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铁映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预测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双参数模型
- 2008年
- 研究了不同龄期,用粉煤灰取代水泥、取代细骨料和混合取代三种取代方式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状况,建立了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因子双参数模型。结果表明:龄期与取代率对强度增长因子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强度增长因子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取代水泥时,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取代细骨料时,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点在20%左右;取代细骨料对强度的增长较取代水泥有利;继而建立了混合取代方式下强度增长因子预测模型,引入取代率权重变化因子,其只与龄期有关,混合取代得到的强度增长因子介于取代水泥和取代细骨料得到的二者之间,且随龄期的增长,粉煤灰取代细骨料对强度的作用效应愈发增强。
- 朱力杨英青张洪庆王敏袁铁映
- 关键词:粉煤灰双参数模型
- 不同取代方式下粉煤灰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龄期为7d、28d、60d、120d,粉煤灰取代水泥、取代细集料和混合取代三种取代方式下砂浆抗压强度的发展状况,建立了预测砂浆抗压强度增长因子双参数模型。结果表明:龄期与取代率对强度增长因子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抗压强度增长因子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取代水泥时,抗压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取代细集料时,抗压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点在20%左右;取代细集料对抗压强度的增长较取代水泥有利;混合取代得到的增长因子介于取代水泥和取代细集料得到的二者之间。
- 朱力王敏袁铁映
- 关键词:粉煤灰双参数模型砂浆
- 预测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双参数模型
- 2009年
- 研究龄期为7,28,60,140,210 d,粉煤灰取代水泥、取代细骨料和混合取代三种取代方式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状况,建立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因子双参数模型。结果表明:龄期与取代率对强度增长因子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强度增长因子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取代水泥时,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取代细骨料时,强度增长因子随取代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点在20%左右;取代细骨料对强度的增长较取代水泥有利;继而建立了混合取代方式下强度增长因子预测模型,引入取代率权重变化因子,其只与龄期有关,混合取代得到的强度增长因子介于取代水泥和取代细骨料得到的二者之间,且随龄期的增长,粉煤灰取代细骨料对强度的作用效应愈发增强。
- 朱力杨英青张洪庆王敏袁铁映
- 关键词:粉煤灰双参数模型
- 昆明泥炭质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利用DDS-70型动三轴仪开展了昆明盆地泥炭质土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围压、固结比、振动频率对泥炭质土的最大剪切模量G_(max)、动剪切模量G_d、剪切模量比G_d/G_(max)及阻尼比λ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的G_(max)随围压和固结比呈线性增大。随着剪应变dg的增大,泥炭质土的G_d减小,λ增大,当剪应变较小时,变化幅度较小,剪应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变化速率加快。相同剪应变下,G_d随着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而提高。不同围压、固结比及振动频率下的G_d/G_(max)变化较小。围压、振动频率对λ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固结比对λ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围压和固结比影响的G_(max)回归方程,采用Davidenkov模型及依据阻尼比与剪应变的经验关系,得到了泥炭质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及阻尼比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泥炭质土的模量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泥炭质土以及不同土类的模量阻尼比特性的差异性。
- 丁祖德黄娟袁铁映彭立敏王志良
- 关键词:泥炭质土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动三轴试验
- 循环荷载作用下泥炭质土的动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17年
- 泥炭质土是一种具有明显区域性的特殊土。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等条件下的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昆明泥炭质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变形特性。从动骨干曲线、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和动弹性模量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对泥炭质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炭质土的动应变随动应力幅值非线性增长,且存在某一临界动应力,当动应力幅值达到临界动应力值后,应变急剧增长,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围压对泥炭质土动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固结比次之,加载频率最小;固结比对泥炭质土动变形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围压,围压越大,固结比的影响越明显;相同循环振级下,泥炭质土的弹性变形随围压和固结比增大而减小,加载频率愈低,土体的弹性变形愈大;随着循环振次的增加和振级水平的提高,泥炭质土刚度逐渐下降,塑性变形产生并累积增长,围压和固结比越大,加载频率越低,泥炭质土的塑性变形越大。
- 黄娟丁祖德袁铁映赵丹彭立敏
- 关键词:泥炭质土动三轴试验滞回曲线动弹性模量
- 分级加载条件下泥炭质土滞回曲线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针对目前泥炭质土滞回特性研究缺乏的现状,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固结比、加载频率等条件下的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采用滞回圈的整体斜率k、中心偏移距离d、包围面积S等参数定量分析昆明泥炭质土滞回曲线的形态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规律,并与其他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泥炭质土滞回曲线呈长梭形,k即土体刚度随动载振幅呈对数关系衰减,随围压、固结比增大而增大,加载频率对k影响较小;d即土体塑性变形量和S即能量耗散在初始加载阶段增长缓慢,后随动载振幅以指数关系快速增长;加载频率和围压越小,d和S越大;对泥炭质土塑性变形而言,存在某一临界固结比,且非等压固结条件下(K_c≠1.0)塑性变形明显比同振级等压固结条件下(K_c=1.0)的大;围压、加载频率(1~5 Hz)对d和S影响较显著;与海洋软土等相比,泥炭质土对动载振幅和加载频率更加敏感,塑性变形和损伤更容易累积。
- 黄娟彭立敏袁铁映丁祖德雷明锋
- 关键词:泥炭质土滞回曲线动力特性动三轴试验塑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