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桥玉
- 作品数:29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姜黄中总姜黄素纯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总姜黄素较优的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总姜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从姜黄中提纯总姜黄素的3种不同方法。结果 水杨酸钠法所得样品的含量最高为92.5%,其次为酸碱法74.0%,最低为活性炭法51.2%。结论 水杨酸钠法操作简单,提取物纯度较高,为较好的纯化方法。
- 刘新桥袁桥玉陈科力
- 关键词:总姜黄素纯化
- 中药毛慈菇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中药毛慈菇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慈菇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oechinulin A(1)、blespirol(2)、落叶松脂醇(3)、hydroxytyrosol-4-β-D-glucoside(4)、3',5-dimethoxy-3-hydroxybibenzyl(5)、1-(4-羟苄基)-4,7-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菲(6)、阿魏酸(7)、5-羟甲基糠醛(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丙酸甲酯(10)、batatasinⅢ(11)。结论: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袁桥玉刘新桥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杜鹃兰假鳞茎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杜鹃兰假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鹃兰假鳞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hancigusinⅠ(Ⅰ)、4-O-β-D-glucopyranosyl cinnamate(Ⅱ)、bulbocodin D(Ⅲ)、blestriarene A(Ⅳ)、7-羟基-2,4-二甲氧基菲(Ⅴ)、coelonin(Ⅵ)、militarine(Ⅶ)、天麻苷(Ⅷ)、3-羟基苯丙酸(Ⅸ)、肉桂酸(Ⅹ)。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Ⅲ、Ⅸ、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袁桥玉刘新桥
- 关键词:化学成分酚类化合物
- 红毛七中生物碱类成分抗炎活性的虚拟筛选
- 2021年
-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红毛七抗炎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以“红毛七”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再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与抗炎作用明确的7个靶点蛋白,采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Pymol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筛选出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的化合物9个,其中Caulophyllumine A、(+)-reticuline、Magnolamide、caulophylline A、caulophylline B具有多靶标活性;蛋白复合体的分析结果显示氢键、疏水作用力在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药红毛七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中药多靶点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袁桥玉
- 关键词:红毛七生物碱抗炎分子对接多靶点
- 土家族药独蒜兰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lbocol(1),coelonin(2),β-胡萝卜苷(3),间羟基苯甲酸(4),5-羟甲基糠醛(5),3-羟基苯丙酸(6),其中化合物3、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刘新桥袁桥玉邵群梅
- 关键词:独蒜兰化学成分
- 姜黄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CYP3A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酒精性肝损伤(ALD)大鼠细胞色素P450 3A(CYP3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建模成功的AL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0、80、160 mg/kg姜黄素)及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200 mg/kg腺苷蛋氨酸),每组12只;对照组12只正常饲养,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6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检测肝脏组织中孕烷X受体(PXR)、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CYP3A25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PXR、CAR蛋白水平。以大鼠原代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 mmol/L乙醇培养细胞,取细胞增殖抑制率约为50%时的乙醇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0、0.5、1.0、2.0、4.0、8.0、16.0μmol/L姜黄素培养细胞,取最适姜黄素浓度进行后续研究。实验分为对照组、乙醇组、姜黄素组、姜黄素+siRNA-NC组及姜黄素+siRNA-CYP3A25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qPCR检测细胞中CYP3A25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XR、CAR蛋白水平。结果动物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ALT、AST、AL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低剂量组血清中ALT、ALP水平降低,肝脏组织中PXR、CAR mRNA和蛋白,CYP3A25 mRNA水平升高(P<0.05),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血清中ALT、AST、ALP水平降低,肝脏组织中PXR、CAR mRNA和蛋白,CYP3A25 mRNA水平升高(P<0.05);随着剂量升高,各指标逐渐恢复。细胞实验: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中PXR、CAR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乙醇组相比,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细胞中CYP3A25 mRNA,PXR、CAR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姜黄素组相比,姜黄素+siRNA-CYP3A25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细胞中CYP3A25 mRNA,PXR、CAR蛋白水�
- 陈洁刘斌袁桥玉
- 关键词:姜黄素孤儿核受体孕烷X受体
- 湖北道地药材中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成分的计算机虚拟筛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寻找湖北道地药材中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以药材名为关键词,在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湖北道地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以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为靶点,利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苍术苷A、厚朴木脂素C、异鼠李素是与SARS-CoV-23CL水解酶结合最强的3个化学成分,木兰苷B、3,4-O-二咖啡酰奎宁酸、木兰苷D是与ACE2结合最强的3个化学成分,与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得分接近,可能为中药苍术、厚朴和菊花抗SARS-CoV-2的潜在活性成分,化合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疏水作用力为主。结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药化学成分,为湖北道地药材抗击SARS-CoV-2提供了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
- 王静梅之南袁桥玉宋炜胡贝刘新桥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分子对接活性成分
- 藤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并利用Na NO3-Al(NO3)3-Na OH显色方法,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8.24-49.44ug/m L(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8%,RSD=2.07%,不同产地藤茶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以湖南藤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参考方法。
- 袁桥玉刘新桥
- 关键词:藤茶总黄酮分光光度法
-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对白藜芦醇苷的吸附工艺。方法考察分白藜芦醇苷的提取条件、白藜芦醇苷纯化时大孔树脂类型、上样液浓度、流速对吸附率的影响,并绘制泄漏曲线以确定最佳上样量。结果将虎杖30%乙醇渗漉液浓缩为含白藜芦醇苷0.7774mg/mL,以3BV/h的流速过D101大孔树脂柱为最佳吸附条件,最佳上样量为10.88mg/mL。结论此法操作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大生产。
- 袁桥玉刘新桥陈科力
- 关键词:大孔树脂白藜芦醇苷虎杖
- 基于PPARγ/PGC-1α通路探讨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究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5 mg·kg^(-1))、丹参素中剂量组(1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组(20 mg·kg^(-1))、二甲双胍组(14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GW9662组(20 mg·kg^(-1)丹参素+1 mg·kg^(-1)GW9662),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DCM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组按照上述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采用动物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值;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包括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LVFS、LVE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明显受损,心肌线粒体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LVFS、LVEF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有所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丹参素高剂量组比较,丹参素高剂量+GW9662
- 陈洁袁桥玉刘斌
- 关键词:丹参素糖尿病心肌病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