力低。本文着重介绍了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生态入侵的方式和危害,并对南昌城市园林建设中如何防治生态入侵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方法。
詹书侠廖鹏飞胡小飞
关键词:生态入侵城市生态系统园林建设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磷分级与有效性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以广泛多样的形式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由于不可再生性和较低的有效性,磷是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红壤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土壤中的有效磷较易被土壤颗粒,有机质和其他矿物所吸附固定,95%...
詹书侠
关键词:森林演替中亚热带植被恢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