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平
- 作品数:65 被引量:42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公共关系教学中的数字化创新
- 2015年
- "跨界"必须打破学科的边界、地理、产业等实体原有的边界,而跨界的前提必须是先破界,跳出原有的界限,与其他界域合作。"破界"的前提是需要思维的改变,因此可以说,跨界关键便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则是公共关系的核心竞争力,公共关系的实务与教学一直都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
- 刘晶袁小平
-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创新思维数字化核心竞争力
- 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被引量:26
- 2008年
- 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是农村研究的一个重点,认清我国乡村社会的关系结构及性质对于研究我国农村内部的组织与运行,推动农村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从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出发,从时间的维度比较了1949年以前、1949—1978年、1978年以后三阶段关系网络的性质及特点,反映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以期更好地认清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性质。
- 袁小平吕益贤
- 关键词:关系网络乡村社会
- 贫困群体能力建设中的文化共鸣及其反贫效应——基于符号互动的视角被引量:7
- 2019年
- 能力建设是反贫困的一个重要思路,通过对贫困群体进行增能有助于帮助他们可持续脱贫。要切实提升贫困群体的能力,需要找到关键性的影响变量。通过对一个增能范本案例的深度分析发现,在对贫困群体进行增能的过程中,建构贫困群体对增能的文化共鸣至关重要。文化共鸣程度对贫困群体能力建设具有阀门效应,弱文化共鸣会导致贫困群体的能力增长"内卷化",强文化共鸣能促成贫困群体能力"线性"增长。文化共鸣的诞生与增能过程中所使用的符号和互动方式密切相关。经过修辞化了的符号为增能的互动提供了基础,制度化的互动又能将符号意义变得显现化和固化,二者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建构贫困群体的文化共鸣。符号、互动与文化共鸣的关系特点为深度推进精准扶贫以及对反贫困中的宣传与帮扶方案的制定等提供了有效借鉴。
- 袁小平
- 关键词:贫困
- 农民工培训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3
- 2018年
-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机会福利。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因素有很多,而当前对影响农民工培训因素的研究相对分散,仅仅聚焦于某些层面的研究,缺乏全面的系统性的归纳与整理。本文从政府、市场(企业)、家庭特征和个体特征四个层面对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和做出研究展望。
- 袁小平孟凡坤
-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府家庭特征
- 空间、社区类型与农村社区动员能力比较被引量:4
- 2022年
- 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既能反映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状况,也能反映农村社区内部的治理状况和结构特质。社区的有效治理与其动员能力密切相关,通过社会空间理论并参考民政部相关分类将农村社区分为集镇型、城郊型和传统型三种类型,并在中部、东部、西部省份抽取三种类型农村社区进行调查发现,三类农村社区的动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集镇型农村社区动员能力最强,城郊型次之,传统型最弱。回归统计发现,动员方法、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均会影响农村社区动员能力,其中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对于三类农村社区动员能力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传统型农村社区动员能力受社区能力影响最大,集镇型农村社区动员能力受社区结构影响最大;三类农村社区的社区能力和社区结构存在异质性,使得三类农村社区动员能力内部存在差异。位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农村社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空间与社会属性,进而影响到社区动员能力。它为农村社区类型与社区动员研究采用空间视角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解答农村社区的社区性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依据。
- 袁小平
- 关键词:动员能力社区性
- 留守儿童的反社会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 2021年
- 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发现,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解释主要有三大范式:个体范式、社会范式、互动范式。个体范式呈现内驱力归因,即将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归因为个体认知、人格、情绪等维度,且认为留守儿童更多表现为情绪性的反社会行为;社会范式则呈现外驱力归因,即将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归因为社会支持、社会控制、家庭结构等维度,且认为留守儿童更多表现为结构性的反社会行为;互动范式呈现内外驱力双归因,即将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生成归因为亲子关系、同伴邻里关系、师生关系等互动维度,且认为留守儿童更多表现为适应性的反社会行为。应当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力量加大对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个体能动性因素及其非正式支持系统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的预防、治理研究,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 袁小平彭萍
- 关键词:留守儿童反社会行为
- 网络化社会中的国家:转化抑或消亡——对卡斯特的重新评介
- 2014年
- 国家是卡斯特对信息时代进行分析的重要概念。他将国家放入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以及认同的建构中进行分析,认为国家是促进网络社会崛起的关键性变量,但网络社会产生之后越来越抛弃了民族国家。全球化过程会使民族国家的权力走向衰落,造就出一种流变的权力,并带来一系列的危机,而解决危机的良方就是建立网络国家。在此过程中,国家作为权力分析的范式已然解体,但作为认同分析的范式却得到了强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大的社会变迁期,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需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外,还需注重对社会成员的认同建设,提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
- 袁小平宗平华
-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息化民族国家
- 资产的多样性、组合与反贫困效果--以J市易地搬迁扶贫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资产匮乏是贫困群体最明显的表现形式,精准扶贫中有众多的资产建设元素。资产建设理论提出的"收入+资产"贫困衡量标准,使人们认识到资产积累与再创造对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增收与反贫困的促进作用。从资产扶贫的视角出发,通过对J市易地扶贫搬迁中资产类型及其组合所带来的反贫困结果考察发现,成功的反贫困不单要重视资产的积累,还要重视资产的多样性与资产组合方式,其中"工具性资产+目标性资产"的组合方式更能回应反贫困中贫困人口对资产的需求。这一发现对资产建设理论进行了补充,并为后续的扶贫政策制定与资产的运用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 袁小平王娜
- 关键词:资产建设资产组合多样性易地搬迁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 袁小平梁海艳
-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 精准扶贫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化逻辑分析——基于科层制理论的视角
- 2019年
- 地方政府扶贫行为的规范化是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基于对科层制理论中“压力体制与一票否决机制”、“监督与考核机制”、“吸纳下的嵌入机制”研究,发现其“倒逼趋势、命令链条、反馈及奖惩机制、制度及形式嵌入”是地方政府行为更为有效的制度化因素。探究地方政府扶贫行为的制度化逻辑,从而更好地衔接地方政府与精准扶贫,最终实现精准脱贫。
- 袁小平张雪林
-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科层制